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教育模式在当今时代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教育部门正在鼓励各初级教育实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社会以及家长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的地方,例如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足以支撑教学内容、改革的创新意识不强、在改革中没有突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探究,希望对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对小学教育期望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够学习到更多优秀文化,教学改革已经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但是在快速改革推动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和人员配置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暴露出很多矛盾,对于教师而言,这种矛盾产生在自身和教学内容上,面对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设想,给教学改革带来严重的阻碍。
  一、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我国小学教学改革中,有部分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填鸭式、死记硬背式、以教师讲解为主等。这些跟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和改革意识都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
  1. 改革认识程度不深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破除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限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不少基层地区的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由于受自身惯性思维的影响,容易在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有些教师不懂得如何在课堂上很好地与学生达成互动,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情境设定,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情境教学并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反而会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教师对于改革的认识程度不深,无法在实践工作中找到正确的改革方法,就无法完成高质量的改革任务。
  2. 改革思想贯彻不彻底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改革中,提倡的模式是师生互动,通过提问、交流、讨论等方式达到教学的效果。但是这样的要求对于刚刚尝试改革的基层教师来说,比较容易引导他们走向极端,教师过度追求教学课堂的活跃气氛,导致忽略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对于很多基本知识的了解不彻底。另外教师不能彻底打破不公平的观念,总是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判断一个学生的优秀程度,导致在改革中只注重“优秀生”的情况,往往忽略了“差生”的心理感受。教师不能真正理解教学改革对于全体学生的意义,只是片面地追求某一群体的效果,改革思想贯彻不彻底,不能在教学改革中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3. 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不少农村地区的教师虽然也是通过正规的职业考试进入小学担任教师的,但是在成为教师以后,没有自觉地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工具增加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改革中并不能将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的教学工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4. 教学效果考核制度的落后
  不少教师依然停留在成绩看学生好坏的年代,以一纸试卷判断学生最终的学生成果以及在学校的表现。不能在成绩评定的时候体现素质教学的本质,无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问题的对策
  我国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改革的效果更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提倡改革创新意识
  为了深化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程度,有必要树立教师改革的创新意识,让广大的基层教师明白只有将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深刻的解读,才能在实践改革中提高自身的改革能力和效果,并明确自身在改革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帮助教师建立交流合作的机制,使得小学教师处于教学改革的前沿,接触到最新的文化知识,教学改革的思路会更加的清晰。
  2. 提高全面改革的思想认识
  由于部分教师对改革思想认识的偏差,学校有必要组织专业的改革讲座和工作指导会议,邀请教学改革的专家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事宜进行面对面地指导和经验传授,帮助基层教师更好地认识改革的对象和内容。
  3. 夯实教师的职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相关任务,学校应该对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学习增加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在改革工作中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并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为教师组织社会学习活动,打牢教师的专业基础,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4.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针对小学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笔者认为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因此应该注重以学生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外活动中的表现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再加上学生互评和自评的结果,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做出中肯的评价,这样相互反馈的可以促进教学计划顺利地开展,也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更恰当的评价。
  三、 小结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取得建设性的作为,广大的一线教师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促进小学生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对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只有明确了这样的改革目的,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身的不足,不断创新改革的方法,才能在最终的改革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丽萍.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 语文建设,2014,(09):21-22.
  [2]罗剑宠.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32.
  [3]额尔登托婭. 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9):19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广和试卷结构的不断调整,高考对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成绩,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通过相关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快速进行文本阅读,及时获取有效信息,提升阅读效率。然而,当前学生日常阅读量匮乏,缺乏阅读积极性,快速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因此,强化学生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快速阅读;阅读方法  《高中语文新
摘 要: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最大程度发挥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是当下语文教学必须追问和考虑的问题。教学目标是通过有计划的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目标;学情  有效语文课堂教学即教师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巧妙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取得知识上的收获,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提升与形成,更能在价值观念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继续学习与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语文学科以往所采取的填鸭-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对学习效果有非常不良的影响。合作学习作为西方教育体系中发展演进而来的全新教学组织策略之一,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具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体协作能力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本文即围绕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组织途径以及实践问题进行剖析,望能够引起各方重
摘 要:本文将小学语文《征友启事》这一课时进行模块分析,巧妙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征友启事》;语文;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征友启事》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征友启事》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孤单寂寞特别想交朋友的小牛,在贴完第一张征友启事后,一个朋友也没找到,在老牛的帮助下,快速贴了第二张征友启事,只一会儿,就交了许多朋友
摘 要:审美教育又被称为情感教育或者美感教育,它在语文教学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根据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性以及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中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对策  一、 美育实施的必要性  在对小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审美教育的融入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将核心
目的:研究零平衡超滤对法洛氏四联症手术患儿体外循环后降钙素原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4例年龄≤1岁或体重≤10kg的法洛氏四联症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