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r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在具体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对提升学生成绩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现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简要分析英语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理论
  〓〓近年来,针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从事教育行业研究的学者或者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对该理论高度认可并勇于实践。美国学者斯莱文(Robert. Slavin)认为合作学习就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而以色列著名心理学家沙伦博士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借鉴西方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国内针对合作学习开展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就我个人看来,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分组形式,明确分工,确立共同的学习目标一起学习,从而实现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互动,最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在不断学习相关理论过程中,我开始尝试结合班级英语教学实践,将合作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具体教学中,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相关理论,结合广东版本的中学英语教材,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与学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着重于学生语言交流及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所教的两个班级中,我将每个班级分成四个小组,为了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我在教学进度上采取阶梯式的方法,并没有在两个不同班级同步进行该项教学实践。
  〓〓一是创建合作小组。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等安排座位,每个班级分成4个学习小组,分配好组员的工作和职位,每个成员担当一个角色确保合作学习积极性。在分工过程中,组织者负责开展小组成员的讨论,记录者负责收集和记录组员的意见以及讨论结果,检查者负责监督组员合作学习情况,报告者负责总结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实验过程中,做到每周互换角色一次,确保每位成员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二是制定具体要求。既要确保教师在教学实验过程中的认真检查、严格监督和管理,又要保证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此外,教师要建立平等的评价机制,充分肯定学生合作学习成果。
  〓〓三是有效实施教学。完成班级分组之后,围绕个人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开始在两个不同的班级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分为听说篇章和读写篇章,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也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尽管没有制定具体的考核量化指标,但依旧有两个班级前后进程作为参照,并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完善措施,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稳定有序推进。例如在开展听说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和音像材料,以生动的现场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尤其在说的环节上,主要选取学生自己身边环境和事情,由学生自己完成PPT的制作,在参与、合作中实现共赢。在读写课的教学过程中,依旧由不同小组自主选择读写内容,并做到四个不同小组相互交流合作,体现教材中“自主、探索、合作”的理念,通过发现问题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尤其是针对阅读中的疑问和知识,交给四个小组之间开展讨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在班级教室内开设专门栏目,将课堂教学实际效果进行全部展示,使学生能完全清晰的看到个人的进步与不足。
  〓〓五是总结教学经验。通过一个学期的小组合作学习,我对两个班级的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第一,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角度来考量,发现班级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同学们在英语学习方面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可以从班级之前不愿意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同学的变化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第二,从英语学习氛围的变化来考量。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班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明显好于之前一个学期,师生之间的感情明显好于前期,课堂学习氛围也比较融洽。第三,从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来考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自主获取英语文化以及相关知识的能力明显加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从文化以及交流方面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个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学习自觉性大幅度提升。二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三是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品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教育活动。  一、充分发挥幼儿园在品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 科学管理,合理安排  幼儿园教育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这是因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在家庭之外的第一次正式的教育。根据《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茂名地区幼儿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每个月都制定了幼儿品德教育培养计划,围绕着每个月的品德教育重
〓〓研究性阅读教学的优势在于提高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这些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它能使教学中固有的师生“传承”教学模式得以根本性的改造,让学生从接受性学习中解放出来,时刻保持较好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融入自我、张扬个性、读活作品、品出境界。   〓〓一、收集信息、慎密“编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收集、加
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缺的不是好的题目,缺的是学生思维锻炼的过程;缺的不是有潜质的学生,缺的是能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改变教育观念,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我认为应该以生为本,让学生从课堂中学会如何去思考,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1. 激发学生课堂上产生思维的需要  学生的思维活动来源于认识需要和求知欲望。没有认识需要和求知欲望,就不会引起思维。传统的课堂
文章从价值论的角度对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阐述,认为人本主义思想是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并把人看作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也就是以人性、人的利益和人的主体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本文通过对现行翻译教学模式(“实践”模式和“理论”模式)的反思,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式:“观念建构”模式。作者主张翻译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反对以大量的实践或系统的理论来支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译文接受理论为指导,运用计算机语言分析软件辅助分析,从语言、功能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上海科技馆简介》英译文及其可比文本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同类文本
〓〓拥有一颗爱心,用爱心感化和激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事是班主任工作的宗旨。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不断运用激励教育,才能让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一、善于捕捉激励教育契机  〓〓教育契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班主任要捕捉这一契机,就要深入学生之中,走进学生的心灵,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及学生出现的的问题。有的放矢的激励、引导。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施教育。例如初二的学生身心特
党的思想教育活动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有效方式。现阶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党的历次思想教育活动是一脉相承的。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转化后进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难度很大的问题。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除注意正面引导外,还应加强情感投入,因为“离开情感层面,教育就不可能铸造个人的精神”。自古以来,情感就是心灵沟通的媒介,古人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其师而信其道也”。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反之,在师生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