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几年的英语教学中,我感觉英语语法的灵活应用对初中生学习英语非常重要。
一、英语中的选词。
掌握了扎实的语法基础对阅读理解大有帮助,在阅读理解的选词练习中也一样。以下就谈谈英语当中的选词。英语里面有许多同义词,还有一词多义的情况。选词造句的时候必须注意自己在使用词语的哪一个意思,以及能不能那样用。例如whether和if都有“是否”的意思。你可以写I do not know whether(或if) he has been to London.但是你不能写:If he will attend the meeting does not matter too much.这里必须把If改为Whether,才能表示“他是否出席那个会议关系不大”。另外,If这个词既可以表示“是否”,也可以表示“如果”。如:I shall tell you if he will come.这样的话,别人不知道你想说“我将告诉你他是否愿意来”,还是“如果他愿意来的话,我会告诉你”。为了避免歧义,表达前者的时候,你应该把if换成whether;表示后者的时候,你应该用if。
二、词义联展与语用习惯。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说单词背过之后很容易忘记,因此使他们渐渐地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本人认为,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好英语学习的方法所致。这些学生现在只满足于知道一个英语单词单方面意义,记住它的汉语对应词,而不注意它的词义联展关系和语用习惯,这样往往会造成错误。譬如在汉语里,不管是“向人借”还是“借给人”都用借字,而英语则不是这样。前者用borrow,后者用lend,两者不可互换。“说话”在英语中可以用say、salk、speak,但是分别有各自的用法。还有一点也应当引起注意,在英语中有一些同源异义词,也就是说出同一个词根而词义不同的词。如respectable、respectful和respective.看到它们同出一个词根,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们的意思也差不多一样,于是就不加分解地使用,这样肯定会出错。我们说“He is a most respectable comrade”他对年长的人总是彬彬有礼,一个是“可敬的”,一个是“(对人)表示尊敬的”。至于respective的意思则截然不同。看下面一句“The children went to their respective rooms”“孩子们各自去自己的房间。”respective是“各自的”的意思。再如:comsiderate(数量大的,多的)。
其次,在掌握词义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语法作用,以便能准确地用在句子里,达到交际以及应试的目的。(a)注意有的词只限于一定结构,如:我们可以说:“The boy is still sleeping”也可以说“The boy is still asleep!”。而“the sleep boy”却不能换成“the asleep boy”。“the sick man”却不能说:an ill man(指坏人)。(b)注意词性,看下面的句子,“I’m ensure that he will come”这句话错就错在把ensure当成了形容词,这样则言不达意了。
三、在写作中也应该灵活应用,不仅教学生用准词,还应当注意文章的衔接和连贯。
过去教学往往把一篇课文栽成几片、几段讲授,各自独立,如同把一件完美的衣服撕成碎片,课堂成了教堂。讲语法也只是涉及皮毛,生硬地把“格式”塞给学生,让学生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学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到的也只能是机械的、公式化的语言,也只能是分分段、概括一下段意而已。在听、说、读、写方面,过去是“哑巴”英语。因为不重视写,在修改学生书面表达的作文时,常发现学生语句组织得生硬、别扭,语言前后不够连贯,语意不明晰等现象。比较典型的问题是用汉语的框子装英语的语汇,搞得不伦不类。所以教师在写作方面应当多下功夫,让学生不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在写作时可以适当地应用。
(作者电话:0791-3731789;信箱:[email protected])
一、英语中的选词。
掌握了扎实的语法基础对阅读理解大有帮助,在阅读理解的选词练习中也一样。以下就谈谈英语当中的选词。英语里面有许多同义词,还有一词多义的情况。选词造句的时候必须注意自己在使用词语的哪一个意思,以及能不能那样用。例如whether和if都有“是否”的意思。你可以写I do not know whether(或if) he has been to London.但是你不能写:If he will attend the meeting does not matter too much.这里必须把If改为Whether,才能表示“他是否出席那个会议关系不大”。另外,If这个词既可以表示“是否”,也可以表示“如果”。如:I shall tell you if he will come.这样的话,别人不知道你想说“我将告诉你他是否愿意来”,还是“如果他愿意来的话,我会告诉你”。为了避免歧义,表达前者的时候,你应该把if换成whether;表示后者的时候,你应该用if。
二、词义联展与语用习惯。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说单词背过之后很容易忘记,因此使他们渐渐地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本人认为,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好英语学习的方法所致。这些学生现在只满足于知道一个英语单词单方面意义,记住它的汉语对应词,而不注意它的词义联展关系和语用习惯,这样往往会造成错误。譬如在汉语里,不管是“向人借”还是“借给人”都用借字,而英语则不是这样。前者用borrow,后者用lend,两者不可互换。“说话”在英语中可以用say、salk、speak,但是分别有各自的用法。还有一点也应当引起注意,在英语中有一些同源异义词,也就是说出同一个词根而词义不同的词。如respectable、respectful和respective.看到它们同出一个词根,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们的意思也差不多一样,于是就不加分解地使用,这样肯定会出错。我们说“He is a most respectable comrade”他对年长的人总是彬彬有礼,一个是“可敬的”,一个是“(对人)表示尊敬的”。至于respective的意思则截然不同。看下面一句“The children went to their respective rooms”“孩子们各自去自己的房间。”respective是“各自的”的意思。再如:comsiderate(数量大的,多的)。
其次,在掌握词义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语法作用,以便能准确地用在句子里,达到交际以及应试的目的。(a)注意有的词只限于一定结构,如:我们可以说:“The boy is still sleeping”也可以说“The boy is still asleep!”。而“the sleep boy”却不能换成“the asleep boy”。“the sick man”却不能说:an ill man(指坏人)。(b)注意词性,看下面的句子,“I’m ensure that he will come”这句话错就错在把ensure当成了形容词,这样则言不达意了。
三、在写作中也应该灵活应用,不仅教学生用准词,还应当注意文章的衔接和连贯。
过去教学往往把一篇课文栽成几片、几段讲授,各自独立,如同把一件完美的衣服撕成碎片,课堂成了教堂。讲语法也只是涉及皮毛,生硬地把“格式”塞给学生,让学生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学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到的也只能是机械的、公式化的语言,也只能是分分段、概括一下段意而已。在听、说、读、写方面,过去是“哑巴”英语。因为不重视写,在修改学生书面表达的作文时,常发现学生语句组织得生硬、别扭,语言前后不够连贯,语意不明晰等现象。比较典型的问题是用汉语的框子装英语的语汇,搞得不伦不类。所以教师在写作方面应当多下功夫,让学生不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在写作时可以适当地应用。
(作者电话:0791-3731789;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