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学生生活的休验式习作教学的实践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bornf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乡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的习作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进行体验式习作,让学生对乡村生活赋予更多的关注、更深的体验,以乡村学校、家庭、社会为体验场景,从体验素材提炼写作主题、体验情感奠定写作基调、体验认知锤打写作内涵、体验过程迁移写作方式四个方面入手,洋溢乡村气息,彰显体验主题,写出鲜活灵动的作文。
  【关键词】习作教学 乡村学生 体验式 场景来源 教学策略
  写作不仅是语文技能之一,而且也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师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们的习作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文从句顺,生动形象,灵动活泼。回到写作的起点来看,其初衷就是“有话想说”,这种表达的诉求和欲望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去学习写作。
  一、乡村学生体验生活的场景
  1.以学校学习为场景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以外待的时间最长的场所,学习是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因此,体验式习作教学的第一个场景来源,教师可以锁定在学校与学习上。如学生在学校的一天当中,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难过、开心、兴奋、沮丧的事情?与同学教师相处有没有什么问题?对于学校的环境(花草树木的绿化情况,公共环境的卫生情况等),有没有什么想法?学习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着重体验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与课程主题,在课堂上专门创设的各种主题情境,因为这些情境有一部分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得比较远(如乡村学生对于城市生活可能比较陌生,对于城市的体验会比较匮乏等,这些都可以在主题情境中去体验)。此外,除了日常学习外的学校活动(如学校运动会、欢度儿童节、庆祝教师节等),也应当是学生在这个场景中可以去体验的。
  2.以家庭生活为场景
  家庭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个场所,家庭生活更是对学生的性格品行、待人接物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因此,体验式习作教学法的第二个场景来源,教师可以选择家庭生活。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验:(1)围绕着特定的家庭成员。如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或其他非直系关系成员等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或相处的时光等。(2)围绕着特定的家庭活动。如农忙时节里,部分乡村学生会帮助家庭成员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农活。又如村里的特定庆典,乡村的部分特定节日,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走亲访友等。(3)其他家庭活动。家庭生活是学生的“原生成长环境”,也是学生最熟悉、最容易产生想法的体验场景。
  3.以社会自然为场景
  除了学校与家庭这两个主阵地以外,体验式习作教学的第三个场景来源还可以是社会与自然。社会场景:学生们会认识接触除了教师、同学、家长、亲戚以外的其他社会群体(如邻居、其他学校的小朋友等)。自然场景:乡村学生天然地就能够与大自然接触,田野乡间,从花花草草到各种动物,都可以是他们的玩伴,这是城市学生所没有的。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们重视在大自然中体验,在亲近大自然中唤醒自己的写作初心。
  二、基于体验式的乡村学生习作教学策略
  1.由体验素材提炼写作主题
  在写作中,学生第一个会碰到的问题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决学生们“素材荒”的问题是开启学生们全新写作之旅的一把钥匙,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去体验时,其实是能够积累沉淀不少素材的。因此,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先鼓励学生们由自己所积累的体验素材中去提炼写作的主题。例如,在以家庭生活为场景的体验中,学生们可能与爸爸妈妈一起经历了农忙时节的忙碌,一起参与了某次村里、乡里、镇里的庆典活动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将这一件事情以记叙文的方式写出来,或者以说明文的方式写出来。如某一个庆典,学生们既可以从自己参与这件事情的各个环节以叙事的方式来写作,又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从准备到结束来介绍这一活动。当学生们从素材出发提炼写作主题时,就会发现可写之事非常多。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渐渐地培养起自己观察生活、积累素材、随时记录的写作习惯,从而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2.由体验情感奠定写作基调
  写作本质上应当是一种“有感而发”。因此,我们常常强调学生们的文章应当“有温度”,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烈,探索欲望旺盛的年纪,不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可能让教师有“脑洞大开”的惊喜,这些真挚热烈的情感也应当在写作中抒发表现出来。而体验式习作教学强调学生要沉浸在所体验的场景当中,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在体验中产生的这些情感来作为自己的写作基调。以学校学习场景为例,当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与教师同学们的相处中,总会在某一件事情、某一个片刻、某一段时间产生一定的情绪感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将这种情绪放大扩大(如通过写作手法中的“夸张”来实现情绪的强烈化),突出文章的情感基调,使其具有感染力。这种基于体验式习作教学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张力,会比学生基于写作目的而写出来的情绪更加真实和打动读者。
  3.由体验认知锤打写作内涵
  在写作中,我们强调一篇文章应当有中心和主旨,这也是小学生现阶段写作中比较薄弱的地方,有的学生可能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整篇文章并没有一个情绪的支点。例如,写自己的爸爸妈妈,可能就是从外貌上,从性格上,或者从某一件事情上去写,而不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征(如突出某一種性格、某一种行为、某一项爱好等)来写,两者在文章的深度和高度上就完全不一样,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篇文章有多大的内涵。因此,在体验式习作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由自己的体验认知去锤打出写作的内涵。如有的学生写农忙时节自己的父母很辛苦勤劳,用汗水换得收获,自己内心很钦佩父母的付出,那么这种情绪又可以再深化到对“劳动最光荣”“伟大的劳动人民”“劳动赢得新生活”等的认知上。尤其是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其实是完全有能力可以逐渐地将自己的写作提到这一高度上来,而关键的转化点就在于对在体验中得出的一些认识和结论,通过更好的美化、修饰、加工来赋予其更深的内涵。
