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央:青春期开始的中年危机

来源 :智族GQ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aixiaoaixiao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马甲EmporioArmani灰色格纹西装外套Givenchy

肖央在下文中为X


  2021年开年就有三部电影要上映,合作了很多老熟人。
  X:只能证明跟我同辈的导演们都长大了,这也是电影行业的特点,人都是一拨一拨的,偶尔会上下打通,像我们这拨已经三四十岁的人,在社会的任何领域里都在慢慢走上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就是赶上了。
  今年你就年满40岁了,你算是一个对年龄敏感的人吗?
  X:都说四十不惑是有道理,但我觉得“中年危机”这个词更适合我,我从小就有中年危机,大概20岁的时候,从青春期开始的中年危机。
  生活是很复杂的,到了一定年纪肯定会看破一些事情,这可能就是你说的不惑。反过来,我又觉得人到中年了,肯定要跟二三十岁有所不同,有所成长,成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青春也就过去了,就开始了中年危机,自然规律,但无须太过紧张,接纳就好了。随着年纪的增长,经历、眼界也在积累,这时候我们被称之为“智慧老人”,所以还是接纳,以前觉得好坏必须分得清楚,好就高兴,坏就难过,现在中庸很多。
  给自己设定目标了吗?
  X:不会,我其实很反对到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好多事是不分年纪的,到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是在抹杀人成长中发现自己的过程。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以前完全没有想做演员这行,但现在做得特别高兴。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也没有简单的鸡汤可以参考。
  《误杀》之后,網友称你为“河北宋康昊”“宝藏男孩”,会觉得开心吗?
  X:挺好的,让大家认识更多面的我,像李雪健老师说的:“用角色和观众交朋友。”
  对你来说正剧和喜剧哪一个比较难?
  X:正剧难,演喜剧还是相对开心轻松的,但演正剧经常会有在角色里出不来的感觉。而且正剧基本上都有个伤痛触发机制,角色人物的经历要比演员生活中的经历残酷痛苦得多,“抓马”得多,需要演员把生活中类似的情绪调动出来再去演绎那种残酷的心境,你只能去自行触发之前的伤痛,才能更好地表达,所以演正剧得特有勇气,我特佩服好的正剧演员,他们演完一个角色需要自己疗伤好久,你仔细观察的话,那些好演员平时都是一副很复杂、很疲倦的神情,好多东西他们需要在生活中再次消化掉。
黄色圆领毛衣Sandro灰黑渐变背心Croquis棕色皮夹克Sean Suen

  你还想继续做导演拍电影吗?
  X:目前没有这个想法,自导自演我现在能力还不大够,但也在不断积累经验,我先选择跟优秀的导演合作,先把戏演好,还是感谢老天爷的恩赐让我能演戏,如果有一天真的演累了,又恰好有一个我想表达的角度,我会去做导演。但其实演戏过程中我已经把想表达的情怀放进角色了。
  《人潮汹涌》是和刘德华主演,当时知道演对手戏的男演员是刘德华时什么反应?
  X:你知道有时候特别大的事件发生的时候,你当下是没什么感觉的,后来慢慢会发觉,好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你是华仔的粉丝吗?
  X:谁会不喜欢刘德华呢?我跟华哥说过,小时候如果有算命的跟我说:“小伙子,你以后会跟刘德华一起演电影。”我肯定觉得这个人是个骗子,想骗我的钱。华哥听了之后说:“你是没想到我会‘红’这么久吧?”
  很幽默,很睿智。
  X:非常幸运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碰到自己喜欢的人,人的灵魂里大概就是有一种东西相互吸引着走到一起。
  《人潮汹涌》里好像有一场澡堂子戏份。
  X:对,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场裸戏,华哥只裸了上半身,而我全裸,算是为艺术献身了。但我不知道会展示出来多少,所以如果你看到有一个身材特别好的男子在背着身洗澡,那就是我。
  现场会有点儿尴尬吧?
  X:有点儿羞涩,但没有尴尬,因为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卑微到尘埃里的人,所以为了塑造他的性格需要一场这样的戏,我就冲了,以前画画也画过裸体模特什么的,所以还好。
  电影讲的是交换人生的概念,你有想过和什么人交换人生吗?
  X:小时候就很想跟刘德华交换人生,这是真的。又帅又万人瞩目,还能拍那么多好电影,人生过得也很潇洒,所以我说跟他拍电影去交换人生才会像做梦一样。
  如果别人变成你呢?
  X:那我还是赶紧想办法回去吧,对方不见得能应付得来我的生活。
  从《老男孩》到《误杀》到和刘德华并列男一号,这在你的规划中吗?
  X:我走到台前这件事是个意外,甚至有点儿失控。
  你如何看待这种失控?
  X:那就是不要给自己筹划什么大事,如果你完全没有清楚地认知自己人生的话,就不要规划,因为很难想象20年以后会发生什么。
  包括走到台前面对观众这件事,我完全没有心理预期,一开始极其慌张,如何变成一个公众人物是我很头疼的事情,我需要比之前优秀很多才行,反之公众喜欢的有时候不见得是你自己本身,很可能是你的一个角色或者是媒体塑造的你,这时候你需要清醒一些。这行干着干着很容易真亦假、假亦真,把自己当作别人喜欢的样子,实际上可能达不到,差距挺大。
黑色马甲Emporio Armani灰色格纹西装外套 Givenchy深蓝色牛仔裤 Razzle黄色板鞋 Vans

