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笔者听了好几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当课堂进行到“练一练”时,学生的正确率都不高。
练一练
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错误原型:25×2+1=51(张)答:小军原来有51张画片。
正确解答:(25+1)×2=52(张)答:小军原来有52张画片。
错误原因分析:“自己还剩25张”错误地理解为“就是拿出画片的一半”。
【思考】学生解题的错误原因多种,教师唯有换位思考,站在学生思维的角度去分析,才能剖析错误的症结,做到以学生的思路来确定教学思路。案例中的错误,笔者从观察学生的解答过程以及询问学生的解题思路中发现:学生基本上只看题目的表面,未深入思考就列式为25×2+1。一方面,这种仓促的思考方式以及想当然的审题习惯,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发展是不利的。教师应及时让学生暴露思考过程,找出原因,并给予纠正,从中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也看出了学生应用策略的意识淡薄,解题错误的学生没有应用例题所学到的策略思路进行解答,导致了错误。之前,例1和例2的教学借助了画图、列表与摘录条件的策略来学习倒推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解题错误的学生就没有运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小学生思维的一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因此,在解答上面的“练一练”时,教师让学生说出对“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这句话的理解后,放手让学生练习,发现学生错误较多,又再通过呈现摘录条件和画图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培养是不够的。其实可以这样教学: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审题后,说一说对“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这句话的理解;再要求与指导学生用摘录条件、画图等方法把题意表示出来;最后列式解答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作者单位:福建省寿宁县大同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练一练
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错误原型:25×2+1=51(张)答:小军原来有51张画片。
正确解答:(25+1)×2=52(张)答:小军原来有52张画片。
错误原因分析:“自己还剩25张”错误地理解为“就是拿出画片的一半”。
【思考】学生解题的错误原因多种,教师唯有换位思考,站在学生思维的角度去分析,才能剖析错误的症结,做到以学生的思路来确定教学思路。案例中的错误,笔者从观察学生的解答过程以及询问学生的解题思路中发现:学生基本上只看题目的表面,未深入思考就列式为25×2+1。一方面,这种仓促的思考方式以及想当然的审题习惯,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发展是不利的。教师应及时让学生暴露思考过程,找出原因,并给予纠正,从中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也看出了学生应用策略的意识淡薄,解题错误的学生没有应用例题所学到的策略思路进行解答,导致了错误。之前,例1和例2的教学借助了画图、列表与摘录条件的策略来学习倒推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解题错误的学生就没有运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小学生思维的一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因此,在解答上面的“练一练”时,教师让学生说出对“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这句话的理解后,放手让学生练习,发现学生错误较多,又再通过呈现摘录条件和画图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培养是不够的。其实可以这样教学: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审题后,说一说对“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这句话的理解;再要求与指导学生用摘录条件、画图等方法把题意表示出来;最后列式解答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作者单位:福建省寿宁县大同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