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在数学知识的丰富,而且源于它悠久的历史。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126-01
小学教师首先要明白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融入数学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的同时贯彻实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两大教育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将数学文化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有文化气息的课堂,数学学习才能更具乐趣。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1.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都有好动的天性,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往往不会超过15分钟,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喜欢新鲜事物。在枯燥乏味的数学课上,学生更加坐不住,适当地加入的数学文化,不仅可以教给学生数学文化,了解数学的起源与发展,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数学课堂中。
2.数学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原始的数学教学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贯彻数学双基础教学,致使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大量的数学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许多解题方法,督促学生练习,但忽视了文化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事业也紧跟着改革的步伐,小学数学不再仅仅关注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会让学生关注数学文化底蕴及数学文化的发展。这样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因此,将数学文化渗透入数学教学中时必然的。
3.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的价值
数学文化表现出简洁、和谐、奇异的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文化的美总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数学文化在思维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价值,不只是对于事物归纳的方法,还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敢于质疑的精神等。数学的文化思想在很多领域都有一定的作用。在教育方面的价值也是最明显的,其与国家、时代的教育目标有着直接联系,与教育目标有着不同的关注点。比如说,在学习数学符号的过程中,通过设定情景揭示符号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学习符号的使用方法的同时,也学习数学符号的文化功能。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具体实施的方法
1.充分利用数学教材
数学文化的教学往往被数学老师忽略,其地位也很低微,因此,老师想要在课堂中融合数学文化,必须要充分利用数学课本,充分发挥教材中潜在的数学文化,将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贯彻。比如说在介绍圆周率是,可以借用书中对祖冲之的简介,对祖冲之进行介绍,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还可以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这些素材会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也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将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文化相结合,为数学知识添加更多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
书本上的文化知识往往只单纯地介绍了一些数学家的历史,老师还可以融入更多的数学文化,灵巧的运用数学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比如说,在比和按比例分配这一章节中,老师可以将章节中的内容安排到课堂的后面,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再引入课堂的题目,让学生用自己思考的数学知识作答。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快要下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外界事物所吸引,很容易分散,老师这个时候就要整理课堂知识,帮助学生整理学习内容,亦可以用数学文化知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3.彰显数学文化灵魂
数学文化的灵魂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可以解决数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之后,脑海里清晰存在的是数学思想,而老师教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都会被遗忘。学生记住的这些数学思想是未来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过程中重要支撑,是整个数学文化的灵魂。例如说在学习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圆与方的关系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两者是否可以转化。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数学思想种感悟数学文化。这不仅引入了数学文化,还增加了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4.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凸显数学的奇异美
奇异美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会经常遇到,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稽核内容的学习以及计算上。因此,在几何内容的教学中要多对学生做出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奇异美的存在,积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进入到数学的探索中来。这一部分的内容就可以通过分数的乘法与除法中体现出来,例如七分之三乘以七分之四,计算的顺序应该是分母乘以分母,然后分子与分子相乘,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但是在七分之四与七分之三相除时就不同了,就需要用七分之四的分母乘以七分之四的分子作为分母,然后用分子乘以后者的分母成为分子,约分得到最终的结果。当然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了解到分数的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规律,充分认识到奇异美的存在,为以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5.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教学的简洁美
从数学的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发展就是一个从烦琐到简单的一个过程,寻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简洁,让原本复杂没有规律的事件通过数学清晰地表现出来,也展现出来了数学表达内在的美感。首先通过数学语言的描述就能发现它的美,往往一句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就能将数学知识总结出来,并通过数学语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例来说,在一位数乘法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学方法进行这样的陈述:“整数乘法末位起,个位数乘法一次积。个位数乘得若干一,积的末位对个位。计算精确对好位,乘法口诀表是关键。”通过这句类似儿歌的顺口溜就将简单的数学乘法很好地進行了总结,学生也很容易接受这样简洁式的教育方式,同样也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吕晶晶.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96.