  你好像一直是一個很缺乏安全感的人。
  X:首先安全感是一个中性词,没安全感有时是会督促人们去努力,就像李安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讲内心的冲突,其实是活下去的动力,推动你往前走。安全感来自哪里是一个很终极的问题,来自亲情吗?父母会去世。来自爱情吗?爱情会消失。我认为都不是,还是要看你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即使现在收获了认可也依旧没有安全感吗?
  X:这是人的本能,如果你走进一个黑暗森林,你肯定没有安全感,因为你不知道里面会存在什么,但如果你在森林中走了100圈,你肯定会好一些。每每往高处走一点儿的时候还是没有安全感。
  最近还有在画画吗?
  X:画得很少了,画画对我来说是个很费神的事情。我跟同是中央美院毕业的耿乐聊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不画画了?他也有同感,因为大家都是专业学了十几年画画的人,拿起画笔就要像个画家、艺术家一样,要给出好的东西,对待你的专业总要保持着敬畏心吧,但拍戏已经很累了,就很少有精力再去做别的事。
  所以演戏是你目前最专注做的一件事情。
  X:演戏让我很放松,我可以完全地去创作,像作家去写一个故事一样,我有那么多的身份,歌手、导演什么的,现在来看我最喜欢的还是演戏,用身体去绘画、用身体去写作的感觉。
  其实说白了就是什么人该干什么事。
  X:我小的时候也不懂,听摇滚,20世纪90年代初的黄金时期听窦唯、崔健,后来听国外的摇滚,自以为站在音乐鄙视链的顶端,不停地在找身份认同,总想把自己往高级那方面拉。
  最终还是要专注,做事不是按照菜单来的,人还是需要跟这个社会发生关系。不要看前人做了什么,不要看到什么高级你就要去做,你要看到现在这个社会的需求,包括你对这个社会的感受,你所想要表达的想法,你是谁,这才是最重要的。
  2021年有什么期待吗?或者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的?
  X:这个问题有点儿幼稚,就是我要怎么着了,抓紧立一个Flag,很矫情,就是希望自己能过好每一天。
  也是,这不像是一个不惑的人会做的事。
  X:对吧?你看,讲出来就傻傻的。
其他文献
男人的秘密不在心里,在臉上,脸型x五官到底有多少种组合?欢迎对号入座。
有研究者近日在教师焦点(facultyfocus.com)网站上发表了在大型课堂翻转时有效促进学生参与的三个策略建议:六顶思考帽、拼图以及两种策略的结合。  在大型课堂上,100、200甚至400人以上的学生群体、类似体育馆般的报告厅——这样的物理环境既不利于协作也不利于小组讨论,其所可以采用的课堂翻转的类型和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很有限。研究者建议,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采用六顶思考帽、拼图以及二者的
在学术领域,学术规范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以及研究结论的可行性和说服力,同时也体现作者对学术研究的态度。很多学术期刊,尤其是国际学术期刊,对于学术规范有严格的要求,这是审稿的主要标准之一。如果一篇论文存在比较明显的研究规范问题,审稿人基本上是不会考虑给作者一个修改机会的——这是我多年来为一些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以及作为作者的经验所得。毋庸讳言,国内不少学术期刊(包括远程教育类期刊)对于学术规范
摘 要:谷崎润一郎小说中的女性崇拜主题多被认为是对传统男性中心世界的反叛,但通过仔细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和时代背景设定可以发现,即使男性跪倒于女性脚下,但两性间真正掌握主导权的仍是男性。本文试通过《文身》及《痴人之爱》论述女性崇拜主题下的男性中心世界。  关键词:女性崇拜;男性中心;《文身》;《痴人的爱》  作者简介:陶婧轩(1992.3-),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日本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
【摘 要】  所有高等教育教师和学生都使用在线教育技术,不管是用于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还是完全在线教学。本文探讨在线教育技术的三大支柱——学习管理系统、社交媒体和个人学习环境,阐述如何最有效地把它们用于促进教与学的目的。文章还讨论教师在使用这些工具支持教与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文章第一部分着眼学习管理系统,揭示这种多功能工具支持教与学的多种方式以及一些新发展和一些长期存在的挑战。第二部分讨论各种
Gather lotus seed all the way!  How joyfully lotus leaves sway!  Among the lotus leaves fish play:  East of the lotus leaves fish play;  West of the lotus leaves fish play;  South of the lotus leaves
【摘 要】  知识和意义的建构绝不仅是学习者的个体行为,而是依赖于学习环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互动的整体。但无论是基于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环境,还是基于技术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都未充分考虑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交流与互动,存在生态失衡的现象。为解决现有学习环境中存在的生态失衡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文化生态学习环境设计方法。本文则应用这一理论设
【摘 要】 基于PISA最新一轮的测评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我国和芬兰学生的信息技术(ICT)使用差异以及ICT使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两国学生的ICT使用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学生在大部分ICT变量的表现上要低于芬兰学生;(2)两国学生在ICT使用上均可区分为不同模式,表现在ICT数量、ICT感知和ICT活动上的不同;(3)两国学生在ICT使用对其科学素养的影响上
【摘 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明确目标,这也是“十四五”规划期间确立的重大教育方针。但就体系构建的具体对策与推进而言,首先需要廓清基本内涵,厘清逻辑关系,由此方能明晰体系构建的要素与目标。据此,通过多维度的综合研判,解析出“自我导向学习”这一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线索与基本要素。在揭示其内在困境的基础上,就“泛”资源格局、“后”学校组织、“善
【摘 要】  SNS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性网络信息服务网站,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宽阔的社会交往和学习的平台。大学生SNS应用的态度是影响其学习绩效的重要中介,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应用SNS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皆表现积极,大学生对SNS的主观态度与其应用SNS的学习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应用SNS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都表现出一定统计变量的差异。激励教师拓展教育创新活动,营造浓厚的SNS应用氛围,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