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狠下功夫,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一则这样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棵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和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半天无从下笔。好的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与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儿童画有如下几个特点:①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②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分。③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以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来评价。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的作品。
二、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搞好课堂教学。
我们的孩子临摹能力强、基本功扎实,但创作能力比较差,解决问题的关键,仍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课有别于语文、数学,它是一种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它首先要求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
1.利用各种电教设备,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问题是缺乏相关教材资料。特别是欣赏课。有些课本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变差,画面不够清晰,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美感。因此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非常有必要。通过找资料,如找一些画册、光盘、光碟、网上下载资料储存在电脑硬盘中等途径,来制作CAI课件。它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枯燥课堂的说教中解脱出来。
2.利用各种电教设备,解决课堂难点。
多媒体电教手段能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十分有利。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十分有利。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制作表演时,通过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然后投放出来,解决学生看不清,或不明白的操作过程,也可以多次重复播放,消除学生畏惧情绪。使学生明确、自信、愉快地理解创作过程,学会怎样去表现美。如:上立体纸工课,教师示范剪法,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节课的时间教会学生很难。通过多媒体示范,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看得很清楚,教师也可以有时间去指导学生创作。学生的奇妙构思,也可以及时反馈出来。
三、加强能力培养
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观察力培养,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较低。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雪梨、香蕉等形状、色彩不同的静物;高年级可进行同类物体练习。如:高年级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的苹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写;也可以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正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课外多画日记画
所谓“日记画”是用绘画的方式写日记,用线条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同时也可附以简短的文字。其实绘画也同文字一样,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运用绘画写日记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得到发展,使眼手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为创作积累题材。许多教师都会感到辅导学生创作时,没有什么题材可以画。往往是学生等着老师让画什么、怎么画,采用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作品带有成人的味道,不符合儿童感知规律。好的儿童作品应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充满童趣。让学生多画日记画,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学得开心、愉快,是我们老师追求的目标。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与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儿童画有如下几个特点:①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②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分。③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以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来评价。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的作品。
二、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搞好课堂教学。
我们的孩子临摹能力强、基本功扎实,但创作能力比较差,解决问题的关键,仍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课有别于语文、数学,它是一种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它首先要求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
1.利用各种电教设备,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问题是缺乏相关教材资料。特别是欣赏课。有些课本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变差,画面不够清晰,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美感。因此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非常有必要。通过找资料,如找一些画册、光盘、光碟、网上下载资料储存在电脑硬盘中等途径,来制作CAI课件。它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枯燥课堂的说教中解脱出来。
2.利用各种电教设备,解决课堂难点。
多媒体电教手段能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十分有利。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十分有利。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制作表演时,通过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然后投放出来,解决学生看不清,或不明白的操作过程,也可以多次重复播放,消除学生畏惧情绪。使学生明确、自信、愉快地理解创作过程,学会怎样去表现美。如:上立体纸工课,教师示范剪法,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节课的时间教会学生很难。通过多媒体示范,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看得很清楚,教师也可以有时间去指导学生创作。学生的奇妙构思,也可以及时反馈出来。
三、加强能力培养
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观察力培养,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较低。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雪梨、香蕉等形状、色彩不同的静物;高年级可进行同类物体练习。如:高年级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的苹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写;也可以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正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课外多画日记画
所谓“日记画”是用绘画的方式写日记,用线条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同时也可附以简短的文字。其实绘画也同文字一样,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运用绘画写日记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得到发展,使眼手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为创作积累题材。许多教师都会感到辅导学生创作时,没有什么题材可以画。往往是学生等着老师让画什么、怎么画,采用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作品带有成人的味道,不符合儿童感知规律。好的儿童作品应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充满童趣。让学生多画日记画,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学得开心、愉快,是我们老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