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m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能力是学习其它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和知识性,更具有审美性。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语文?我认为学好语文至关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两千年前的“文圣”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其中“乐”指的就是兴趣。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下面就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的经验谈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 课堂生动、课外深入、激发兴趣。
  精彩的导入,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讨论式.演讲式.讲故事等多种方法或者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语言风趣幽默都是课堂生动必不可少的。对语文的学习,本来很多学生不够重视,语文课如果上的枯燥乏味,更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感兴趣。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让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教育不但要注重课堂还要注重课外的学习和活动。
  语文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谈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在学习中通常存在这样的心理:对某一老师感兴趣时,对他的课也可能产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从学生中得到反馈信息,改正不足,赢得学生的欢迎与尊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不仅要讲好课,更要做好人,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博得学生的喜爱,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二 设立班内图书馆,鼓励阅读,激发兴趣。
  教师在不断“充电的”的基础上,在上课或谈心中有意无意的引入一些好的作品或名著中的一些佳句,让学生爱听、想听、想说,这时及时给以鼓励和引导:“想知道这句话吗?” “想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吗?” “想说一些精彩的话,显示一下吗?” 等。让同学们自主地去阅读一些课外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解决书本短缺的问题,可建议同学们每人从家中拿一两本书,组成班内图书馆。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阅读比赛,看谁读得多,谁能把自己读书的心得或体会写下来,写得好,由此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 举行一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激发兴趣。
  现在的学生对电视上的主持人羡慕不已,对辩论赛中的辩手由衷佩服。语文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班级内甚至是全校组织开展一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让老师们的赞许和鼓励,同学们的表扬和羡慕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欣赏语文美,体验语言美,激发兴趣。
  语文之美在于文字所渲染出的生活美.自然美.诗意美.人文美。利用语文中的美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不乏为一种好办法。在讲授完《荷塘月色》后,我问学生:“谁能背诵一下描写荷塘景色的句子?”一位同学站起来清清嗓子,很有感情地背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学生们闭着眼静静地听着。“看到荷塘了吗?看到月色了吗?”同学们点点头。“多美啊!你们平时也看到过很多美景,能把它写出来吗?你们高兴或者悲伤的时候,能用文字倾述吗?”这时学生兴趣高涨,我趁机又说:“老师很想在文字上和同学们交流,谁能把你记忆深处的东西写出来,让我们共享语文的语言美.生活美。可以回忆借鉴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课外阅读过的文章的一些词句,使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同学们有的深思,有的动笔在写。这次有不少学生写出了好的作文。通过作文讲评,同学们感受到了语文美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 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兴趣。
  人的潜意识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教师要利用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学习语文的闪光点,小成功,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语文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其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次作文小片段教学中,一个对语文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写了一小段,开头是“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松树,我一年四季常青......”。这次作文片段要求写一种植物,以第一人称写。很多同学开头都是“我是松树、、、、、、”“我是杨树、、、、、、”等。我让那位同学读了一遍自己写的片段,我读了别的同学的一些片段,让同学们进行比较,给予那位同学一定的表扬和鼓励。没想到这位同学从那以后学习语文的兴趣倍增,尤其是作文写的越来越好。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对学习语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提高自我,并恰当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其他文献
了解以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情况可知,在日益革新的市场环境中,其不仅无法解决时代变迁提出的要求,而且会增加实践成本支出,导致整体建筑工程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因此,在新时
一般人思考或谈论数学学习能力,往往习惯于把它与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数学观察能力、数学记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联系在一起;而本文要讨论的听说读写能力却被认为是与语文、外语等学科的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往往忽视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其实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其特定的内涵,而且它们还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应引起我
【摘 要】口算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教学中把握住“实、勤、活、记、巧”五个要点,交替运用,互相促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灵活性,给小学数学学习带来深刻变化。  【关键词】口算能力 发展思维  小学数学中,计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口算是笔算、估算、简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数学成绩的提高,着力提高学生的计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做法加以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 写作 能力 习惯 日记 作文  在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习惯,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为了实践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要求,我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尝试:  一、运用好积累本,让学生们做好积累。做好这一点,让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行了全面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适应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了重大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
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又掀起了素质教育的新高潮。在领导的重视和广大教师及家长的积极努力下,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教学带来了明显的变化。这几年来的课改实践,使我不由地感叹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的魅力所在。在这几年中,也饱尝了甘甜与艰辛,艰辛的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和困惑;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学生与教师在课改中的变化。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