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学生进入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入口。它可以使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这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日后在计算机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课。在现代社会里,对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都离不开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它已成为人们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一种技能,是人们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手段。
  一、现代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
  1.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们发现新生的入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而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摸过计算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普及极不平衡。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在初中时文化课差而成为不被关爱上或经常被批评的学生,或者是因为感到和同年龄的人比差距太大,而感到学习无望的学生。虽然他们由于学习的压力与对成绩的不满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但学习依然是他们生活的重心,他们依然渴望被关爱,依然渴望获取成功。我们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上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多地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上机操作,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上机时也能完成各项实验任务,但是遇到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而有的学生则因为要用计算机完成某项任务,于是便很快地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
  此外,长时间上计算机基础理论课会让学生感觉到单调乏味,接触不到真实的操作会使其产生抽象的感觉。
  3.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计算机应用基础对于各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计算机的入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强调了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和新技术的使用,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熟练的键盘汉字输入和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发送和发布信息能力,等等。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熟练程度,即应用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因此,我们应把计算机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4.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从最初的DOS系统到Windows,涉及的应用软件知识也越来越多,而以前被称为“基础”的那些知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已经变得不再是基础。随着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学习课程体系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从而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探讨
  1.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在备课时注意备学生。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他们原本已经拥有的知识量,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接纳新的知识。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当前所拥有的知识储备量,即使把课上得再漂亮,学生也接受不了,这样的课程只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到最后只会让老师和学生都一无收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想一下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学生的立场上,把学生的知识水平考虑在其中,准备一堂简单而精彩的课程,让学生听完后有收获,那么你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2.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能力极强的课程,计算机学习环境的搭建是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各项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很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人士提出,鉴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效果不佳,应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并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计算机都有浓厚的兴趣,但是苦于上机的机会太少,或者上机后不知道干什么。前者是由于计算机教学的硬件环境不健全,后者却是由于计算机教学的软件环境不健全。因此,在硬件方面不足条件下,我们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软件方面。例如学校机房硬件配置不是很高,不能达到多媒体教学,我们就在软件方面下功夫,在机房安装了优网科技的极域电子教室V4.0版,安装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上课通过它进行演示,来达到多媒体教学效果,操作直观、形象,使学生产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从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
  3.实施分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鉴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老师上课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要求老师教学中要兼顾后进生,建议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考试,以便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在讲课时,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他们分组,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后进学生,让他们尽快赶上来,一个也不掉队,平时鼓励学生多上机,更多地注重课外的学习。
  4.将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改为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应用为主要教学目的,因此课程内容中知识和技巧应并重。我们应该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上课时只传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经常用到的一些操作,以及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提倡“精讲多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起引导的作用,而且应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体会,培养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自己通过该软件的帮助系统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用不多的时间演示令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使用这个软件,从而完成实例。
其他文献
摘 要: 幽默使教师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参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幽默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担当家长、朋友等不同角色;幽默使教师所组织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更好地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将幽默引入体育课堂,而且正确地运用,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非常重要。幽默教学能够更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灵敏性、机智性,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创造、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
摘 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高校评估时对计算机实验室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投入。本文对如何建立实验室和规范化合理化管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 实验室 组建 规范化管理    21世纪是计算机等电子产品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更新换代,软件更新的同时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实验室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在淘汰以往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高速网络技术的快速推进,各大高校对互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很多新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地开发并投入应用之中。但是科技从来都是“矛盾”并行的,新技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会给我们“附送”新的烦恼。在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的时候,网络攻击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对于校园网来说,ARP攻击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ARP攻击又称为“ARP欺骗”,这种攻击往往被加载到木马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是定植在猪上呼吸道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是导致保育猪死亡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并导致猪群受到应激或者一些免疫抑制
摘 要: 热继电器是一种接线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最广、保护性能较为完善的低压电器,文中阐述了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电动机定子绕组不同接法(过载和断相)时热继电器对电动机的保护,热继电器的选择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热继电器 电动机 保护 选择    在电动机的各种控制中,主要是用熔断器对电动机进行短路保护,但对电动机因长期过载、频繁换向旋转、欠压运行等产生的过热,熔断器则无法提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