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需施教”共谋高效 关注生命同享“幸福”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yu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宁波市鄞州区作为国家第五个课改实验区,这两年正在大张旗鼓地推动“幸福课堂”课程改革。期间赞许目光有之,质疑之音亦有之。然未经历风雨,又怎知内中端倪。唯践行方知内中门道,也唯践行始悟利弊得失。文章通过对鄞州区幸福课堂因需施教、德育活动,以及去除冗余,引导把握课堂重要环节等三个方面的论述,讲解了作为此项活动的基层参与者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因需施教;高效;关注;幸福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31-02
  推动幸福课堂,意在它的幸福理念,不论学生,不论教师,也不论一般的社会大众,我们对幸福的期待都亘古未变。现今我们把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移植至课堂,向大众表达一种改变课堂生态的强烈愿景,这着实是时代的需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鄞州区幸福课堂模式的实质是《中国教师报》推广的高效课堂,我们主张把教师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成以学生为主导的“独学、小组活动、课堂展示”模式,这本身其实是对新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具体落实,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从一线教师的视角来看,笔者很赞同高效课堂的这种基本理念,但它更应该结合鄞州区教育的具体特点,拿出更能适合鄞州学子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出来,不仅打造幸福的课堂,更要打造幸福的政策,从而达到以政策幸福保障课堂幸福,又以课堂幸福来保障学生学习幸福的目的。
  尽管我们的幸福课堂尚有很多方面期待完善,但就模式本身来讲还是值得我们肯定和研究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高效的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我们的幸福课堂在初步设计上顺应了这个观点,这为教学的有效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我们的幸福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做的导学案,清楚地发现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这为全面了解学情、开展“应需施教”创造了条件。其次,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幸福课堂,把握好幸福课堂中学生独学、小组合作、课堂展示三个环节,这是取得幸福高效的关键。结合我们走过的“幸福”旅途,就课堂本身和小组建设言我们觉得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准确把握,现在把它们介绍大家,以供所有想要课改或正在参与课改的老师们借鉴。
  一、因需施教,正确判断课堂教学起点
  我们的幸福课堂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议论最多的问题是:在很多课堂上,学生们依据导学案的设计顺序,勿论题之难易,详细逐题讲解题目。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学习重点难点难以突出,展示内容不分难易,时间相对浪费,课堂效率不高,不仅优秀生吃不饱,并且基础差的学习障碍变得更多。对此很多高效课堂研究者都曾提出自己的观点,《河南教育》记者朱亚娟在《从“知识”到“生命”的回归——高效课堂的内涵剖析》一文中也提到:“如果学生对某部分知识的理解只能达到40%,那么教师的‘教’就得从41%的部分讲起,这样可以避免课堂上的重复啰唆,既节省时间,又能及时实施空白覆盖,不会出现‘断带’现象。”要提高效率,任何课堂都必须把握学情,幸福课堂也如此,必须按照学情教学,走“因需施教”之路,这应成为我们的共识,所以正确判断幸福课堂的教学起点这是我们搞课改的教师都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
  基于此认识,经老师们的反复研讨和尝试,大家提出:幸福课堂的展示内容应着眼于学生暴露出来的普遍性问题;对于学生在导学案中基本都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妨快速掠过;而对于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则主张教师适当讲解。这样做有时课堂会跟传统课堂相似,但好处是增加了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减少了展示的环节,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深度和教学效率。我们认为,幸福课堂的学习起点是学生自学并完成或部分完成导学案,幸福课堂的展示起点则是小组合作后学生暴露的普遍性问题。而对教师言,起到“解惑”作用的真正教学起点是学生展示出现学习“呆滞”的那一刻,这应该是“教”和“学”对接的关键点。因此,推行高效课堂教学的学校教师,我们不能把学生展示结束视为教学的结束,有时它恰恰是教学的一个起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求教师平时教学要注重两个“必须”,即必须认真检查学生的导学案,必须认真了解小组合作成果。这为我们老师全面了解学情、推动因需施教提供了保证。
  二、德育活动,推助小组快速形成合力
  我们的幸福课堂和高效课堂一样,小组协作活动是学习的基本模式,同学们可以在协作中相互督促,相互提醒,共同提高,所以小组建设也是幸福课堂课改行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的经验是把小组建设纳入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要利用德育教育来加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中。根据小组建设的要求,以往我们在每年的假期会组织一次新生军事夏令营活动。课改施行以后,我们把纯粹的军事夏令营活动改成了集军事夏令营与新生初中生活适应性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德育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新生进行队列训练、小组协作训练、小组凝聚力生成训练、小组建设考核细则解读说明、小组学习方式方法训练、学校纪律教育、中学生守则学习等一系列培训,为学生的正式开学做了系统的准备。通过这样事先的培训后,初一新生已经能初步适应初中幸福课堂的学习模式,已经能初步懂得小组的重要意义。在平时德育活动中,我们也基本上能做到围绕小组建设开展活动。如我们每学期一次组织学生外出到德育基地进行体能拓展训练活动中,这些活动我们都能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协作竞赛,最后评出最佳协作团队若干组。在每年一次的校运动会上,我们也开始设立小组比赛项目,如各班选小组参加接力跑比赛、小组跳绳比赛、小组蛙跳比赛、小组头球比赛等。
  与平时在课堂学习过程的小组建设相比,德育活动中学生的团队意识相对强劲,唤醒学生协作愿望更为方便,所以它能更加有效推进小组合力的形成,是十分值得提倡的一条小组建设途径。
  三、去除冗余,引导把握课堂重要环节
  在幸福课堂上,我们有时会感觉到学生上上下下很是热闹,展示过程环节显得复杂而紊乱,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散了学生学的注意力,降低了学习效果。所以有时我们也有必要做点减法,以舍求得,把握整体,去除冗余。
  首先,我们要明白现代课堂上,什么东西不可少?一是学生适量的探究活动、展示活动不可少。二是学生个体的自学和小组组员间的相互借力不可少,小組组员间不会相互合作借力,就会出现课堂上好学生学得很好,学困生却无法跟上的学习不合拍现象。三是教师了解学情不可少。教师不了解学情,教学活动就会显得盲目无着落,学校教学就不会接地气。可以说任何形式的课堂都需要老师细致地去了解学情,否则课堂教学都无法实现高效目的。
