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要用好课本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仔细分析历年来的高考文言文试题,我们发现,虽然命题者常从课外选择材料,然而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却在课内,一些题目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可见,学好课本,巩固文言基础知识,是文言文阅读获取高分的突破口。因此,高考文言文复习,应从重视课本开始。
  一、文言文复习为什么要重视课本,用好课本?
  由于高考文言文材料都不选自课内,导致不少老师、学生走入一个误区,即忽视对课内文言文的复习。本人认为,这实不可取。其实,虽然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不考课内的文章,但所有的考点都与课内文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每年的文言文试题都和中学阶段学习的文言文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选的文段我们没有见过,但考查的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课本成为各级各类考试命题参考或取用的重要素材。同时,课本中的文言名篇因为文言知识点丰富,可供命题者采集的信息点十分密集。关注高考,必须关注课本。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复习。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古代作品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是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文质兼美。古诗文的教学,要注重积累、诵读、感悟和熏陶。高考文言文复习要重视课本,用好课本,在课本上多下功夫。理由如下:
  1.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式得益于“课内”。从宏观层面上看,课本由教材编写专家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精心编写而成,它预设了教学目标,落实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凭借与依托。从微观层面上看,课本具体安排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乃至做高考题所需各种能力的相关内容,以供学习与练习,以便训练并形成能力,如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词类活用、字词通假、古今异义、文言句式、文言翻译等,答题能力可以从课文的学习中获得。
  2.文言文复习要重视积累。复习阶段,不要丢开课本,相反,应该充分利用早读课等,组织学生系统复习高中课本,扎实训练学生的读、背、译、写能力,提醒学生认真阅读知识短文,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框架,形成系统。掌握知识和形成素养无非靠两个途径:平时积累,专项训练。重视对课本的学习就是重视平时的积累,依托资料复习就是进行专项训练,因而要重视对课本的学习。
  3.课本为文言文复习提供方便。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学习文言文会碰到许多字词读音、字词意义、语法修辞、文言句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障碍,一句话,会碰到许多理解上的拦路虎。而课本一般会对各种“障碍”加以注释,以便学习者赶走“拦路虎”,自行学习与理解。
  二、怎样用好课本进行文言文的复习呢?
  1.认真利用注释和翻译,积累文言实词
  对文言实词的学习重在积累,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是文言文学习之“本”。新教材中文言课文后附有不少总结、积累性的练习,其中“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这类练习,多数从文言实词的角度来考查我们对实词的意义、用法及一词多义现象等的掌握情况。我们可以此为基础,举一反三,联想其他课文中出现的例句,及时进行辨析和比较鉴别,从而掌握规律,归纳出它们的意义,系统掌握一词多义的文言实词。
  2.结合课文虚词实例,归纳整理常见虚词的用法
  同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使用的频率却很高。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指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体理解并能加以解释,而不是要求我们凭空地去历数某个虚词具有哪些用法。因此,复习时我们应该注意利用课文中虚词使用的实例,逐个整理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便在高考中灵活运用。
  3.串联课文实例,总结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的规律
  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四种;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这些内容虽然不直接考查,但是在阅读高考文言材料、翻译句子时都可能碰到。
  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仅仅识记空洞的语法规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必须将其与对典型例句的理解结合起来,把语法规则带进例句中去阐释,从对典型例句的剖析中总结出规律,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4.重译课文重要文段,养成独立通译全文的习惯
  如今,高考命题者都将文言翻译设置为主观题,由考生直接翻译,这增加了答题难度,有利于增加考试的区分度。在复习时,要重温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做到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译文明白通畅,有文采。还应注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关键是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词义古今是一一对应的,语序是古今一致的,无须多说,直译就是了;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就需要运用各方面的现代汉语知识进行意译了。切记不要臆测大意,误将大意当译文。
  5.深入研读史传性课文,积累文史知识
  有了对基础的字、词、句知识的积累后,我们还要重视对必要的文史知识的积累。综观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材料,选文的文体多定位为人物传记,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间或有作者的点评、议论。因此,在复习时我们要重视对史传性课文的研读,从中积累一些作家作品、史书体例、文化知识、历史典故等方面的知识,以备高考时能作有效的参考。
其他文献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如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服饰等细微处)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片段、场面气氛等进行具体、细腻、生动、逼真的描写。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一方面有助于烘托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主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中的细节描写,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极为明显。尤其是在城乡学校之间,由于学校资源的分布不均,学校校本课程的教学严重失衡。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条件越
舞蹈是一门平等使用空间、时间和动力的艺术.《舞蹈概论》是现代舞蹈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本文以《舞蹈概论》的作者约翰马丁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其在舞蹈美学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给学生一个研究的对象,让学生深入地了解这件事物的时候能自主的学习大量相关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给予学生一个学习目标,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特色自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次激烈争论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那是学生在阅读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4页“阅读与思考”栏目中的《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下称“文章”)一文后,对“容器中的1升水是倒不完的”这一结论表示怀疑,学生们展开了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如果真的倒不完,那我们岂不是不缼水了?”“怎么可能,只要坚持到底,最后肯定会倒完的,难道这个容器是聚宝盆?”“愚公连一座山都可以移走,我们却倒不完1升水,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呢?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数学题的解题思路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与方法,让学生在训练中形成解题的技能技巧。  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笔者把应用性数学问题的教学思路的教法与学法概括
1 前言rn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001年7月颁发了(实验稿),9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学生成绩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直接的联系。美国学者史蒂文斯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提问和回答的循环,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高中英语教师要研究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重视在学生基础教育结束的时候就能够对所读的文章进行转述或者摘要,要学生能够根据用文字或者图标所提供的信息写出短文或者报告,并能够根据文章的大意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来叙述事情或者表达观点和态度,并且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文体更加规范,语句更加通顺。  这样的新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学生能从简要的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开放性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在教学层面上,通过运用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引导者让学生发现学习语文知识的规律,并充分掌握学习方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