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ming15898575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在数学教育的浸透已经越来越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提到,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育中浸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德育;数学教育;教育浸透;教育效果
  许多人认为,德育只是由任教语文、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承担。其实不然,数学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德育的引导者。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教师的言行、教师的形象、教师的精神面貌。因为它们都会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根据多年数学教学工作经验,笔者觉得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利用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教材中一些与德育有关联的基本知识、基本素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比如,在教学圆周率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灵活地运用圆周率,还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古代,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祖冲之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第一位将圆周率的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当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有一位很出色的数学家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感染,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学生也会对科学产生憧憬。经过这样的数学教学与教育,可以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利用数学活动课对学生德育浸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接受德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利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浸透劳动光荣的德育。例如,我们在教学数学广角——“煎鱼”时,既要让学生充分地学会如何解题、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完成煎鱼的任务,又要让学生学会动手煎鱼,让学生回到家里学会帮爸妈做家务,学会自己煮饭、学会自己煎鱼、学会自己炒菜,能让辛苦劳动一天的父母回到家里,吃上一顿孩子做的美味饭菜。
  三、利用教师言行对学生进行德育感染
  教师不只是一个授业者,更是学生思想与行为培养的引路人。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行为与习惯,都会影响学生。教师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用语等,都会影響学生的思想品格,甚至人格的形成。作为教师,不论在校内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还是在校外的活动过程中都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做学生的表率。
  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疑问时,教师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甚至可以蹲下身子,给学生一种平等的对待。再如,在教学如何解决“捐款”多少的问题时,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地把学校开展扶困助学活动的情况再现一次,充分地把问题生活化,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从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扶困助人是幸福的一件事,增强荣誉感。教师也应该在学校开展扶困助学的活动中,给家里有困难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数学教学中,也会教育学生学会礼貌用语,如,“谢谢!”“可以吗?”例如,教师有时会在教学过程中,忘记带教学所需要的工具了,而学生有。此时,教师可有礼貌地向学生借:“能借你的文具用一用吗?”教师使用完之后,还应该说声“谢谢!”这样,使德育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得到升华。可见,教师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教育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新课程标准》已经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我校在各学科的教育中引入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培养成具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人才,培养成具有爱国主义、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冬雪.探索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与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8).
  [2]张海霞.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9(12).
  [3]郑婷.抓住契机浸透数学德育[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3(12).
  [4]陈卫红.浅谈基于课程思政教育大背景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科技风,2019(29).
  [5]王洁.刍议小学低年级语言朗读教学[J].文化研究,2014(10).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近日,参加2021年广东省教育装备工作会议的省教育装备中心主任林锡江,副主任张宏伟、刘卓、郑尧奎,三级调研员詹奇、王颖以及省教育装备中心各部室负责人,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分管领导、教育装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共60余人,在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黄学礼、中山市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孙仲廉陪同下,分两批莅临新圩小学参观指导。  三乡镇党委郑伟强、教体文旅局郑淑芳局长和吴伟恩副局长、新圩小学肖志红校长、全体行政及
2021年,广州首次把初中历史纳入中考统一考试,“摸着石头过河”的复习备考使我们在备考时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轮复习该怎么上,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备考?  依据《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初三历史复习要达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历史现象、历史概念,了解人类文明的成果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认知性历史知识,包括结论、因果
2019年10月24日,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广东省珠海市第十中学举行,大赛内容为现场上课。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比赛,课题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底数幂的乘法》。本文结合自己的备课经历,就如何培养以学生为主体谈自己的体会与反思。  一、内容解析  在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但是用字母表示幂以及幂的运算还是首次遇到。幂的运算抽象程度较高,不易
【摘要】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存在的典型问题有:一、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多,家庭中缺乏德育,行为习惯亟需改正,价值观有偏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二、部分农村教师的教学重考试知识而轻文化,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浅层化和标签化,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缺乏,忽视本土文化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结合以上问题,本文总结日常教学经验,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在教学中联系农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是学生初步系统化学习英语的阶段,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听力是中小学英语学习活动的第一步,是学生获得英语语言输入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关键途径。本文将从听力训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初探。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力训练;英语教学;有效课堂  近几年,清远市清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发展在区教研室教研员白淑文老师的引领下,各
【摘要】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物理教育中应用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技术的发展之路。结合VR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现实情况,分析了VR技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育的可行性。在分别研究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线上教学三种不同的方式,采用虚拟技术实现物理教育教学智能化的同时,分别分析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和优缺点,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中学物理教育;VR 
【摘要】解决问题不仅是学习数学的一个目标,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主要方式。郑毓信在《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中,阐述了问题解决在数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数学教学的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确定其在数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有效策略  美国在《中小学数学标准与评价标准》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给予了强调,引发了美国小学
《小房子变大房子》属于聪明豆绘本系列之一。这是一套被称为“当代图画书的经典”的读本。故事主要讲了一位老太太,总觉得自己的家太小。而一个聪明的老先生,他让老太太把动物们一个个牵进屋,让他们在里面飞呀,叫啊,追呀,跳啊,济济一堂。等老太太受不了的时候,让她把动物们全放了。于是,还是原来的房子,可是老太太却觉得房子大了。房子面积没有变,可是感觉变了。所以,什么是房子的大小?什么是金钱的多少?什么是学习成
本报综合报道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情况,为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防疫情输入校园,严防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全省中小学校3月2日起开展线上教育。省教育厅出台《广东省中小学校线上教育工作指引》,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按照“五育”并举、家校协同、因地制宜、线上与线下结合、统筹与个性兼顾的原则,有序组织开展线上教育。  一、科学组织线上教育  按照省级托底、区域统筹、学校实施的模式组织线上教育。原则上高
【摘要】随着物聯网快速发展,智慧校园的建设对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简述智慧校园的内涵特征与关键技术,分析了智慧校园的发展取得的实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创建省信息化中心学校的建设案例,提出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理念借鉴,融合创新、研训结合促进提升的发展策略,为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能感知;物联网;云计算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