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五化”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w2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次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开放情境中探索,从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掌握知识。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面对课堂教学的改革,面对实践过程中的困惑,我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让数学课“兴趣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了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学时,我常常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许多,如猜谜、儿歌、对口令、涂一涂、拼一拼游戏及多媒体课件等。
  
  二、生生互动,交流合作,让数学课“实践化”
  
  生生互动,交流合作是本次课改的重要目标。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课具有实践性呢?
  
  1 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数学,自己主动地发现一些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或得出有关结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并参与到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去。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一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操作感知,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发现探索知识的形成,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知识,还体现了数学课的实践性。
  
  2 交流合作。交流合作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維,把别人的经验为自己所用,同时又可以重新组建自己的创造性想法。交流中与伙伴合作,既可以在集体中得出智慧,同时又培养了团结精神和表达能力。有这样一句话:“人只有在集体中成才,才会使自己变得更有智慧。”可见,交流合作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时,我采用交流合作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总结规律。
  
  3 游戏中巩固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一大特点。为了让学生在乐中学,我们应多设计一些游戏,把教学内容融进游戏中巩固,充分体现数学课的实践性。如堂上进行计算练习的时候,我常常设计成多种游戏,如抢红旗、贴花朵、跳格子、摘苹果、送情报、开火车等,使学生实践中快乐地学习知识。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课“思维化”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创新。这里的“疑问”,就是问题。可以这样说,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创新。那么,教师在课堂中怎样使数学课“思维化”呢;
  
  1 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消除自卑紧张心理,注意提高学生提问的兴趣,激发提问欲望,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不管好与差都要鼓励。
  
  2 创设提问的空间。教师设置一定生活情境或游戏、故事等形式,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而提、而学。
  
  3 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学生提问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要做示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题”,从而使学生跟老师从敢提问到善提问题。
  
  4 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可通过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合作来解决问题,并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有时是多样的。
  
  四、运用生活,学习数学,让数学课“生活化”
  
  所谓数学课“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如何使数学课“生活化”呢?
  
  1 借助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并设计生活情境,感知知识。如在“认识更大的数”一课教学中,第一次让学生看“生活中数人民币”的过程,从而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第二次通过卖轿车活动,引出“百万”、“千万”、“亿”的计数单位。
  
  2 利用生活空间,运用数学知识。如学习“生活中的负数”,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3 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植树问题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裁一张纸,6秒钟能裁4条,照这样要裁出12条纸,要用几秒钟?”有的学生马上反应“12÷4×6=18(秒)”,我没有马上判断答案的对错,而先放手让学生思考交流,再安排学生实际裁一裁,发现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从而体现数学课生活化。
  
  五、学习数学,渗透思想,让数学课“情感化”
  
  数学课是一门艺术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思想情感化。在学习数学中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培养审美意识、积极向上的精神、公正评价的观念等。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有一题是关于“非典”时期北京五月新增“非典”病人情况统计图,不仅要会看统计图,还要让学生关注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了解国家发生的事情,并让他们体会到在反映一些社会问题上,运用数据统计的方便。
  总之,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要时时处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实现小学生数学能力长远的发展。
其他文献
引子    笔者任教六年级语文学科。一次课间,偶然间听到了两位学生之间的一番对话:“昨天你上QQ了吗?”“上了,我怎么没有看见你呢?”……到底有多少学生经常在网上聊天呢?好奇心促使我在班级内作了一番统计,结果却令人惊诧:全班78%的学生申请了QQ,几乎每一个上QQ的孩子每天或多或少都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挂在QQ上,双休日的时间会更多。  于是,我把我的QQ号告诉了他们,希望能进一步了解他们在QQ上聊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萤、理解和期待。是教师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只注意到优秀生,而漠视后进生,甚至会随意伤害后进生的自尊,同时班上的其他学生也会排斥、歧视他们。后进生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表现出对学习和对教师、同学的厌恶。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他们的学习就会不断下降,并且在班上故意捣乱,给班级管理带来了麻烦。正如别林斯基所说:“
【教学片段】    我在《田忌赛马》教学中,分析第二次赛马的情景,刚开始研究首场比赛,即田忌出下等马,齐威王出上等马时,马上就有一学生举起手来,说:“老师,我有问题。”  没分析就产生了问题,看来课前预习有效果了。  “那你说”我说,他头一歪、眉头一皱说:“当齐威王看到田忌的马比自己的马慢那么多时,他怎么会不怀疑呢?”  这可不是我的预设,可能由于条件反射,“提得好!”我马上给予了一个心虚的肯定。
刘怡,四川省直属机关东府幼儿园教师,本科,毕业于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市锦江区优秀青年教师。论文曾多次获全国、省级、市级一等奖。参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研究课题《在美术活动中提供有效支持,促进幼儿个性化表达》,担任“十二五”成都市立项研究课题《解读幼儿绘画语言的实践研究》教研组负责人,参加成都市“十万教师大比武”游戏比赛荣获一等奖、环创比赛荣获二等奖。现担任成都市市级课题《东府创意空间的课程建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信息量的获取,因此,新课标要求在小学阶段认识汉字3500个左右。而在小学1~2年级,教材就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占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50%以上。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哪些具体策略提高识字效率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感受汉字魅力,树立识字愿望    《课程标准》明确
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的智商自然也会不同。因此,在各个班级中,不同程度上就会有一些后进学生。  导致后进生“差”的根源是多种多样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等诸多因素。作为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公正的分析和评价,要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后进生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意志品德、家庭情况等因素。同时,平时还要加强细微观察,包括课外的一些偶发事情等,从而准确诊断出“差根”的原因所在。当然
大肚鱼 梁芷唯(4岁水粉棉布布画)  辅导教师:谢凤仪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幼儿园
击鼓传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习科学、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导学生的主要舞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说英语的情感体验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英语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一、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法国印象派大师。他的绘画技巧扎实,对艺术探索充满热情,创作出来的作品多姿多彩,而又自成一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埃德加·德加的艺术世界,并试着用大师的思维方式去创作吧!  一、走进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1834年7月19日出于巴黎,祖父是个画家,从小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环境里。中学毕业后,他前往意大利学习艺术,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他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