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通俗歌曲进入音乐课堂的探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俗歌曲的出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精彩丰富的内容,音乐课堂引入通俗歌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鉴别通俗歌曲的能力。让通俗歌曲进入课堂,绝不是放弃教材内容,而是对入选教材的通俗歌曲进行分析和精心挑选,选优剃差,正确的引导才是正确和切合实际的方法。
  关键词:流行;分析;产生;意志;转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56-1
  音乐世界百花齐放,各种音乐艺术精彩纷呈,有高雅的古典音乐,也有富于现代气息的通俗音乐等等。所谓通俗音乐(流行音乐),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即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它的商品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有些歌曲虽然用通俗唱法演唱,但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较高,这类歌曲不属于商品歌曲。如《大中国》、《众人划浆开大船》、《亚洲雄风》、《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好大一棵树》等。
  一、通俗歌曲介绍
  通俗歌曲作为一种音乐形式,词曲风格明朗欢快,歌词也非常接近年轻人的生活,旋律优美,朗朗上口,非常容易传唱。通俗音乐本身自然,淳朴,直白。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才使得通俗歌曲被大众所传唱。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整个中国被通俗歌曲席卷着,它以强烈的时代感,民俗性,张扬的个性,自然的歌唱语言等特点成为大众最喜欢的演唱形式之一。通俗音乐由于是“大众的音乐”,故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尤以爱情歌曲居多,也有描写理想、伦理、思乡、友谊、感喟等人之常情的种种内容。它富于娱乐性,手法和风格均较自由。通俗音乐的结构,大多比较短小精练,许多作品富于即兴性,在旋律上力求易记易唱,音域不宽,总之,十分注意通俗性。
  二、对通俗歌曲的分析
  通俗歌曲作为一种文化潮流,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引入通俗歌曲进课堂,不单单是世俗地迎合,也不是简单地随大流,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将那些健康向上、合适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优秀作品引入课堂。通过引入通俗歌曲进课堂,我发现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了;通过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风格的通俗音乐(民族、民谣、校园民谣、外国的通俗歌曲……),学生的音乐视野扩展了,接触了更多多元的音乐形式,并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一些优秀的歌曲,老师在音乐课上与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引导他们正确欣赏和对待,无疑是培养和满足他们音乐兴趣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三、通俗歌曲的产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众所周知,一堂好的音乐课,老师应该善于对音乐内容进行挖掘。善于分析、提炼,把优秀的音乐提供给学生,眼下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听到的音乐都不是学校所教授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施肥好坏,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青少年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流行歌曲的偏爱,同时,现有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还没有具备完善的鉴赏能力,还不能区分它的优劣,按照自己的喜好全盘吸收通俗歌曲,难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这就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通俗歌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①精心挖掘现有教材的内涵,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和艺术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本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接受并喜欢。②课堂上节选优秀通俗歌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欣赏。通俗歌曲中不乏优秀作品,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并讨论其价值所在。优秀的流行歌曲对学生一样能起到思想教育作用,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反而会更明显。③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懂得如何鉴赏音乐的优劣。其实青少年对通俗歌曲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刘德华、张学友,他们回答大都是:喜欢就是喜欢,但谈不出自己喜欢的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视野,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从优秀的音乐中吸收养分,陶冶情操。
  我曾对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799%的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在学生自选的最喜欢的5首歌曲中《七子之歌——澳门》以绝对优势雄居榜首。他们普遍认为其亲切自然、好听、容易上口,而课本上的许多歌曲成为学生们不喜欢唱的,他们认为难听难唱,没兴趣,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歌曲和一些富有童趣的歌曲,学生称其太幼稚了,也是他们不喜欢唱的。在一些大奖赛以及一些文艺活动中,学生自选的曲目有92%以上选择了流行歌曲,对于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音乐教师的深入思考。通俗歌曲已经深入到各个阶层,对于学生,我们应该正确的,积极的引导,而不该放任其盲目追求。
  面对通俗音乐的不断发展和学生对其喜爱程度,結合教学教改中提倡音乐审美化,我本身对通俗音乐进行音乐课堂投以了极大的热情,并在课堂上进行尝试。在我看来,与其让学生不假思索地“来者不拒”,不如把他引入课堂,把那些健康向上,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且把好的作品与粗劣的作品进行比较,使他们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从而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判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我认为:音乐也要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比如通俗歌曲贴近生活、容易抒发情感,这些特点就是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其钟爱的原因,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通俗歌曲。由此可见,对于广大音乐教师而言,首先自己要正确认识通俗歌曲,然后才能引导好学生如何正确对待通俗歌曲。总之,在音乐这座百花园里,盛开着各种形式的音乐之花,有古典高雅的,有通俗流行的等等,其中肯定也有美有丑,只有让学生走进去,告诉他们辨别的标准,才能使学生分清楚好坏,提高学生鉴别通俗歌曲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整个化学系统当中含有许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又与许多实验相结合,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实验的操作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在进行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初中化学实验的进行和讲解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课本中实验步骤的科学性,而是直接按照课本当中的实验进行讲解,其实许多实验在讲解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本文就
摘 要:如今,在科技和信息时代快速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就导致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出现在各大教育结构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合理运用。本文特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侧重于词汇语法教学,以文本阅读为形式,着重讲解生词生意,熟词生意等,并就文本翻译学习文本,寻找信息,而忽略了对于文本本身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阅读思维的训练。本文就牛津英语模块八第三单元“Visiting the masters”同题异构的两节课为例,通过对比及对教学效果的调查,阐明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情感教学、思维教学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图式理论;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高中生不单单只是对历史的表面学习,而且要深入掌握历史知识,还要注重培养自我的核心素养、洞察力和使命感,学习不同的文化艺术,感受精神品质,提升思维能力。即便如此,教学观念守旧,忽略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仍然在现实的历史课堂中出现。所以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对核心素养重新的认识理解,以及对其基于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构建提出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摘 要:本调查报告分为问卷的编制和实施、问卷的分析与思考和深度备课的策略建议三大部分。本文还提出了三条策略,一是知识性备课向策略性备课转变;二是个体备课向集体备课转变;三是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  关键词:深度备课;高品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23-1  我校承担了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深度备课:农村初中高品质课
摘 要:本文从初中英语作业现状出发,阐述了实施英语个性化作业的策略:对学生进行隐性动态分层,在三种不同作业类型中设计个性化作业。实践证明,英语个性化作业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个性化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73-1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课外学习。通过作业,学生不仅要巩
摘 要: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句话说是“有一种冷,叫你妈妈觉得你冷。”父母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为你考虑的非常周到,他们呵护你,他们爱你,他们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推断你的感受。在这种爱的背后,孩子们是否也是如此?前几天发生的事,让笔者想对所有的家长大声说一句:“有一种疼,叫你妈妈觉得你疼!”  关键词: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6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学科教学提供了便捷条件。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以高度凝炼、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有效地促进了课堂高效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微课有其明显的教学优势,尤其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助于提高其学生兴趣和课堂教学参与度并迅速投入学习状态,促进课堂高效教学。本文就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生物微课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
摘 要:“比热容”是每年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课标中要求通过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实验来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掌握有关计算,对于这些重难点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错,现利用错题进行反思、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错题;比热容;反思;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79-2  比热容在《热和能》一章书中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的要求的提高,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将有利于体育特长生在体育训练中更快掌握动作要领,并在提高高考术科成绩。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本校既往的体育教学经验,以高一物理物理教学为例,推动两者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从而在体育特长生具有较强体育素养的同时,也能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保证其今后在高考中能够更加占据优势。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