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的荐书单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yx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员读书热,近年来成为舆论颇为关注的话题。江苏省委召开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省委书记罗志军向现场的官员推荐了3本书。罗志军的荐书单是一个有趣的组合,《精神的力量》回顾了过去,《中国震撼》解释了现在,《创业的国度》则预示着未来。
  2011年8月19日,江苏省委召开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省委书记罗志军发表讲话。在会议结束时,罗志军做了25分钟的脱稿讲话,向现场的官员推荐了3本书:《精神的力量》、《中国震撼》和《创业的国度》。
  《精神的力量》是人民日报理论版的“寻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系列文章汇编而成的书,其中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
  《中国震撼》的作者张维为曾担任邓小平的英文翻译。他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涵义,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
  《创业的国度》被称为“回答了一个价值数亿美元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让以色列——一个仅有710万人口、笼罩着战争阴影、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产生了如此多的新兴公司,甚至比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英国等大国都多?
  这是一份颇为有趣的书单,罗志军花了25分钟来解释他为什么会推荐这3本书。
  之所以推荐《精神的力量》,罗志军说,是源于他与《他改变中国——江泽民传》作者库恩,以及以色列外交部一位学习过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的司长的交流。他们从自己的角度解读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功,以及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前景的乐观。这让罗志军心生感触:“我们学习总书记‘七一’讲话,要深刻理解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提起《中国震撼》,罗志军说:“我一口气从头看到尾,它从正面角度介绍了中国为什么崛起,靠什么崛起,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崛起。我们常常讲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要增强忧患意识,不能被别人捧杀,不能对自己估计过高。但我们首先要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信心有勇气有胆略。我们固然还是要保持谦虚谨慎,但中国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创业的国度》,罗志军说:“过去我们学习新加坡,注重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来吸引世界各地企业前来投资。而以色列是以创新创业为主的,它主要不是引进国外的企业,全都是以色列犹太人自己创业,技术水平绝对是处于世界前沿。现在我们仍然要学习新加坡的经验,但更不能放过学习以色列,特别要在全省大力弘扬以创新创业创优为核心的新时期江苏精神。”
  罗志军此番讲话后来被媒体广泛报道并引发社会热议。
  书单的意味
  罗志军的荐书单是一个有趣的组合,《精神的力量》回顾了过去,《中国震撼》解释了现在,《创业的国度》则预示着未来。
  这个精炼的书单组合几乎代表了当下官方荐书的几个方向,不但反映了当下的问题,又提供了药方:对于信仰的缺失,《精神的力量》给出了历史的答案;对于迅速崛起的大国的世界定位,《中国震撼》提供了解释;对于转型发展之路,《创业的国度》提供了借鉴。
  事实上,官方虽未明确提出这三个问题,但从选书的取向不难探寻其初衷。
  对于未来的探寻,各地大力推荐财经类书籍,可见主政者们的良苦用心。而且,这已经成为各地荐书的主要内容。
  对于历史的追溯,习近平曾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给出了解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深对我们党光辉历史的认识,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震撼》一书。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如何认知当下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和影响成为中外关注的话题。过去,虽有《中国不高兴》等尝试做此阐述的书,但是,宫方并未将这些常有民族主义情绪的书籍纳入主流话语体系。
  中央第三批荐书目录中的《复兴之路》,尝试对此话题进行论述。要从自身出发,也要将外部世界的元素纳入。《中国震撼》虽然尚未进入中央荐书目录,但已经成为多个地方政府荐书必备。而其在过去一年的风头,除了党史著作外,几难有匹敌。
  《求是》杂志社总编辑张晓林2011@4月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震撼”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阐述此书的意义。
  在他看来,这本书解答了中国在短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奇迹股的变化,其魔力所在、奥秘所在这个“时代之谜”。“对于这个答案或许会有不同看法和评说,但在思想界、学术界乃至社会生活中所引起的冲击和热议则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在对中国的发展持有种种顽固偏见和肤浅短视的议论那里,也不失为一个‘震撼’。”
  这本书将“中国震撼”总结为“和平发展崛起的震撼”、“发展模式崛起的震撼”和“政治价值观念崛起的震撼”。
  官员读书少?
