巧用研究性学习进行高三化学专题复习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x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环境问题是世界一大热门话题。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地球环境迅速恶化,酸雨成为困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要问题,自然也就成为综合科化学高考的热点问题。但学生对酸雨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课本的一点介绍,并且对酸雨知识也只是被动地了解,解题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以《酸雨专题复习》为例,谈谈在高三综合科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与酸雨有关的系统知识。
  (2)通过这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推断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酸雨问题。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4)了解各种与酸雨有关的常见现象的本质以及有关解决酸雨问题的方法和实用技术等。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实验法、讨论归纳法、解题实践法
  
  三、研究过程
  
  (1)准备。由大家讨论确定子课题:①酸雨具体含义,②形成原理,③危害,④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⑤根据①一④的知识来解答练习题。
  (2)学生按子课题①-④分组行动。
  (3)集中交流与讨论。
  (4)由各组的组长总结归纳相应知识。
  (5)上课时给出具体练习题,学生发表自己的解题意见,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解题方法,由大家讨论找出正确答案。
  
  四、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
  
  学生分好子课题后,立即开展行动。①②④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需要通过网络电子图书馆查阅有关酸雨的资料。③组的同学经过老师的引导,积极动手收集实验药品,进行探索实验。
  [实验药品]稀硫酸 稀硝酸 混凝土 石头 活鱼 盆景 水 钢
  [操作]①将稀硫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②将稀硝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③把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后重复上述的实验。
  [讨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酸雨的危害。
  [结论]酸雨之所以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被称为“空中死神”,是因为有以下危害:
  ①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直接构成危害。
  ②使土壤酸化、贫瘠化。
  ③危害植物、农作物和森林。
  ④腐蚀建筑材料和金属材料。
  ⑤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威胁。
  老师给出练习:
  (1)谚语所说的“雷雨肥庄稼”的化学原理是什么?雷雨是酸雨吗?(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如何减少酸雨?
  (3)火力发电厂为什么将“含硫煤与石灰石粉末混合”燃烧发电?
  学生根据自己归纳总结的知识以及探究知识所得经验,大多可以快速、准确的回答问题。
  
  五、研究成果与收获
  
  1.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学生系统的了解了酸雨的危害,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有关资料的查阅,学生了解到酸雨的具体含义、原理、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
  酸雨是PH<5.6的降水,包括雨、雾、露、霜等形式。酸雨形成原理比较复杂,SO2、NxOy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由S02形成硫酸过程如下:
  气相反应:2SO2 O2=2SO3 SO3 H2O=H2SO4
  液相反应:SO2 H2O=H2O3
  2H2SO3 O2=2H2SO4
  由氮氧化物形成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4NO2 O2 2H2O=4HNO3 4NO 3O2 2H2O=4HNO3
  根据酸雨的形成原理,大家很自然地想到酸雨的防止方法与措施,又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很快总结出减少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以用生石灰脱硫法,原理为:CaO SO2=CaSO3 2CASO3 O2-2CaSO4;也可以用氨水来吸收:2NH3·H2O S02=(NH4)2SO3 H2O;2(NH4)23O2 O2=2(NH4)2SO4等多种措施。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讨论,学生对酸雨有了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是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实验、归纳、讨论得出的,在这个过程中,酸雨的相关知识就自然的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
  3.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①②④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在上网查找资料时,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很多,必须对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特别是③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证明酸雨的危害,他们需要设计好实验,动手做实验,从实验收集、处理信息,最终找出酸雨的具体危害。在学生认识酸雨以后,及时给出相应练习,引导学生根据酸雨的知识和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来综合分析题目,从而自然地得出答案。
  4.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仅有单科知识的教师对综合科化学的不适应性,以及网络对综合科教学的重要性和方便性,体会到这样教学的难控制性和课堂的随意性。
  
  六、研究体会
  
  通过这节研究性学习,学生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知识,紧接着又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练习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学问的根本目的,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课下,他们开始自己寻找新的课题、动手设计新的方案,他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高三综合科化学的综合解题能力得到大大地提高。老师在这节课中,通过师生互动,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赢得了学生的友谊;而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可以从中学习很多新的知识,增加老师的知识含量,提高老师的研究能力,从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打下良好的师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中长跑项目是中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体育优秀品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教学的实践角度试阐述中长跑项目的三项训练原则与两种训练方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 中长跑 教学原则 训练方法    长期以来,中长跑项目是中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必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培养学生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吃苦耐劳
案例背景:  经常观摩一些语文教研课,相声、小品、辩论、实话实说、梦想剧场等形式竞相涌入一些教师的课堂,可谓精彩纷呈、百花齐放。教者可谓用心良苦,欣赏之余,认真反思:语文课的“本色”在哪里?语文课堂究竟是谁做主?  案例描述:  一位老师这样设计随笔散文——《花未眠》的课堂教学:  第一步,导入。  提问1.初中你们学过哪些写花的散文?2.这篇散文描写的对象是什么?3.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4.从这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倡导: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交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不能再充当主讲人。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性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可是,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存在于很多学生的心中,他们在课堂中往往不敢大胆提问,也不愿意主动提问,有的甚至是想不出问题来提问,所以,他们都只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地位。于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得不到较好的发挥,还
心理学研究表明,质疑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思维是创新的前提,任何创新活动都是从质疑开始的。  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中,语文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沟通、理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质疑”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呢?  第一,创设质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进行尝试和探索,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但是,由于学生学习基础、智力因素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对优、中、差学生的分层教学,往往照顾了大多数学生而忽略了部分学生,从而导致一部分中差学生课内听不懂课,对数学学习产生不了兴趣。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中,对分层教学和学习要求做了一些探索、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