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60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学生必备的语言技能之一,同时也是学生认知和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和赏识性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保护学生英语交流的自信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交际能力;兴趣;平台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说”即我们常说的口语交际能力,它不仅是必备的语言技能之一,同时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学生认知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语言的工具性,这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注重了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造就了大量的“哑巴”英语,针对这一外语教学弊端,新课程改革强调突出英语交际的工具性,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交流、实践的方式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就学生口语表达兴趣的激发,组织丰富多采的口语表达活动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交流的热情
  作为一门外语,学生对英语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有着怕开口、怕说错的心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以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毫无顾忌,让学生敢于开口说。另外小学生情绪化,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对自己喜爱的活动乐此不疲,反之对自己不喜爱的活动则排斥在外。教师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交流活动的参与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实践,才能让课堂教学走向有效。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搭建学生交流的平台
  小学生活泼好动,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活动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想让学生主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那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促使学生在在这些活动中主动发展自己的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
  1.课本剧表演。课本剧的表演需要学生熟读课本,朗读和模仿不仅能强化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储存记忆,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加以适当的动作和表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交流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8 Open Day后,笔者就安排了课本剧的表演,学生借助自己的教室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学生表演者各自的角色,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也发展了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
  2.Daily report。Daily report是指在课堂教学一开始的3至5分钟内,由一名学生或几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向全班作值日报告。这一活动让不愿开口的学生通过课前的准备,包括内容、语音、体态语等有效地训练学生说英语的胆量和能力。虽然只是几分钟的小活动,但是它对激发学生运用英语的积极性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它也能有效促进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提高。
  3.儿歌、歌谣。儿歌和歌谣是小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儿歌和歌谣的优美韵律会让学生产生愉悦的体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如果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将英语语言与儿歌和歌谣相结合,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语言的交际活动,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旋律较熟、节奏优美的儿歌和歌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如两只老虎、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Morning song等,欢快的节奏让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进行问答式的对唱,让学生根据实际进行交流,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交流能力。
  三、采用鼓励赏识的评价方式,树立学生交流的自信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重采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赏识性的评价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在学生交流活动中表现出色时,笔者会投以赞许的目光给以赞许;当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暂时表现欠佳或有一些小错误时,教师要用耐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发自内心地善意帮助学生,让学生敢于自信地张开嘴巴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
  责任编辑 王凌燕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现有的脉搏血流参数检测仪需要事先测量血压值、操作不方便的缺陷,开发了一种基于PC机的新型脉搏血流参数检测仪,可更方便地实现心血管参数的无损检测.本系统集成了
[摘要]猜想验证方法是指通过数学的直觉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猜想,然后通过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在学生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验证”,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猜想验证;数学教学;思想方法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这
[摘要]以控制论、系统论为指导的“导控式单元分步教学”试验研究,教师要确定好实验班级和参照班级,指导学生研究教材,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划分学习单元。实验阶段,前期以导为主,开展学习兴趣小组活动;中期以控为主,让学生当老师;后期复习检测。实验表明,“导控式单元分步教学”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关键词] 初中物理;导控 ;分步教学;研究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
[摘要]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重要和现实的作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克服传统数学课教学方法单一、呆板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  一、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能力  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重要和现实的作用,但能够真正学好和用好它的学生不多,可以在快乐和自信中学好数学的更不多。按照小学课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离不开教师对学生主体的细致体察和全心关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流碰撞中绽放思维的火花,尊重经验,把握思维起点;思考为本,激发思维动力;关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提问以及给予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自主一、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  创设一个新颖合适,学生既熟悉又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可使学生产生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笔者由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
[摘 要]在探讨幼儿的审美教育与自主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坚决放弃旧式幼儿教学观念,要坚持艺术教育这一理念。在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审美教育与自主创造力始终都相辅相成、彼此渗透,帮助幼儿整体化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审美教育;自由创造  对幼儿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完善幼儿健康的人格。通过各种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协调能力,提高其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自由创造能力。两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