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elyns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引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联系实际生活,用学习到的内容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下文将重点阐述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展开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是教学主体,学生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长期如此,学生对道德法治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知识理论的范畴内,而无法对学习到的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也无法应用道德法治相关知识内容去解决。在素质教学观念要求下,广大教师逐渐转变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尝试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与道德法治知识相联系,将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去,切实实现教学生活化。
  结合生活情境,强化学习兴趣
  想要实现素质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实现综合发展,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内容切实应用到日常实际生活中,就要使教学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本堂课程所要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相关的情境进行讲解授课,不仅能吸引学生对道德法治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印象,还能让学生在往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境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有效实现生活化教学。
  例如,在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开开心心去上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上学生活进行讲解,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道德法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将学习的内容映射到实际生活中。在讲解“上学的路上”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自己每天的上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同学们都是经过各种各样不同的道路,以不同的方式来上学的。有些同学离学校较远,由父母接送;有些同学离学校比较近,则是自己上下学,而道路上车多人多,教师要教导学生安全知识,学会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还要等一等;还要注意路上驰骋的车辆,学会过马路,认识一些简单常见的交通标志等日常生活知识,让学生从小养成遵守法治、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教学,实施教学生活化。
  结合生活实例,加深知识理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处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责任重大,要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规律、良好的习惯。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学习内容知识,还要在课堂中循循教导,多讲述一些实际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来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學生养成良好习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例如,在教学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规范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让学生明白在家庭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以及如果遇到危险该如何面对解决。教师在课堂第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交流形式讨论自己在家中一般都做些什么事,引导学生总结出不安全的事项。例如,有的学生在家中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是擦桌子、椅子以及鞋柜等家具,那么在有时擦家具够不到家具时,有些学生会攀登在家具上,这非常容易导致家具侧翻,压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教师要强调学生严禁做出类似的危险行为。在第二个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主要讨论家中吃食方面,有些学生会出现在食物掉到地上后也会捡起来吃掉,吃东西之前不注意过期日期等行为,教师也要强调这种行为会给学生带来的健康威胁,给学生普及一些食物卫生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事例对学生进行教导,规范学生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时事新闻,建立正确道德观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负责教导学生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还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了解生活中的基本法律。在教学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教师要给学生普及生活中我们本身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如让学生明白他们都享有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等,也有在生活中要维护国家荣誉、遵守交通法律、保护动物等义务。教师要教导学生知道生活中基本的权利和义务,让学生从小就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注重学生对课本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保证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教学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授课,规范学生不良行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给学生普及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和小技巧以及基本的安全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爱中身心健康、平安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娟.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
  [2]刘莹.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7).
  [3]崔显花.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8(20).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广东深圳地区汉族哮喘高危新生儿ORMDL3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现象,为预测当地哮喘高危新生儿哮喘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度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等水平的影响,以及肝脏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难管理,班主任应该“该严则严,当宽则宽”,这种“宽严相济”的方法应该建立在充满“爱心”的基础之上,“爱”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爱心;宽严相济  班主任不好当,中职学校班主任更不好当。笔者在长期担任中职学校班主任经历中逐步认识到,教育中职学生应“宽严相济”“用心关爱”。爱心是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立足实际,与学生交心,学会用爱心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摘要: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复习课程的开展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但与此同时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教师在上完复习课后,总感觉十分疲惫,而学生自身也较为疲惫,在此种师生均疲惫的情况下,所收获的成果却没能与付出成正比例关系。对此,如何开展高中数学高效复习教学,应是每名高中数学教师所需探究的内容,以期探寻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高中学生数学复习成效,巩固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基础,从而提高高中学生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情感表达能力差,对阅读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刻。所以,结合现在小学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加强小学生的朗读教学进行指导,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策略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品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点环节,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深入品读经典的语句,精彩的描写,并通过品读掌握文章的思想情感,汲取精神养料,提升思想境界,培养良好的语言素养。在提升学生品读能力的同时,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发挥教师指导作用,自主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品读能力,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体验、阅读积累、理解能力
期刊
摘要: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人人应有的优秀道德品质,属于当前教育工作中备受关注的德育内容,而舞蹈作为一项优雅的或高难度的表演艺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重视度大大提高,在舞蹈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还可借助集体舞蹈这一形式来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塑造,助力其形成正确价值观。本文中结合具体案例,就舞蹈教学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落实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出舞蹈在育人中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学;中学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开展教学,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融入阅读教学活动。近年来,笔者尝试利用影视资源结合相应的阅读材料开展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及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精彩片段激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以高中生物为例,对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结合微视频与小组合作教学,达到改善高中生物教学、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生物;微视频;小组合作  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积极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以微课为载体增加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视觉冲击,转变抽象的生物知识更直观的展示,创新高中生物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