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集理论知识、抽象思维、实验探究于一体的科学。学生之所以认为化学难学,一方面是由于抽象知识较多,且实验现象不能够及时被呈现;另一方面是因为高中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还比较弱,更易于接受感性知识。如何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感性知识,如何形象生动地把微观粒子呈现于宏观世界,如何让实验资源有效地重复利用,这是困扰化学教师的难题。本文选取了高中化学化学键的内容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来说明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重难点问题的预设及解决思路
化学键属于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内容抽象,不易理解,重难点是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化学中非常熟悉的两种物质氯化钠和氯化氢为例,探究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本质,从而总结出化学键的本质,以此为基础探究讨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元素。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与媒体界面互动、学生与学习资源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新旧概念互动的过程。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有效支持互动学习活动的教学设备,改造了课堂活动,增加了学生互动,实现了课堂活动与多种媒体之间的无缝链接。本节课通过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实时操作功能、书写功能和学生的分组讨论,实现对重难点的掌握和突破。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讨论、探究为主,利用电子白板直观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在导引式问题的提示和引导下,及时恰当地运用原有的知识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并进行科学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电子白板的资源管理和呈现
电子白板所具有的粘贴功能、淡入淡出等效果设计和其特有的资源库为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丰富了课堂,同时,也让学生所面对的不再只是一块冷冰冰的板子,而是智能化、人性化的学习资源。
课堂实施情境:课堂一开始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幅沙雕的图片。“大家知道沙雕的制作过程吗?”学生讨论。教师陈述沙雕的制作过程:“沙子松散,无形状;沙雕紧凑,有各种各样的样式。把沙子润湿后雕刻成图像,再在表面涂上胶,沙雕就制作完成了。沙雕和沙子之间有何联系呢?”学生:“沙子是沙雕的组成粒子;沙子之间有引力的存在。”教师适时地引导:“如果沙雕好比各种各样的物质的话,沙子不就好比原子。很显然组成物质的原子之间有作用力存在。”
课堂上所用到的沙雕图片是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资源管理功能,事先将其分类放入个人图库中的,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就可以信手拈来,便捷自如地使用。这在没有电子白板的课堂中是很难实现的。
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播放功能和实时操作功能十分强大,结合其注解模式,使得原本只能单向传播的媒体变成了可以与之互动的双向媒体传播,大大地提高了课堂中师生与媒介的互动,从而也带动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新旧概念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活动支架。
课堂实施情境:在电子白板的窗口模式下,教师操作Flash动画,请学生来描述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1:“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正离子,氯原子得一个电子形成氯负离子,正负相吸形成氯化钠。”“回答得非常好。还有同学要补充吗?”教室一片沉寂,学生眉头紧锁。这时,学生2:“我看见不仅有引力还有斥力。”教师接着提问:“出现引力大家都明白,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斥力呢?大家讨论一下。”每个小组开始讨论。3分钟后,学生3:“是电子之间产生斥力。”这时响应的学生并不多。这在教师的意料之中,因为这正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师继续点拨:“钠失去一个电子后还有没有电子?”学生:“还有10个电子。”“电子都带负电荷,钠离子和氯离子靠近时电子之间是不是会产生斥力?”学生恍然大悟。到此难点已基本解决。用同样的过程去分析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就顺利多了。“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是否相同?”“不相同。”“区别在哪里?”学生有的思考,有的相互讨论。1分钟之后,学生4:“一个出现了离子,另一个没出现离子。”“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两种类型的化学键。其中一种是离子键,一种是共价键。”此时,教师再通过视频强化认识和理解,并利用电子白板的注解模式进行标注(如图)。学生结合学案讨论总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本质、定义及化学键的本质和定义,最后师生一起总结,重难点问题由此顺利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一种积极的、轻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提升了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电子白板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师生之间教学互动的“弱化”现象,增强了教学互动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了电子白板的支持,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方式变得可行,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三、电子白板与再生教学资源的创建和有效利用