  过去这些年,官方对于推进官员读书可谓不遗余力。
  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前,中央对于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性早有论述。早在2001年5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高峰会议”上,时任中其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就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此后,曾庆红指出要“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创建学习型政党”。
  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
  尽管学习型政党建设和官方荐书正成为官员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官员的读书习惯仍然有待培养。
  为了解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状况,2011年5月,国家行政学院和《光明日报》组成联合调研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读书数量上看,一年读20本书以上的占12.1%,读6~10本书的占33.6%,读1~5本书的占521%,也有个别的(22%)被调查者“基本不读书”。
  从读书时间上看,每周读书学习10小时以上的占16 8%,7~10小时的占22 3%,4~7小时的占41.7%,0~4小时的占19.2%,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每周读书时间在4小时以上。
  在被调查的领导干部中,阅读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占41%,阅读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的占40.4%,阅读过《国情备忘录》的占27.1%。
  调查显示,工作和应酬繁重成为读书时间被挤占的主要原因。但也有12.7%的人认为,“书本理论脱离实际,滞后于实践”,认为“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的有165%,“学而不思,学用脱节,不愿读书”的有13.1%。
  这种状况需要改变,否则按此数据,仅中央推荐的四批书目,多数干部要读完还颇需时日。
  (摘自《嘹望东方周刊》2012年第5期)
其他文献
社会企业家精神日益成为全球各国政府、政策制定者和从业人员讨论的热点话题。社会创业涉及创建社会企业,它运用商业和面向市场的模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创业通过创新理念、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变革。虽然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在努力满足社会和经济需求,但全球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在此背景下,社会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对欠发达经济体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研究表明,社会企业关心的是纠正人们察觉到的政府和市场失灵问题,因此,他们的核心目标是为社会找到可能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实现自身可
卡地亚把自己的形象片推上了央视财经频道,主角是一只真实的猎豹,据说是卡地亚自己养的。自上世纪30年代起,卡地亚就开始推出以猎豹为元素的珠宝和手表。  动物往往更容易打动人心,在这支3分半钟的形象短片里,猎豹的足迹跨过了整个欧亚大陆,从巴黎奔到了印度土王宫殿。法国导演Bruno Aveillan为拍这个以动物为主角的3分钟短片,一共花费两年时间,如今的效果是,这个短片每一个镜头都是大片式的。  Br
期刊
2011年9月,Gerard O’Connor和他的合作者Marc Wasiak来到中国平遥,在第11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上展出了自己的20多幅作品。展览的名字是“再造历史”。  这些充满视觉冲击力和召唤性的作品以巨大的画幅挂在一个并不宽敞的空间里,让观者在感受到它们所展示的强烈讽刺意味的同时,忍不住想要走近并细细观摩其中的每一个元素,以及它们所隐含的特殊意味。他以油画的风格非常直接地展示了那些在文本
期刊
最近有一件很有影响的案子,就是吴英案。吴英向11位亲友集资7亿资金,被判处死刑,这样的事情在西方市场经济中会发生吗?现在肯定不会,但是过去也会。例如17世纪,法国路易十四时代,一次性就杀了16000多个企业家,他们唯一的罪状是:进口了棉纺织品,制造了棉纺织品,而这违反了当时财政部长Colbert,的产业政策。  由此看来,我们现在离市场经济还有多远?我想至少还有三百年,或者至少还有两百年。因为我们
期刊
2月1日,法国巴黎,法国社会党热门总统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意外遭到向粉“袭击”。当时,奥朗德正在巴黎展览馆礼堂签署一项与皮埃尔神父基金会的合作协议,一名妇女突然冲上台,将手提袋中的向粉撒向他。奥朗德任由该名妇女撒面粉,直争她被保安制服。奥朗德称这是“职业风险”。
期刊
有一次,我去一个幼儿园,看到里面的孩子们正在听老师讲故事,他们鸦雀无声,目光清澈、纯净,本能的求知欲让他们把头抬起来仰望老师,进入了一种全神贯注的学习境界。我深深地被这幅画面打动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进入社会的人就像幼儿园孩子们听故事—样,对社会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充满好奇,想知道事情背后的神秘元素。最近,我被甚嚣尘上的“吴英案”又—次打动了。除了故事结尾的悬念尚存外,“吴英案”具有一切引人入胜故
期刊
药家鑫案后,剧情仍未完结。2月8日,张显及张妙家人前往药家鑫父亲家索要20万元赠款,因言语不合,与药庆卫代理人马延明发生肢体冲突。马延明认为张显“寻衅滋事”。药庆卫告诉记者,如果张平选家实在困难,他愿意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但前提是张家要就此前在媒体上撒的谎进行澄清。(《新京报》2月9日)  这几天,舆论拿起锋利的刀子,从情与法的视角,解剖起张显及张妙家人索赠的“丑恶嘴脸”。有奚落张妙家人“确实难缠”
期刊
从D&G风波、港铁进食事件,到农历年前北大孔庆东的言论,一场场内地和香港网民之间的“口水仗”在这个寒冷的正月火热地打了起来。最令人震动的是,香港网民自发等款在报章上刊登的反对“双非”(“双非”即来港生孩儿的父母任何一方都不是香港人)孕妇赴港产子的广告。  口水仗如此升级,令不少人担扰会否激化地域矛盾或族群矛盾。但很多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如果社会这个躯体要发烧,那么不妨就让它排一排毒,刻意去掩盖它,可
期刊
1981年出生于浙江东阳农村家庭的吴英,2003年8月用2万元开办美容院起家,2005年3月开办东阳吴宁喜来登俱乐部,同年4月开办理发休闲屋,同年10月开办东阳韩品服饰店;2006年4月成立东阳市本色商贸有限公司,后注资人民币5000万元成立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包括洗衣业、连锁酒店等在内的七家企业,崛起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此时的吴英,已经成为媒体关注对象,地方一家媒体对这位“亿万富姐”神乎
期刊
47岁的共产党员、复员军人、下岗职工张贵成半年多来心里别提多憋气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半辈子从不招灾惹祸,到头来却让人在大庭广众面前狠打了三拳,牙掉了不说,还被“拘”起蹲了几天班房。他越想越窝火——“说什么我也得告他!”  飞来横祸  1998年10月14日,辽宁省开原市下着小雨,上午9点多,张贵成蹬着“倒骑驴”(一种车厢在前的人力三轮车)运送一个孕妇和一个小孩,当他由南向北通过一个十字路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