[2]浦祝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措施研究[J].教师,2014,(34):32-32.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126-01
小学教师首先要明白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融入数学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的同时贯彻实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两大教育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将数学文化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有文化气息的课堂,数学学习才能更具乐趣。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1.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都有好动的天性,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往往不会超过15分钟,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喜欢新鲜事物。在枯燥乏味的数学课上,学生更加坐不住,适当地加入的数学文化,不仅可以教给学生数学文化,了解数学的起源与发展,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数学课堂中。
2.数学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原始的数学教学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贯彻数学双基础教学,致使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大量的数学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许多解题方法,督促学生练习,但忽视了文化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事业也紧跟着改革的步伐,小学数学不再仅仅关注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会让学生关注数学文化底蕴及数学文化的发展。这样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因此,将数学文化渗透入数学教学中时必然的。
3.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的价值
数学文化表现出简洁、和谐、奇异的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文化的美总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数学文化在思维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价值,不只是对于事物归纳的方法,还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敢于质疑的精神等。数学的文化思想在很多领域都有一定的作用。在教育方面的价值也是最明显的,其与国家、时代的教育目标有着直接联系,与教育目标有着不同的关注点。比如说,在学习数学符号的过程中,通过设定情景揭示符号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学习符号的使用方法的同时,也学习数学符号的文化功能。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具体实施的方法
1.充分利用数学教材
数学文化的教学往往被数学老师忽略,其地位也很低微,因此,老师想要在课堂中融合数学文化,必须要充分利用数学课本,充分发挥教材中潜在的数学文化,将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贯彻。比如说在介绍圆周率是,可以借用书中对祖冲之的简介,对祖冲之进行介绍,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还可以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这些素材会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也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将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文化相结合,为数学知识添加更多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
书本上的文化知识往往只单纯地介绍了一些数学家的历史,老师还可以融入更多的数学文化,灵巧的运用数学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比如说,在比和按比例分配这一章节中,老师可以将章节中的内容安排到课堂的后面,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再引入课堂的题目,让学生用自己思考的数学知识作答。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快要下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外界事物所吸引,很容易分散,老师这个时候就要整理课堂知识,帮助学生整理学习内容,亦可以用数学文化知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3.彰显数学文化灵魂
数学文化的灵魂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可以解决数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之后,脑海里清晰存在的是数学思想,而老师教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都会被遗忘。学生记住的这些数学思想是未来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过程中重要支撑,是整个数学文化的灵魂。例如说在学习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圆与方的关系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两者是否可以转化。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数学思想种感悟数学文化。这不仅引入了数学文化,还增加了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4.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凸显数学的奇异美
奇异美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会经常遇到,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稽核内容的学习以及计算上。因此,在几何内容的教学中要多对学生做出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奇异美的存在,积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进入到数学的探索中来。这一部分的内容就可以通过分数的乘法与除法中体现出来,例如七分之三乘以七分之四,计算的顺序应该是分母乘以分母,然后分子与分子相乘,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但是在七分之四与七分之三相除时就不同了,就需要用七分之四的分母乘以七分之四的分子作为分母,然后用分子乘以后者的分母成为分子,约分得到最终的结果。当然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了解到分数的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规律,充分认识到奇异美的存在,为以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5.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教学的简洁美
从数学的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发展就是一个从烦琐到简单的一个过程,寻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简洁,让原本复杂没有规律的事件通过数学清晰地表现出来,也展现出来了数学表达内在的美感。首先通过数学语言的描述就能发现它的美,往往一句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就能将数学知识总结出来,并通过数学语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例来说,在一位数乘法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学方法进行这样的陈述:“整数乘法末位起,个位数乘法一次积。个位数乘得若干一,积的末位对个位。计算精确对好位,乘法口诀表是关键。”通过这句类似儿歌的顺口溜就将简单的数学乘法很好地進行了总结,学生也很容易接受这样简洁式的教育方式,同样也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吕晶晶.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96.
[2]浦祝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措施研究[J].教师,2014,(34):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