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搭台,经验唱戏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g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活动来积累数学经验,增强对“数”的感性认识,发展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数学探究中学会猜想、验证、观察、比较等能力,以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构建路径
  
  數学具有实践性,在小学阶段,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旨在通过活动的操作、体验、思考、实践,来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教师的“说教”,而是要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去体验数学经验.教师要积极搭建数学活动平台,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以问题为载体,融入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数学素养.
  一、从实践中渐进积累数学经验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做数学”,突出数学活动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引领学生从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经验.利用苏教版小学教材“综合实践”板块,教师可以搭建学生动手操作数学的平台,让学生从中丰富数学积累.如在对“一亿有多大”进行实践活动教学时,如果直接让学生认识“亿”单位,则零很多,也容易混淆.借助于实践活动,我们先让学生数“100本书”的活动,并在数数的过程中进行计时.当学生数完100本书后,平均用时为8分钟.如果我们来数“一亿本书”,则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引领学生进行推算,数100本书用时8分钟,数1 000本书则用时80分钟,数10 000本书用时800分钟,而数100 000 000本书需要用时8 000 000分钟.8 000 000分钟是多长时间?将之转换为小时,再将小时转换为天,则大约需要92天.如此,对“亿”而言,这个数的概念就可以获得较为直观的认知.同样,在动手体验数学活动中,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形”的感知.小学数学中的关于图形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在学习“探索图形”实践活动中,我们将以小正方体进行拼组大正方体,并让学生从中来找涂色规律.给出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分别进行拼组棱长为2 cm、3 cm、4 cm 的正方体.有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如果小正方体有一个顶点在外,则会出现三面涂色,如果有棱在外,则会出现两面涂色,如果有面在外,则就会有一面涂色,剩下的都是不涂色的.同样,如果将这些小正方体拼组成棱长为5 cm、6 cm 的大正方体,则涂色情况如何?由此,借助于涂色规律的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分类思考,并从中发展对“形”的直观体验.
  二、在活动中渐进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实践活动的特点是活动性强,学生可以从参与中进行猜想、验证、分析、比较、思考等思维活动.利用实践活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发展数学思维.在学习“表面积的变化”活动中,我们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从中经历数学抽象过程.先让学生用两个1 cm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观察各个面的变化,并统计少了几个面?最后分析结果,当用两个正方体拼长方体时,减少了2个面,当用三个正方体拼长方体时,减少了4个面,当用四个正方体拼长方体时,减少了6个面.依次进行统计,正方体越多,拼成长方体减少的面就越多.同样,在引领学生体验拼组活动中,如果给出10个小正方体,来拼成长方体,有多少种拼法?如果要给长方体做包装,哪个长方体的包装纸最节省?由此,可以将学生的猜想、验证、体验、归纳等思维进行结合,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广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实践中,我们创设了某一问题情境:“有一个不规则的橡皮泥,如何测量其体积?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测量.”有的学生将橡皮泥进行近似化处理,来测量长、宽、高得出近似体积,有学生将橡皮泥放入装满水的水杯,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橡皮泥的体积,有的学生先测量1立方厘米橡皮泥的重量,再测算不规则橡皮泥的重量,进行重量数值换算来推测体积.不同的实践活动经验在探究中充分开启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在反思中渐进积累解题能力
  新课标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增进数学学习情感的发展.在苏教版小学教材的“综合实践”板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数学活动反思中,积累解题经验,发展解题能力.实践活动不能停留于活动本身,还要突出数学活动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引领学生从中解决数学问题.在“了解我们自己”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两项活动.一项是生活调查,对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兴趣、爱好进行统计调查,最后将统计结果制作成统计图或统计表,分析其中有哪些生活化规律.在第二项活动中,我们让学生整理与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开展数学反思.有学生拿出家里的电费单,制作成年度用电表,分析哪个月电费多,哪个月电费少,有学生将存款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如何存款、设定期限最合理.通过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性,并增强数学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发展数学素养.
  总之,数学活动课的组织与实施,为学生认识数学、联系生活搭建了桥梁,促进学生从数学活动中积累知识、技能和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永忠.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18(32):35-37.
  [2]林雪莲.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22-123.
  [3]赖玉平.如何构建校本化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J].华夏教师,2017(7):79-80.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更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生活化的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本文就从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和应用策略两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精彩  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教师重视激发学生
【摘要】辅助线对于刚接触几何的学生来说非常陌生,为什么需要添加辅助线?怎么添加辅助线?都是学生所困惑的地方,它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研究“垂直的判定”的经验以及“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内化而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揭示该条辅助线产生的过程及必要性,让学生体会辅助线怎样在问题中“无中生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彰显这条辅助线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辅助线、三线八角、基本图形、教
【摘要】BOPPPS教学模式是目前较为优秀的微课教学模式,本文以线性代数中的“逆矩阵”为例,探讨了基于BOPPPS教学模式下的线性代数微课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注重对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线性代数;教学设计  一、前 言  当前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模式已经脱离了传统的黑板模式,不仅增加了多媒体教学,而且还有慕课(MOOC)等
【摘要】珠心算是一种“新文化”,从动手、动脑协同发展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珠心算教学质量,需要厘清珠心算与数学的融合关系,突出珠心算教学与训练,渗透珠心算思想,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珠心算,数学素养,教学与训练     在小学数学课改实践中,珠心算成为提高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的有效途径.但在珠心算教学中,如何挖掘珠心算与数学的融合途径,让学生充分体验珠心算与数学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人们更加注重教育理念的实践和教育方法的更新.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人们更加注重以生为本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从而能够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途径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是主要的学科之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整合.深度学习是基于学生理解与迁移能力,创设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索科学规律,完善已有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本文以“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数学内容为例,围绕深度学习理论展示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
【摘要】PBL是基于核心素养而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课堂的转型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在情境真实性、问题驱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均面临困境,应采取情境选择把握数学本质、突出问题设计特点、合理开展探究学习等方法与策略,改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PBL;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困境与突破  从“双基教学”到“核心素养”,从“接受知识”到“建构知识”,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PB
【摘要】“学生说”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学生说”在数学讲评课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学生说题.因此,在七年级数学讲评课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但是在“说”的度、课堂把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另外学生会做题,但不会说题.同时,学生说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阶段性、覆盖性、开放性的特点.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讲评
【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高中数学知识多而抽象,学生只有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本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体验式教学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其亲身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理解所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既能满足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又能在加深学生数学印象的同时,很好地提升其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革和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旧有的“灌输式”教学已经很难再满足当今教学的需要.根据最新发布的课程标准,一种新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出现——探究式教学,此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相互间的作用.如今,学生在学习领域特别是数学学科情境中,其发挥的主体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结合当代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究竟该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