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高分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英语试卷满分150分,完形填空部分占了30分,分值相当大,和听力部分一样,仅次于阅读理解部分。毫不夸张地说,谁能攻下这部分,谁就能超越别人。因为各位考生在这一题的得分差距是非常大的,有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二十多分甚至满分,而很多人绞尽脑汁也只能拿到几分。究其原因,不外乎英语基础和答题技巧的问题。考生如何才能在这部分夺取高分呢?
  一、夯实基础
  这个基础主要指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技巧只对拥有一定量的词汇和足够语法知识的考生起作用,这是前提和必备条件,没了这一点,谈什么技巧都是白搭。
  1.词汇量。词汇量不是你能背诵出来的词汇的数量,而是指你能活用的词汇的数量,这个经常被很多人曲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句子含有十来个单词,而你能够辨认出的却只有一两个,你能够理解这个句子吗?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什么技巧,对你来说都是不起作用的。提高词汇量的方法很多,例如,朗读,听写,背诵,默写单词,做单词接龙游戏,用单词来造句,在语境(句子或篇章)中理解记忆词汇等等。不管哪种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如果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把人的几种感官都调动起来,效果会更佳。
  2.语法知识。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涉及词性、词的构成、词的用法等等。句法主要包括简单句的五大基本句型和七种基本句子成分。五大基本句型为:
  (1)主语 连系动词 表语。
  (2)主语 及物动词 宾语。
  (3)主语 不及物动词 状语。
  (4)主语 及物动词 间宾 直宾。
  (5)主语 及物动词 宾语 宾补。
  七种基本句子成分: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表语(predicative)、宾语(object)、宾语补足语 (object complement)、定语(attribute)、状语 (adverbial)。
  只有充分掌握这些词法和句法知识,再加上足够的词汇量,我们才能看得懂句子,特别是长句、难句,从而理解整篇文章。
  二、讲究技巧
  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 完形填空题考查什么知识和能力?它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 连贯地、准确地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尽可能地利用短文中的信息提示去猜测、理解、选择正确的答案。完形填空题的考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词义。主要考查词汇意义辨析的能力,理解备选答案本身的意义,根据语境的需要选择正确答案。
  2.搭配。空格前或后的词是决定空缺处所填词汇的关键。这个主要包括冠词、介词与名词搭配,介词、副词与动词之间的固定搭配,以及一些习惯用语。
  3.关系词、连词等。这个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理解句子间的关系并选用正确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词等来连接各个句子。这些词主要包括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各种从句的引导词以及表示并列、转折、因果的连词。
  4.语境。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语境的理解,选择符合语境的答案。
  弄清楚了完形填空题的考点之后,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把握整体,注意细节。
  1.跳过空格,快速通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即5个W和1个H。5个W指who(人物)、what(事件)、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1个H指 how(方式)。在一篇完形填空题中,这几个因素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只出现其中一部分,掌握了这几个因素,就大体上掌握了文章大意。这对理解文章很重要。
  2.认真阅读文章,结合选项,瞻前顾后,综合考虑,选择答案。几乎每一空格都有答案提示,要么是空格前后或文章中其他地方有提示词,要么是语境提示,再要么是可以根据生活常识来判断。我们要把所有的脑细胞调动起来,认真思考并寻找提示信息,正确答题。
  3.再次通读全文,仔细检查答案。这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把握就不要改变答案,因为第一感觉常常是最准确的。过去发现有很多考生因为轻易改变答案而导致错误,后悔莫及。
  总之,只要平时打好扎实的基础,考试的时候注意运用答题技巧,攻克英语完形填空题虽不能说如囊中取物,但也并非遥不可及。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采用DEAE-52,Sephadex G-200柱层析法从辽春9号小麦面粉里提取分离纯化小麦酯酶,分别用二次蒸馏水、0.1-0.5 mol/L的NaCl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最终确定,粗酶液经DEAE-52用二次蒸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启示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提问,更要重视对问题的设计。然而,在现实的政治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课堂设问的有效性认识不足,缺乏问题的质量意识:或题材陈旧,缺乏新意;或指向不明,缺乏针对性;或难易不当,缺乏层次性;或思路简单,缺乏创新性等。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同行的经验,就如何设计课堂问题提高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普遍具有活泼好动、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而思想政治课程中需要学生记忆和理解的知识点繁多,加之一些教师授课方法过于陈旧,这势必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师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政治教师应对课堂导入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这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被教师所采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它能够在唤醒学生现有知识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其中有许多概念大同小异.在应用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如果对概念的实质把握不准,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本文就函数概念中几组易混淆的概念加以
践行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阅读教学依然是制约语文教学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在多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认识到: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要提高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就必
教育的成败关乎国计民生。虽然课改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还有许多的不足,这制约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教师的角色转换不到位。下面笔者就以政治教师为例谈谈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转换问题。  高中政治课兼顾着学生德育和高考两块阵地。在此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目标为: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把课堂的舞台留给学生。教师作为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面对这一新的要求,
建立了一个两种群时滞竞争模型,得到了正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和成年种群的最大捕获量.
含参不等式成立问题是高中数学中最常见的,也是很困扰学生的一类问题.该问题形式多样,解法也因具体问题灵活机动,本文根据自己的高三教学实际,对一组含有“存在”、“任意”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