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感应分子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受密度感应分子调控,法尼醇和酪醇是白色念珠菌产生的两种密度感应分子。本研究探讨不同生物被膜时相,密度感应分子对白色念珠菌形态及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体外构建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研究分为法尼醇处理组、酪醇处理组、法尼醇和酪醇联合处理组、对照组。首先采用XTT检测不同生物被膜时相酪醇和法尼醇对白色念珠菌细胞活力的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酪醇和法尼醇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法尼醇的产生,高效液相色谱(high press liquid chromograph,HPLC)检测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酪醇的产生。结果:X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酪醇可促进6 h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力(P<0.05),法尼醇抑制早期(3 h和6 h)生物被膜活力(P<0.05),联合作用组抑制6 h生物被膜活力(P<0.001)。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酪醇促进3 h和6 h白色念珠菌细胞的出芽,法尼醇抑制3 h和6 h菌丝形成,两者联合作用以后者对菌丝形成的抑制作用为主。GC/MS及HPLC结果表明在早期(3 h和6 h)生物被膜,2种密度感应分子产生少且无明显升高趋势(P>0.05);随着生物被膜成熟(24 h及36 h),酪醇产生明显增多(P<0.05),法尼醇产生也明显增多(P<0.05)。24 h生物被膜产生酪醇最多,36 h生物被膜产生法尼醇最多。结论:酪醇可以促进白色念珠菌出芽和菌丝伸长,促进早期生物被膜形成。法尼醇抑制出芽和菌丝形成,抑制早期生物被膜形成。两者联合作用以法尼醇对菌丝形成的抑制作用为主。
其他文献
学界关于“新闻媚俗”的研究已有不少,也提出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和解决办法,但是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关于“新闻媚俗”现象的系统研究。本文打算在这方面作一些尝试,希望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理论探讨了在北京西部郊区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中农民生计方式的转变。本文首先回顾了历史上北京郊区人口的职业构成,尤其是北京西部近郊区。接着描述了近年
严歌苓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海外华人女作家之一,其作品是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一种“她”写作,呈现出丰赡的思想内涵。本论文试图以海外华人文学和女性文学的交错视角,通过严歌苓笔下
食用玫瑰花古已有之,用于饮料更是色于外而功于内。为解决玫瑰花饮料的苦涩味问题,对玫瑰花中的苦涩味物质在提取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一些包埋剂、吸附剂祛除苦味物
以枸杞为主要原料,添加菊花汁改善风味,研制出枸杞菊花果冻。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配方为:枸杞汁60%、菊花汁15%、柠檬酸0.2%、白砂糖15%、复合甜味剂1%、果冻专用胶1.2%。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在显示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价值及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患者3 5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第一战略资源。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从战略高度来考虑高校人力资源的开
鄂尔多斯地区的汉语方言属于晋语区大包片,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与晋语区既存在共性又有区别。就词汇来说,四音格词在晋语区具有普遍性,不仅数量众多,表现形式丰富,而且具有其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开放的体制和利益的促进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
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二维测量的方法,对河南省义马市义马煤业(集团)2×50MW跃进电厂采空区和斜风井巷道进行了勘探,获取了采空区、影响区以及斜风井巷道的准确位置。说明,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