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志愿者队伍能力提升的实务研究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minyi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志愿者是社会文明的象征,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志愿者队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笔者实地参与北京市密云区D镇志愿者队伍能力提升项目,通过项目开展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专业反思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志愿者队伍;能力提升;实务研究;社会工作
   一、农村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涌现了很多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队伍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与城市地区志愿者队伍发展状况相比,农村地区志愿者队伍力量还十分薄弱。农村志愿者多是外援式志愿者,对农村内部志愿者重视不够。广大农村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期,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农村志愿者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弥补农村人才之不足,另一方面能够增加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治理的现代化能力与水平。基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熟人社会”的文化传统在农村依然鲜明,农村群众的行为依然受到“乡土逻辑”的规制。因此,“熟人社会”的优势成了农村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突破口。
   本研究基于赋权增能的理论,让受助主体发挥主动性,提升自身资本和发展能力。并且通过外部力量,塑造有利于弱势群体生存的客观环境。运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为志愿者开展一系列的小组活动,旨在收到通过建立志愿服务队联结各项资源的效果,使村民有效参与到社会发展、社区发展中,提升村民的自我效能感,挖掘其自身优势,真正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二、基本情况介绍
   (一)D镇基本情况
   D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部,与河北省兴隆县接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重要潜力节点,地处首都一小时经济圈,距北京市中心85公里,距密云水库30公里,距古北水镇30公里,是密云东线旅游线路中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优越。同时,京承高速、密兴路、京沈客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为浅山区,总面积144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达90%,22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3265人。
   (二)D镇志愿者队伍现状
   此前,D镇并没有一支较为完整和稳定的志愿者队伍,而后依托当地社工机构的区级购买服务项目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第一批接受培训的志愿者共有10人,8名女性,2名男性,且全部来自D镇。他们的年龄在30~70岁之间,年龄跨度较大,50~60岁的志愿者人数最多。因为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志愿者在前期就相互熟悉,为后期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农村志愿者队伍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工作队伍的专业程度较低
   从服务人员方面来看,目前机构的在岗人员,大部分都是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的人员,也没有专业督导带领社工开展项目。在执行相关项目时,由于缺乏专业的督导和社工团队,导致机构服务人员只是凭借着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开展活动。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通过社区工作方法来开展活动,很少使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而且在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时也不够专业,只是简单地告知村民参与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很少会去收集资料做专业预估,在活动进行时较少用专业视角和技巧与服务对象沟通交流,在活动结束后很少做活动评估和专业反思,整个活动并没有给服务对象实质性的帮助。如果服务人员在长期缺乏专业性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其所开展的服务将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志愿者的服务过程有间断性
   在农村生活的人们深受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影响,大都邻里和睦,团结友爱,自然形成了一种互助状态。所以农村的志愿者初始时都是带着爱心和奉献精神参与志愿活动,但是大多数志愿者很难连续开展志愿服务。一方面,志愿者的动力不足,虽然有奉献的初心,但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许多突发事件,导致志愿服务中断。有时候刚经过系统培训的志愿者,对参与志愿活动有很强的积极性,但可能此时没有开展相对应的志愿活动,就会逐渐消磨志愿者的士气;还有的时候是因为资金不足导致志愿者失去动力,大多数村民收入较单一,除去在家务农、外出打工和做零散工外,很少有其他的经济来源。虽然做志愿服务更多的是奉献,但是也要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经济补助来促进志愿行为。另一方面,目前农村缺乏一些专业志愿者队伍的组织者。如果想要志愿者队伍稳定发展,就需要有志愿者领袖,作为带头人集结志愿者做志愿服务。
   (三)政府部门和相关政策支持力度需要加强
   志愿服务的推行离不开政府部门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促进志愿者队伍形成,就要有相关政策的保障,培训志愿者队伍的力量也需要积极发展,以及财政支出中为公共服务留出预算,为志愿服务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如志愿活动经费和志愿者补助;另一方面,对志愿活动经费和志愿者补助发放流程缺乏监管,有时候活动经费和志愿者补助发放不够及时,造成活动开展困难。所以,不论是政府相关部门直接发放还是机构招募志愿者统一发放,都需要确认资金是否到位。
   四、专业反思与建议
   (一)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重视督导的专业指导
   社会工作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社区本土的社区工作者,以实践经验为主;另一类主要是来自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以专业知识和理论为主。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需要理论和经验的交流与合作。在专业实务中,需要专业的督导进行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業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提高志愿者队伍成员的服务能力
   受文化教育水平的影响,农村地区的部分群众对志愿服务理念了解不够深入,虽有奉献和志愿观念,但认识较为薄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巩固和加强,所以对其志愿服务观念的教育和深化,有利于提高队伍成员的志愿认识和相关服务能力。例如通过专业培训或小组工作等方法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精神和服务能力。
   (三)建立农村地区长效的志愿服务机制,为农村志愿者队伍发展提供支持
   农村地区老年群体、弱势群体以及公共服务方面等需要志愿服务,与城市居民不同,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低,生活来源较少,为保证志愿服务队伍成员的服务动力,应该尝试建立长效的激励和奖励机制,让农村志愿者能够减少后顾之忧,不断加入到志愿服务事业中,促进农村地区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
   (四)健全相关的法律政策,加强政府层面的支持
   目前,针对社会工作行业类的相关政策较少,作为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要想充分发挥专业的作用,必须加大政府部门对社区工作的支持力度。政府主要以项目运行的方式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不仅要有政策支持,还要在资金层面加以扶持,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监督机制
   当前社会工作服务的好坏主要以项目评估的方式评定,但很多评估方法和程序无法与实际情况较好地契合,对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不能准确地评估和判断,所以应该根据城乡地区的实际差别,建立公平有效的行业监督和评估机制,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秀玲.农村基层志愿者成长及其思考[J].汉江论坛,2017(10).
  [2]俞丹.农村普法教育中的“熟人志愿者”队伍建设初探[J].观察与思考,2012(03).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05:第30页.
   研究课题项目:北京工业大学第17届研究生科技基金项目《社会工作介入城市远郊区县社区党建工作建设的实践研究》,基金编号ykj-2018-00773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其他文献
今年7月上旬,在兰州市城关区消费者协会的反复协调下,75岁的兰州市民王先生才将手里的3款"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完成退货,收回货款7800多元。从几年前热衷于买保健品的"养生者",到去
通过对毕威高速公路K103+780—K103+920段高边坡施工期雨量、深部位移和坡面位移的监测,及时地掌握了边坡的变形情况及影响因素。持续降雨和边坡开挖引起的地质环境的改变是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如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地位、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等。但另一方面,我国农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也亟需解决,如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完善、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不够、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等。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基于株洲市高职创业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数据,分析MOOC应用于高职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并
分析成都至南部高速公路悦来隧道出口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变形特征,对滑坡的力学参数进行反演计算,进而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危害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治理措施。主要结
2016年正值“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土地、经济组织、生态、休闲以及“互联网+农业”方面,国家先后发布一系列重磅改革政策,大力促进传统农业脱胎换骨,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  2016,下一个赚钱“风口”在哪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对“十三五”规划的全面落实,将影响未来5年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惠农扶持资金重点扶持方向。那么,在这次农业发展浪潮中,将会有哪些赚钱机遇?作为农业人,又该如何去抓住这些机
针对交通视频监控存在树影等动态背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像素的双层背景构建模型来消除动态背景的干扰。首先,统计连续的图像帧,并对其进行形态学预处理;其次,根据对应图像
论文编校是把控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人工编校的方式,但该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基于该方式将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学术期刊出版需求,同时难以保障学术期刊编校效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