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血压患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血压最容易发生波动或突然升高,甚至会诱发中风等危急重症。所以,高血压患者要特别警惕以下危险时刻。 气温突变时高血压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他们对环境温度剧烈变化的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当温度骤降或突然升高超过33℃时,血压极易发生波动。比如突然遇到寒冷刺激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缩明显增强,易使血压突然上升。每当寒流过境之时,便是中风多发之日。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冬春季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患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血压最容易发生波动或突然升高,甚至会诱发中风等危急重症。所以,高血压患者要特别警惕以下危险时刻。
气温突变时高血压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他们对环境温度剧烈变化的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当温度骤降或突然升高超过33℃时,血压极易发生波动。比如突然遇到寒冷刺激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缩明显增强,易使血压突然上升。每当寒流过境之时,便是中风多发之日。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冬春季节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炎炎盛夏则应重视防暑降温,避免诱发中风。
情绪波动时人在情绪急剧波动,特别是生气动怒、恐惧、悲伤或大喜时,可使心率加快,血压骤升,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胸怀豁达,避免情绪波动。对遇到的种种不快和矛盾,要善于宣泄纾解。同时宜少看惊险刺激、情节紧张的影视节目,下棋和麻将桌上也要有所节制,注意“戒怒”,避免“乐极生悲”。
清晨起床时人刚从睡梦中醒来,机体的生理活动尚未恢复正常,血压、体温偏低,特别是经过夜间的水分消耗和排泄,血液浓缩,黏稠性增强,血流缓慢,极易导致血栓形成。所以,老年人睡前与起床后应适当喝些白开水或牛奶以稀释血液,起床时应适当“赖床”3~5分钟,活动活动四肢再缓慢起床,切不可醒后一跃而起。
嗜烟贪杯时酗酒、嗜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敌。烟酒可直接剌激人的中枢神经,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所以最好戒烟,不可酗酒贪杯。
暴饮暴食时不当的饮食特别是暴饮暴食也会使血压产生明显波动。尤其是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餐后大量血液到胃肠以助消化,导致机体血流缓慢、血压下降,易诱发血栓形成。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餐后要适当休息。
沐浴洗澡时洗澡沐浴时,在热水或冷水的刺激下,特别是一些人又用力擦搓,血管收缩与扩张出现较大的变化。加之老年人一般体质较弱,体温调节与血管舒缩功能较差,最易导致血压波动,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所以,老年人洗澡时水温不可过高或过低,洗浴时间不宜过长,尤其不能用力擦搓。
屏气排便时大便时(特别是下蹲位排便)由于腹压加大,会使血压升高。尤其是便秘患者,大便时往往屏气用力,更促使全身肌肉、血管收缩,较多的血液充盈在颅内血管。此外,因下肢静脉回流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导致颅内压力增加,易诱发脑溢血。所以,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重视便秘的防治,并最好采用坐便器。大便干燥时,解大便要有耐心,切忌急躁而突然屏气用力。
大量服药时有些人治病心切,常常超量用药,易使血压大幅度骤降;急剧的降压会使重要器官供血减少,出现缺血状态。特别是老年重症高血压患者,更不宜降压太快,以免由于心、脑、肾等血流锐减而引发缺血性中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危症。
突然停药时不少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旦血压降至正常,就停止服药。这样做往往会使血压突然反弹,出现头痛头昏等症状,甚至会因血压骤升而诱发脑出血。因此,患者不可随便更改治疗方案,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应保持足够的维持量,不可随意停药。
睡前服药后人入睡后新陈代谢降低,血液循环减慢,血压也会有一定程度下降。如果在睡前服药,两小时后正是药效的高峰期,此时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升高,血小板与纤维蛋白逐渐发生沉积,极易使血栓形成,引发中风或心绞痛。
性生活过程中性生活时由于精神亢奋、心跳加快,可使血压骤升,诱发中风,民间称为“马上风”。所以,中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病史者,性生活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过于激动和性生活过频,尤其是不可酒后“入房”。血压尚不稳定的重症高血压患者最好暂停夫妻生活。
