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国家,需要创新型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当前时代的主旋律,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创新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主题,班主任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一、提高班主任素质 适应时代要求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与学生朝夕相处,他的言行举止无疑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他们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因此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做学生喜欢的班主任。班主任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注意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可就是这母亲式的管理方法,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他们认为限制自己的成长与发展,他们不喜欢这样的班主任教师。怎样做一个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呢?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全国模范教师的典型事迹,为班主任教师立标打样;另一方面注意发现身边的典型,在先进人物的思想感召下,使班主任教师看到自身差距,逐步改进工作方法,拉进师生间的距离。
  2.学会方法掌握技巧。要坚持每学期召开两个会议,一是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二是班主任工作方法研讨会,谋求最佳教育方法。
  3.在班级管理中锻炼三种能力。即组织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提高三种能力,把班主任工作做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主动发展的氛围。使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地组织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加强班集体建设,凝聚人心。
  二、更新教育观念,拓宽教育思路
  我们倡导班主任要正确地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观、人才观。在学生观上,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作为班主任应该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去发展他们的创造个性,重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从而极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人才观上,变知识型人才培养为“智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着重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做事、做人,班主任不再做学生的“管家”、“保姆”,要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锻炼,在生活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1.让学生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都由学生自己设计,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各种技能和创新意识。比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打破各班轮流升旗的办法,变成评选最佳升旗班的竞赛活动。同学们可以共同研究升旗仪式方案,集思广议、献计献策,让升旗仪式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创造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有利于创造的风气,不仅会促进求知欲滋长旺盛,激发探索异常解决办法的强烈兴趣,而且还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重视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比如每周的班会,引导学生自己主持,让他们留意观察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摆正师生关系,培养合格人才
  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还可以是学生的亲人,是学生的朋友,这就是我们谈到的要摆正的师生关系。无论是亲人、是朋友还是当人生的向导、引路人,都需要班主任有一颗慈爱之心,因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1、用爱心做好亲人。学生来自多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经济收入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态度、情感,特别是现在学生中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相对较多,班主任只有在细心的观察中才能发现问题,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
  2.用爱心做好朋友。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班主任要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双休日时间组织学生郊游,到游泳馆游泳,早晨锻炼时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和学生建立感情,增进了友谊。
  3.用爱心做好向导。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向导,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健康成长。如有一个学生是班干部,不仅学习好,而且各方面都很优秀,可竟接连两次偷拿教师钱款。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班主任不能疾风暴雨般的批评,也不能让其当众检讨,撤消干部职务等,而是要采取耐心引导,循循善诱的办法与他谈心,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班主任要向以前那样信任她,逐渐淡化这件事对她的不利影响,不使其产生心理负担。我想教师这样处理问题湖区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确实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只有创新教育方法才能符合学生特点和要求,只有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只有创新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极大地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明确指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处于最关键的时期更需要动员所有力量的投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课文上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下面,我就谈谈教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可以在课前创设情境,通过
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化,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的情绪……因此,教师的教学需要快乐,学生的学习更需要快乐。   快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的、不知不觉的学会教学内容,提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法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要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它们可能是妙语连珠的导语环节,幽默风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积极促成体验胜学习,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学校的档案是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及其他各项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和声像等多种形式、各类载体的原始记录,是全体师生员工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凭证,是学校的财富。但是,由于学校形成的历史原因和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全校的整体管理工作中始终处在弱势地位,可是,档案管理在任何一个单位的不可或缺性又决定了做好档案管理的必要性。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