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摇篮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inc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上自由飞翔呢?
  一、平等待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中挖究新知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双边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主动”发于学生“意愿”,而不是强迫,愿意是来自人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根据构建主义的观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促使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可以提出学生的思考。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成为“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高“裁定者”,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在教室这个舞台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独奏者”过度到“伴奏者”和“主持人”的角色。课上要努力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容、民主交往的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关注过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体验教学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条很重要的途径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会有体验、有发展、有创新。教学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应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的中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的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经历有关的活动,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上。也就是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倒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等,不但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教学中,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点表现自已的机会,多一点成功愉悦的体验。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感受成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怎样投入数学学习,甚至比学习何种数学知识更重要。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通过同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已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邮适当的评价。
  四、引导探究,让学生在不断发现“反思”中获取新知
  教师是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执行大纲和教材,也不只是原原本本的按照大纲和教材进行学习。教师要用自已对课程和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由于教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反思等。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索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和合理性,经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我们教师要设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沟通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学、善学、会学、勤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由飞翔。
其他文献
分层次教学是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同质组,进而实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同一课时对各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容易产生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而分层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教师不仅仅
素质教育的提高力在最短的有效时间内收到最好的效果,以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这不仅要求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求教师有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及教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这就不能忽视学生的百智力因素的挖掘。  学生获得知识,不仅靠智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  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坚强的意志,很难想象出他会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孩子,更不能说是明天国家的栋梁.所以,对学生进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进入我国的小学教育,表现出了独特的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我简单谈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
21世界是一个飞速发展、竞争激烈、优胜劣态的社会,其中最为关键的挑战是“适应”和“生存”,“适者生存,不适者死亡”。这是何等残酷无情!如果缺乏健康的人格,面对新的生存环境和压力,不会调整自已改变自已,将会被时代淘汰。现在在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出走、自杀,甚至杀自父母现象比皆是。这些社会现象时刻在警示着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法目的,塑造学生的健人格才应该是每一
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到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万字,在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这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下面我就自已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已的一些做法.   一.多种途径,激发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合作意识成为必然;一、以合作的方式开发课程资源;二、以合作的精神构建新语文课堂;三、以合作的态度进行语文评价;四、以合作精神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 创新精神 合作意识  语文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公民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俣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其实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现代素养的一种表现
学位
摘要:教育的本质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学会如何做人。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职中生其它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职中生    作为一名在职中工作多年的教师,让我深切的感觉到学生总体素质较差的现状,也为他们今后能不能在工作岗位中站稳脚跟而担忧。当今社会,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