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回家“画”作业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布置作业是每个老师每天的必修课。但是,一些重复机械的作业,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那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学生的今天,如何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乐学而又真正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呢?许多老师绞尽脑汁,已经在作业的创新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方面下功夫了。笔者尝试用“画”来为学生的作业晚餐添加美味的作料。
  一、画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我们知道,小孩子都非常喜欢绘画,那鲜艳的色彩,那简明的线条,那纯真的构想,最能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绘画还能让平时调皮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对于一幅图画,孩子们会专心致志地去构思、去设计、去想象、去描画。因此,笔者时常客串成美术老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布置一些画的作业,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他们会深入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画出他们满意的作品。对作画的兴趣,进一步带动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让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流淌、浣女喧闹、渔夫下船等动态和静态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笔者趁热打铁,布置孩子们回家“画”作业,他们兴致盎然。第二天交来的作业,孩子们完成得特别棒,一幅幅画作虽然略显稚嫩,但是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称赞,会让孩子们乐此不疲。
  二、画出学生的“读”与“悟”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已是语文老师形成的共识,但检查预习效果,却发现不少学生走过场,究其原因,是孩子们对学习的厌烦。有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画”的作业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效果是不错的。如,让五年级学生预习《四季之美》时,笔者让学生先借助拼音熟读课文,然后再让学生把读到的内容画出来,怎样理解就怎样画。学生的作品五花八门,色彩鲜艳。在讲读课文时,笔者展示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自己来讲解内容,课文的理解就完成了。如果没有预习时多次的读,孩子们绝不会有精彩的悟。在读——悟——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把阅读与理解融合到了一起,不仅发展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如,在教学中年级课本中的《咏柳》后,笔者改变了单纯背诵和译文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理解的诗的意思画几幅图,用图意来表达诗意,怎样理解就怎样画。大部分学生的作品是这样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画一幅远景柳树图,涂上翠绿的颜色;萬条垂下绿丝绦——图象拉近,用无数的绿线条代表垂下的柳条儿;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几枝飘逸的柳条儿上是细细的翠绿的叶子,二三只燕子张开剪刀似的翅膀飞行其间。透过一张张生动的图画,仿佛看到孩子们时而在大声吟诵,时而在凝神静思,时而在挥笔作画……如果孩子们没有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是不可能有这一幅幅生动的作品的。这样的作业,孩子们喜欢。笔者把孩子们的杰作逐一展示在教室的“作业专栏”中,孩子们特别开心。
  实践证明,在老师视为“传统”的抄抄写写读读背背的作业中,适当布置画的作业,创新作业形式和内容,会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在素养导向的教学背景下,要实现对学生应用数学素养的培育必须立足于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教师应当以素养为导向进行教学。针对所任教生源情况,通过创设真实化、合理化的问题情境,把复杂情境进行分解教学,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从而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从而实现对学生应用数学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素养教学;情境数学化;干扰因素;应用数学;分解  自《普通高中数
【摘要】高一新生在入学之初面临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适应性焦虑的不良情况。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方法,从情绪、学习、人际与生活四个维度分析新生存在的问题与可能性因素,并提出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学法指导及心理辅导等建议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关鍵的过渡阶段。  【关键词】高一新生;心理适应; 阶段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阶段属于人生的青少年期,也是应对方式情绪化,好走极端,易发生心
【摘要】“双师课堂”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主讲与助教相互配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停课不停学”时期发挥了主要力量。线上教学在技术和资源上,有它独特的优势。复课后,整合优化这些优质教学资源,将它们运用到课堂中,可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弥补学校薄弱师资或教师自身在技术上的缺陷。在课堂实践中,通过导教、探练、测评这三个环节进行课堂流程优化,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的桥梁,让教师有效地完
【摘要】作业是整个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随着新课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断深入,传统作业形式和内容上的缺陷愈加突出,不仅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制约着新课改的发展步伐。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通过为学生设计趣味化作业,使其回归本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生本理念下小学
【摘要】文言文是中小学生最怕的阅读类型之一。小学作为教育之始,要找到治疗的办法,须从中教育之始的小学语文开始,从小古文开始。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分析小古文“难”的现状,然后以《两小儿辩日》为例,从“演、写、背”三个角度探讨化解小古文难度的方法,希望有助于小学小古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小古文;演、写、背  文言文作为中小学试卷中一个重要的阅读板块,一直以来是学生最棘手最害怕的阅读
【摘要】新课改以来,我国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并要求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深入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体教师如何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是目前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教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到参考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但在考试
【摘要】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学习是很多高一新生的“痛点”,因为该部分内容抽象,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能够把前后知识联系贯通,而开展自然地理實验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符合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实践力”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校园内利用校园资源开展自然地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力。  【关键词】高中自然地理;校园资源;地理实验;实践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科核心素养”部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五、六年级)中说到:“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所以,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上下册各有一个辩论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辩论是很新鲜却也困难的活动。这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具挑战性,正如《课标》所要求的“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是选择忽略、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逐渐深入,如今核心素养已经变成教育领域的一个核心词汇。现阶段新课标已经指出,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需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班主任管理班级期间,需强化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借助教育渗透以及有效引导对学生道德行为加以规范,这样才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旨在对核心素养之下小学时期德育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学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德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点组成部分。在德育工作开展中,班主任作为实施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教育,也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本文以笔者十几年的班主任教育经验为基础,从转变理念、尊重人格、用心交流、整合资源四个方面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开展人文教育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教育合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