  其次,课堂需要节能降耗。课堂上学生的情感动力、学习基础是能量,而不当组织形式、不顾时机的中断打扰、过多的繁文缛节等都能降低学习的效果,增加学习能耗。所以课堂要有合理的竞争机制来确保学生能投入地进行自学和小组对学群学,要确保教师了解学情做到全面到位,要确保学生的每一次展示都不是可有可无,都是重要而有质量的。我们以为只要学生能在教师的有效评价下自觉地热情地投入地参与自学和小组合作,教师能在学校有效监管下自觉做到根据学情,正确选择展示内容,去除冗余,把握住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和教学的整体性,那么幸福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能出来。
  无论是全国名校共同体的高效课堂,还是我们鄞州的幸福课堂,这都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有益尝试。在这条课改路上,尽管我们遇到的困难层出不穷,但我们始终会抱定对党的教育负责的坚定信念,不断探索不断前行。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能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那么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对此我们参与课改的所有同仁都应该充满信心。
其他文献
摘要:直观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特点鲜明、作用显著。将其应用于高职学前教育專业《学前卫生学》课程的教学中,效果良好。  关键词:直观教学;学前卫生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95-02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理论课,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是后期学习学前教
摘要:乙烯的加成反应教学过程精彩纷呈,但由于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活动,适时调控,灵活运用各种措施,引导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提高效率;教师;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33-03  余文森教授在新思考教育论坛曾经
摘要:继续教育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使之能跟上现代教育的要求而进行的。但是,谈起继续教育,本文探究了存在问题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继续教育 教学 反思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的提高直接和教育相联系,教育的提高又和教育者紧密相连,继续教育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使之能跟上现代教育的要求而进行的。但是,谈起继续教育,时下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
摘要:《应用化工生产技术》是一门综合型职业技能课程,是学生取得化工职业证书和选择就业岗位的关键课程,在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与岗位素质养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理论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如何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展开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应用化工生产技术;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252-02
摘要: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职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语文教学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是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共同探讨的话题。本文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创新意识的提升,考核方式的改革几方面就教学做一体化进行了粗浅的探讨,目的是更好
摘要: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其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我们开设了语文阅读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指导他们的阅读内容及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开设阅读课一年以来,学生的阅读水平明显提高。  关键词:阅读课;兴趣;内容;方式;习惯    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由于语法规则繁多、解决问题方法独特,学生不易接受,厌学情绪较为普遍。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问题的提出、问题解决和问题拓展等渠道,探讨了激发学习积极性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建构主义;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9
摘要:伴随着“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双语教学”等这些新词汇的出现,特殊教育也在发展和变革中不断进步。但和普通教育相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将以二十多年的聋校语文教学实践为出发点,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特殊教育;多元化教学;残疾学生;职业教育;融入大自然    伴随着“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填鸭式教学”“互动学习”“双语教学”等这些新词汇的出现,特殊教育也在发展和变革中不断进步。这些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开设为地方工程建设领域管理及技术人才提供了新鲜血液,有效的提升了土木工程人才的水平。但是,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管理模式及工程类专业办学经验的不足,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好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为切入点,以毕节学院为例,探讨了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目的在于以工程为主线,形成良好的适应于社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行情感教育,要演示情境,激发情感;声情并茂,拨动情弦;感受情境,抒发情怀。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演示;感受;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24-02  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