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素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j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新课改追求的核心性目标之一。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改进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至为关键。本文阐述了改进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观察与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渠道。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改革,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运用实验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加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动机的起点,是推动学习的内驱动力。实验教学应十分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
  1.用实验诱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物理的起始课也是如此。如初二物理的起始课,教师可不受课本内容的局限,精心组合,设计表演一些既简单又新奇,且又是今后逐步要学习的一些实验。当学生看到原以为只能互相吸引的磁铁居然会互相排斥、从保温瓶中倒出来的水居然不加热也会沸腾、100W的灯泡居然没有60W的灯泡亮、电动机居然能发电等现象后,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再冠以“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学生强烈的渴求则会一览无余。如教师再告之生活中很多千奇百怪、变幻无穷的自然现象都是物理学要研究的内容,学生可能会深深地喜欢上物理这门学科。
  2.用实验巩固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无意注意起主导作用,且兴趣不稳定、不持久。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避免虎头蛇尾现象,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利用实验手段来刺激学生,使其对物理学科保持长期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材的引导下,充分钻研教材,广泛收集各种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创新每一个演示、分组实验,且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或让部分学生参与表演。
  二、运用实验启迪,培养学生的能力
  历届中学生国际物理、化学竞赛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偏低。究其原因,除了我们的教学实验仪器配备落后外,更主要的是我们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在复旦大学演讲时曾激昂地说:“我国历来讲究做‘学问’,可为什么现在的学校却只是在做‘学答’呢?”李教授的问题启示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无论是在组织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时,都应充分运用实验的直观性,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是盲目的、好奇的,甚至是觉得好玩看热闹的,所以,我们在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时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观察。例如,在操作灯泡的串联、并联实验时,可能会有很多学生只注意哪盏灯泡亮些,哪盏灯泡暗些,而忽视了对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观察。所以,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观察开关的位置,分析其作用,进而提出为什么相同的小灯泡串联暗些,而并联亮些呢?从而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能力,掌握一些实验的技能与技巧,无论是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操作时,不要因为某些学生动作慢或不会做而气恼,应放弃急于求成的急功近利想法,只有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才能为后面的学习扫清障碍,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很多实验现象,如果不认真的分析,则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甚至失去重要的科学发现。例如,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测氮气的密度时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与从实验室中获取的氮其密度有细微差别。他没有放弃分析研究,执着地研究下去,终于发现了另种气体——氦。在实验教学中,对于观察到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比如,在测固体的密度时,需要测固体的质量与体积,那么应先测固体的质量还是先测体积,都要引导学生分析,讲出原因。只在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我国著名学者杨振宁教授从国外讲学归来时曾说:“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学生的胆子小,老师没讲的不敢想,老师没做的不敢做。”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中都安排了“讨论课”,中国学生绝不比外国学生笨,要打开学生智慧之大门,钥匙实际上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实验诱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去更新。我们要学会理解与宽容,绝对不可抹杀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虽然任务是艰巨的,但我们务必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三、结合实验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各个学科的共同任务。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是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物理的学科特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把学生真正铸造成“四有”新人。
  纵观初中物理教材的全部内容,尤其是实验教学内容,它贯穿了许多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家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内容,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细心体会,就会发现,每一节物理课都会是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如果教师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会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思想品质也受到良好的熏陶。
  总之,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努力探索。
其他文献
初中科学课后作业中存在着因为应试而过于强调巩固功能、未重视学生的长效学习能力的培养等问题.通过优化科学课后作业设计,在于改变科学课后设计的传统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
有许多年轻的英语老师刚开始工作都委以重任,一边教学一边还要带班主任。一方面要顾及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班级的管理,有时就会分不清主次,顾此失彼。如果把自己的英语课上好就会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是一举两得之事。以下是笔者一些粗浅的看法。  英语课与其他科目相比有他自己的风格。英语课上可以设计对话师生交流比较多,英语课的内容较丰富比如购物,做水果沙拉等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英语课注重交流合作,情
以R-(+)-长叶薄荷酮为起始原料,经1,4-加成、还原、溴代、水解等4步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总产率77%。其结构用1HNMR、13CNMR和IR进行了表征。 The title compound was synt
音乐教学应依据新课程理念,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使学生有兴趣去学。教师则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使用多元教学方法,与不同学科相整合,提高音乐课程的质量。
给中职学生上好政治起始课是许多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做法:师生互动,拉近距离;学会放弃,顺其自然;确定目标,实现向往;树立自信,收
只有好的身体,才能进行好的学习,才能为将来的学习,将来的工作打下好基础。教师对在校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是必要的,也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师应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鼓励学
用极端假设法求解物理问题,就是对问题中变化着的物理现象或过程,进行“夸大”推向极端,在取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判断,使物理现象、过程充分显露出来,从而顺利解
班主任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顶梁柱,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班主任的重要性还表现在班主任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知心人,是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带路人。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一情况,在班工级作中,我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  每个孩子从
课堂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技能都凝聚在这四十五分钟里,传授给学生.我们应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面向社会这个大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