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阅读教材中有许多篇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很好的教材。教师在讲解教材语言知识点的同时,只要结合教材思想内容,就能对学生进行爱国、爱科学、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素质教育。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阐述: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但同时也要结合积极健康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良好的品德;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或者说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材和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在思想上夜受到良好的熏陶。
  高中一年级仍属基础阶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看,高一年级是学生从半幼稚、半成熟的少年期向比较成熟的青年初期转化时期。他们的各种心理品质逐渐趋向稳定,可塑性逐渐变小,因此,高一年级不但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兴趣、习惯而且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英语教材中In the lab 这篇教材通过一位化学教授在一节化学课做实验时,他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们观察了,但观察得不够仔细,以至于他们在照教授做的去做时,个个品尝了汽油、蓖麻油和醋的混合液后做了鬼脸,而教授在品尝了混合液后却津津有味,且欣然地点头笑了。原来教授品尝混合液时放进嘴里的那根手指头不是他伸进混合液里的那根手指头,而学生却没有仔细观察到这一点。这篇教材多年来被编在人教版的高一英语教材中,我认为编者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学生,要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养成仔细观察并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尤其是进行科学实验,一定要严谨仔细。语言学习也应如此。教材前面还设置了围绕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时应该遵守的纪律和注意事项的情景对话,告诉学生进入实验室时要遵守纪律,不要损坏公物,要仔细观察并按老师做的去做。
  再例如,人教版高一英语教材中一篇The Green Hills of Tangsa的文章,文章中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外,其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在印度北部有一个叫Tangsa 的村庄,那里的人民热爱自然,保护森林,保持生态平衡。 在Tangsa这个村庄,过去人们把村子里面的树及周围山上的树全部砍来当柴火烧,他们只砍树不种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子里面及周围山上的树被砍光了。于是为了做饭他们不得不跑到十几里路以外的山上去砍柴火,生活极为艰难。每当下雨的时候,山上的泥土被冲到河中发生水土流失。从那以后,他们认识到森林对他们
  是多么重要。于是他们首先制订森林计划,从新开始植树,并且很好地保护。今天这个村庄已成为绿色的村庄,人们生活不在困难,并且越来越富裕。通过这个故事,我在教学中恰当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教育学生要爱护森林,阻止一切破坏森林的行为。不但自己要这样做而且还要告诉自己的父母及亲属也要这样做。尤其是家住农村的学生。像我们的家乡---洋县,她是世界珍禽-----朱鹮的故乡。因此作为学生及学生家长和亲属都应该懂的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持生态平衡,为世界珍禽----朱鹮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我们为全世界做出了一份贡献。另一篇A Travel Diary中,作者通过自己在南美洲的原始森林中旅行时,看到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两边的原始森林被乱砍乱伐并且被燃烧得浓烟滚滚。看看这里:树木被砍光后腾出地方来种粮食及牧草。然而土地很贫瘠,并且沙化,结果庄稼及牧草均无法生长,致使这儿的人民没法生活只好拥挤到这个国家的首都去寻找生活出路。这篇日记的作者本身就是想通过自己亲眼所见的这一森林被严重破坏的悲惨景象来呼吁人们爱护森林,别毁坏森林,给自己也给自然界的其他动物留一片能够很好地生存的天地。我在讲解这篇教材时,巧妙地结合实际生活中一些情况,联系当地实际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An Interesting Life 一文中,Ireland 的流行歌手BOB Geldof在1984年10 月的一个夜晚,当他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节目时,看到非洲那些饥饿的孩子和饥饿的母亲无可奈何地坐在那里。孩子们正处在成长期,可他们却骨瘦如柴,好一幅惨象。Bob Geldof 看不下去了,他很快地产生了一个为他们做点事来帮助他们的想法。于是已经停止演唱快两年的Bob Geldof 决定重新组织他在流行界的歌手朋友们为他免费演唱、录制唱片。他又决定在同一天组织两场大型音乐会,一场在美国,一场在英国。他的这一慈善举动得到了他的流行界朋友们的支持。后来演唱和录制都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些活动得来的9200多万美元全部捐献给了非洲饥的难民。这一故事教育学生:you should learn from Bob Geldof ,以后长大了出了名有了钱要多做一些善事,向社会奉献一份爱心,为人类多做一些贡献。这个故事同时使学生了解到:非洲的许多国家只所以贫困落后,除了科技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外,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盲目生育,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资源又有限,因此那里的人民出现饥饿现象。由此可见,我国重视发展科技、发展生产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使人民群众过上富裕日子的决策是非常英明的。
  可见,英语教学不单纯是给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训练,还要巧妙地、有机地把语言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学生掌握听、说、读、写交际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对学生爱国主义、积极向上等世界观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其他文献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以及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学校
期刊
初中历史教学任务重责任重大,是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初中历史教师要带领学生领略历史教学的乐趣,挖掘历史教学的魅力,并认真审视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  经过初中历史教学研究实践我们可以知道,学生并不怎么重视初中历史课程,再加上初中历史课程难以记忆,非常枯燥,学生情愿多花一些精力去完成数学物理化学的作业,多完成英语作业,也不愿意在历史学习上多花时间。历史教师要教好历史学科,必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期刊
“历史是副科,考前好好背一背就行了”不少家长如此说,不少其他学科的老师也是如此说。把历史学科当成副科,不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历史学科是很多家长、学生的通病。他们不想,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学习此学科,结果学生在中考时受到了“惩罚”。  常言说得好: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往年有很多学生中考时,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可以,但历史成绩很低,影响了总成绩,最终与他们理想的高中学校失之交臂,确实令人惋惜。
期刊
高中英语作文要求学生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篇内容充实、语言正确、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短文。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审题不清、论证无效、思维混乱、结构松散等问题,因此,除了以一定的词汇、句式、语法结构为基础,在写作时学生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深思熟虑、精心构思,最终成文。一方面,写作在英语学习中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它有助于巩固和掌握所学词汇、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初中生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中遇到诸多障碍,这些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探讨、分析了初中生英语口语学习的障碍,并就此提出一些策略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 英语口语学习 学习障碍 学习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与各国间的交流合作十分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国与国的交流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而对英语的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口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
期刊
摘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笔者从调动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将抽象知识具体直观化两个方面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效率提高策略方面的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帮助下,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交流、积累和运用丰富
期刊
目的:   矽肺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矽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最主要的尘肺病类型。矽肺患者常伴发各种自身免疫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