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出现裂缝的几点释疑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ekej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多年的现场观察,通过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控制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因此本文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 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2.温度应力的分析
  (1)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2)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3.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1)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2)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1)合理地分缝分块;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4.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縫。(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5.结束语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科]
  【参考文献】
  [1]刘秉京.混凝土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23).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热点.笔者结合自身的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体会.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全球环境污染治理的快速推进,农村秸秆禁烧问题,越来越摆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案桌上。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层层施压,相继出台红头文件。“不点一堆火,不冒一处烟”的口号常响与耳畔,“加强领导,严防死守”也常现与报端。近年来在严令之下,各地“禁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焚烧秸秆现象大为减少,但并为绝迹。  就拿我的舒城县来说吧。每年到了农作物丰收的季节,各级政府就开始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层层签
一、高雅与俚俗的融合rn集句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诗体,其创作方式是通过摘取不同诗作的诗句,重新组合成一首新的诗歌.宋人孙应时云:“集句,近世诗人游戏法耳.”[1]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学课堂,成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利于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加强自身教学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熟练掌握并驾驭电子白板,努力寻求其与语文教学的最佳契合点,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语文课堂 有效运用  一、利用电子白板,创设生动的
校园标语反映办学者,即学校领导阶层的办学精神.校园标语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潜在的、持续的、而又相对稳定的教育因素,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所学校全体师生的价值观
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一道发现、体验、创造音乐美的过程。小学音乐作为学生音乐启蒙的重要基础,需要师生之间展开更加全面的互动。但是目前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只
艺术课学习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体验。强调体验就要强调学生理解、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逐步转向以自己已有知识和认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摘 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河北省多年来的夙愿。产业链的构建对于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举足轻重。因此本文就河北如何对接京津产业链展开讨论,对京津冀产业链条未能有效对接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提出推动京津冀产业链条构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体系;京津冀;产业链  0.引言  产业链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提出“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我们平时要加强课内外古诗词的阅读,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初步的鉴赏。那么。在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日积月累,反复吟读  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得入情人理.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
期刊
美术教学重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完成美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就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