  4-由体验过程迁移写作方式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教师在运用体验式习作教学去开展写作教学时,还可以启发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将一些方式方法迁移到写作中来。例如,有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上觉得偶然读到的某一类书籍很有趣,在活动结束后就会忍不住地想要再多读这些有意思的书,或者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好朋友们交流自己的一些想法,这实际上是对所读内容的横向丰富过程。同理,将其迁移到写作中来,如学生要在一篇文章中表达某一观点或者刻画某一个人物时,也应当围绕观点多举出更多的例子,或者围绕人物多记叙更多的事情,让观点更加让人信服,让人物得以更加饱满,这两种思路其实是一致的。又如有的学生在体验大自然这一场景时,在田园中畅快地玩乐时,还会童真童趣地和小动物们说说话,和植物们说说话等,这其实就是将小动物和植物们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在写作中,我们称之为“拟人化”,同样地,将其迁移到写作中来,就可以在文章中多用拟人、比喻等来修饰。而当学生们在体验中能够掌握多种不同的写作方式时,对学生的写作丰富度、细腻度、创意性、新奇性来讲就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结语
  体验式习作教学最大的亮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尊重自己的想法,聆听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情绪,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展现自己的独特创造性,以积极探索与投入其中的精神状态去聚焦到写作全过程,让自己成为写作的主人,让写作成为自己随时尽兴地、轻松愉快地、无拘无束地表达的窗口,从而书写出属于自己的、有温度的、有思想的文字,以逐渐将学生培养成会写、能写、善写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美术课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个技能学科,技能学科还是需要“师父领进门”,然后再看学生们的“个人修行”的,所以,通常教师都会在课堂上多多少少地进行一些示范。但是,当前的状况是,教师不敢轻易示范,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有超强的模仿性,示范过多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式,最终使得学生作品带有强烈的模仿痕迹,这无疑是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折断了他们思想的翅膀。所以,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要把握住示范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适切的课程,让不同基础、不同需求、不同个性的学生得到全面、多元、可持续发展。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突出“四性”:注重针对性,体现主体性,倡导发展性,提高有效性。  【关键词】校本课程 自主建构 心灵成长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精神,我校积极推进课程设置改革,致力顶层设计,积极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突出“四性”:注重针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对数学知识的把握总是停留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却没有质的提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善于在课堂上为他们的深度学习搭台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搭台阶  学习分为深度学习与浅度学习两类,通过学习共同体在学习中相互促进知识和元认知发展的学习方法被称为深度学习,学生采用这种方式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师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成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智慧型教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应朝着教出数学知识型,教出数学趣味型,教出数学品味型,教出数学境界型,教出人文精神型的方向努力。  【关键词】知识型 趣味型 品味型 境界型 人文精神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师的发展也提
安静,难得的安静。只有壶盖哒哒哒被顶起。铁炉趴在时间里像一只兽。她打开酥油盒,用勺子挖一块酥油放入茶水。茶水里油花浮泛。她掰下白饼,一小块一小块蘸着碗里的油花吃。丈夫一大早就把家里的牛放上山。丈夫是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他总是倚着土墙,用一把银柄小刀削一块又一块的木头。这些木头被他削成一头牛、一只羊,或一条狗、一只鸟,依次排列在窗台上。女儿们总是为这些木质玩具吵得不可开交。“把你的牛给我。”“不,那
[前情提要]1940年李景阳的大女儿李勋违反族规与青年齐仲澍私奔,性情乖张的小女儿李荃更是瞒着家里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在战争年代,李荃成长为优秀的游击队员,却在一次遭遇战中痛失战友,心中留下永难愈合的伤口。解放前夕,李勋去沈阳寻找失散多年的齐仲澍无果……伤痛和离散让姐妹二人伤心失意,在崭新的时代,她们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敬请关注本期内容。   第三部   1   陈怀宇已经是第三次走进陈家大院了。  
[摘要]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复习课不是教师机械地炒冷饭,不是简单地将知识重新罗列。有效地复习应由学生在自主梳理中再现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综合应用。睿智的教师会在复习课中使用一些小技巧,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交流、碰撞思维,而不是机械讲解、封闭练习、题海战术。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 思维图 展示台 师徒结伴 错题集  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一个不可
[摘要]快乐足球,点燃学生童年梦想;七彩诗歌,点染学生诗意生活;游戏教学,点亮学生幸福生活;志愿服务,点化学生美丽心灵;迷你军训,点绚学生亮丽风采;魅力木偶,点缀艺术人生风采。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坚持走“一校多品,特色办学”之路,拟通过多品齐进,为学生创造更多“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助学生追寻童年之梦,促学校优质发展。  [关键词]特色办学 多品齐进 优质发展  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
一   事情发生在这一天的早上。   丈夫赵大在厨房刷碗,妻子杨宇正拿着抹布擦着刚刚吃完早餐的饭桌。厨房刷碗的流水声和碗与碗相互间的碰撞声隐隐约约地传到了餐厅里来。老婆杨宇嘟囔,刷碗也跟干事儿似的,用那么大的劲儿干啥!你看咱家的碗,让你给弄得没几个像样儿的,不是缺边儿,就是少沿儿。老婆的嘟囔,丈夫赵大是听不见的,即便听见了他也不会说啥。老婆正在怀孕期间,既不能干重活儿,又不能惹她生气。这是赵大在老
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习作课有恐惧心理,害怕习作,觉得写作文很难。每次习作课总是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出一篇有“骨”无“肉”的干巴之作;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写出让老师和同学都赏心悦目的好作文来。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谈以下两种方法。  一、“总起分述”段型训练为起点  所谓“总起分述”段型训练,也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句,进行写话训练。有一次听特级教师贾志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