其他文献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格伊辛格卫生系统一项新研究发现,一些肥胖儿童,甚至是小至8岁的儿童,都可能出现心脏病前兆。 研究人员对20名肥胖儿童与20名体重正常的儿童进行比较后发现,高达40%肥胖儿童的心肌肥厚,可能影响其心肌收缩泵血功能,成为心脏病高风险者,其中最年幼者仅有8岁。同时发现,在肥胖组中,左心房肌肉量增加者占了27%,心肌肥厚者则占12%,这两种现象都是心脏病的征兆。部分肥胖儿童还有哮喘、高血
中医门诊上,常有病人向中医师询问:怎样煎中药药效才能最好?中药煎之前需要像洗菜一样淘洗干净吗?煎好的中药是否像喝茶一样,倒掉第一煎,从第二煎开始喝?先煎、后煎怎么煎? 煎药方法 煎煮前应将中药预先浸泡1小时左右。泡药要用凉水,矿泉水、纯净水也可。最好用砂锅煎药(或陶瓷锅)。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维持15~20分钟。如果是补药,要小火维持45~60分钟。 如果有先煎的药物,应先煮半小时至1小时,再
河南开封读者胡某来信说:父母都很注重养生保健,端午节期间,亲手用艾叶包粽子,在门头插艾蒿,剩余的艾叶也不浪费,煮汤、泡脚,并对医院的艾灸燃起了极大的兴致。希望介绍一点关于艾草保健的知识。 答胡某读者: 在中药学中,艾草也是一种药物,又称艾蒿。许多读者对用艾草泡脚有一定了解,有疏风散寒、止痒消毒、安神助眠的作用;在一些中医治疗科室,也会用艾做成艾条进行“灸”疗,可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等。
胃炎是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烟酒、不良饮食习惯等,无一不是胃炎的病因;但很多人不知道胃的“左邻右舍”——食管、肝胆、胰腺以及大肠和小肠也可以为疾病所累,而这些器官疾病的症状很多又与胃炎类似。这几方面的因素“搅合”在一起,要把“纯粹”胃炎和那些“貌”牌胃炎准确区别开来,诚非易事! 一般疾病被误诊为胃炎,如果能发现,也许危害不大。但某些恶性疾病如果延误了诊断,将会错失宝贵的治
浙江宁波读者纪某来信说:这些天胃一直不舒服,医院检查说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病严重吗?我的父亲是胃癌去世的,所以我很担心。该如何治疗? 答纪某读者: 慢性萎缩性胃炎实际上是一种病理诊断,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
“夏补三伏”食为首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从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为什么伏天要吃面呢?因为面粉中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能有效补充夏季人体大量出汗后所丢失的营养成分。并且在营养价值和吸收方面,面粉优于大米,白面粉优于精制面粉。中医认为,面粉性味甘凉,有养心益肾
养生重在平时,贵在坚持。如果我们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比如在坐、卧、行、立的状态下做些小动作,就有健身益寿效果。 坐着捏膝盖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膝盖是人体最为复杂的一个结构,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一个部位。膝盖处多为韧带组织和骨骼,肌肉较少,因此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我们平时触摸膝盖也总是感觉凉凉的。养护膝关节的重点就是要给它热度和按摩。平时坐在椅子或沙发上时应养成双手捂住膝盖,同时加以适当按摩的习惯。
□副主任医师 李艳鸣 (广西南宁 530000) 当笔者在江苏镇江见到102岁的赵淑华老人时,她麻利地坐了起来,和我们打着招呼。梳着整整整齐齐的白发,清楚的口齿,自如的谈吐,着实让人无法相信这已是一位百岁老人。“我之前生病住院,医生护士也不相信我有100多岁了,大家都问我有什么长寿秘诀,我说一来可能是遗传好,我妈妈也活到了八九十岁,二来就是人要心宽,知足常乐,另外老人不能讳疾忌医。”赵淑华说。
十月底,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学生们经历了他们人生中的高考(VCE)。当关键的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都去社交媒体上吐槽——其中一道题目实在太难了。 题目是这样的:50美分的硬币都是正十二边形,把两枚硬币并排放在一起,求夹角。五个选项分别是A. 12°B.30°C.36°D.60°E.72°。 让我们来试着作答吧! 趣味谜语·打中药名 ①树树立风雪 打两种中药名 ②熟知植物学 打一种中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乐颖影研究组最近在美国《毒理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慢性低剂量镉暴露能抑制皮肤损伤早期的炎症反应,延迟伤口愈合。专家认为,该研究不仅揭示了慢性镉暴露抑制皮肤伤口愈合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也为促进伤口愈合提供了潜在的干预策略。 在研究中,博士研究生梅红等在乐颖影研究员的指导下,观察了慢性低剂量镉暴露对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在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中,早期的炎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