电子白板以固有资源为基础,支持资源的生成性、动态性和建设性,体现了新资源观下资源的多种特性。它提高了资源的通用性、流通性和可用性。电子白板的资源回收功能对于开展基于资源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使教学得以进一步延伸。这不仅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资源管理方式,也是一种资源应用的新思路。
在实验教学占很大比重的化学课堂上,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操作性和重复性不能有效体现。在电子白板支持下,教师在课堂中要抓住典型行为,形成新的再生资源,同时还要充分灵活地运用电子白板的录播功能和照相机功能等,把课堂上来自网页、课件、学生的内容截取下来,保存到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完成再生资源的回收。以化学实验药品仪器摆放顺序为例,错误的顺序代表着学生某个知识点理解上的欠缺,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记录功能,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在以后的课堂中回放。这不仅可以强化重点,查漏补缺,加深学生印象,还可以进行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支架。
尽管电子白板支持构建一个课堂教与学的协作环境,具有技术集成高、资源整合强、交互功能好等优势,以及亲近师生、易于实现传统与创新的结合、适应多种教学结构与模式、满足各类学科课程的日常教学等特征,但基于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取决于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协作。因此,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加强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学及学科教学法素养以及信息技术素养的能力培养和专业发展。
本研究由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DCA080138)资助完成
(作者单位:北京中加学校)
一、教学重难点问题的预设及解决思路
化学键属于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内容抽象,不易理解,重难点是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化学中非常熟悉的两种物质氯化钠和氯化氢为例,探究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本质,从而总结出化学键的本质,以此为基础探究讨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元素。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与媒体界面互动、学生与学习资源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新旧概念互动的过程。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有效支持互动学习活动的教学设备,改造了课堂活动,增加了学生互动,实现了课堂活动与多种媒体之间的无缝链接。本节课通过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实时操作功能、书写功能和学生的分组讨论,实现对重难点的掌握和突破。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讨论、探究为主,利用电子白板直观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在导引式问题的提示和引导下,及时恰当地运用原有的知识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并进行科学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电子白板的资源管理和呈现
电子白板所具有的粘贴功能、淡入淡出等效果设计和其特有的资源库为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丰富了课堂,同时,也让学生所面对的不再只是一块冷冰冰的板子,而是智能化、人性化的学习资源。
课堂实施情境:课堂一开始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幅沙雕的图片。“大家知道沙雕的制作过程吗?”学生讨论。教师陈述沙雕的制作过程:“沙子松散,无形状;沙雕紧凑,有各种各样的样式。把沙子润湿后雕刻成图像,再在表面涂上胶,沙雕就制作完成了。沙雕和沙子之间有何联系呢?”学生:“沙子是沙雕的组成粒子;沙子之间有引力的存在。”教师适时地引导:“如果沙雕好比各种各样的物质的话,沙子不就好比原子。很显然组成物质的原子之间有作用力存在。”
课堂上所用到的沙雕图片是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资源管理功能,事先将其分类放入个人图库中的,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就可以信手拈来,便捷自如地使用。这在没有电子白板的课堂中是很难实现的。
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播放功能和实时操作功能十分强大,结合其注解模式,使得原本只能单向传播的媒体变成了可以与之互动的双向媒体传播,大大地提高了课堂中师生与媒介的互动,从而也带动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新旧概念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活动支架。
课堂实施情境:在电子白板的窗口模式下,教师操作Flash动画,请学生来描述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1:“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正离子,氯原子得一个电子形成氯负离子,正负相吸形成氯化钠。”“回答得非常好。还有同学要补充吗?”教室一片沉寂,学生眉头紧锁。这时,学生2:“我看见不仅有引力还有斥力。”教师接着提问:“出现引力大家都明白,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斥力呢?大家讨论一下。”每个小组开始讨论。3分钟后,学生3:“是电子之间产生斥力。”这时响应的学生并不多。这在教师的意料之中,因为这正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师继续点拨:“钠失去一个电子后还有没有电子?”学生:“还有10个电子。”“电子都带负电荷,钠离子和氯离子靠近时电子之间是不是会产生斥力?”学生恍然大悟。到此难点已基本解决。用同样的过程去分析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就顺利多了。“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是否相同?”“不相同。”“区别在哪里?”学生有的思考,有的相互讨论。1分钟之后,学生4:“一个出现了离子,另一个没出现离子。”“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两种类型的化学键。其中一种是离子键,一种是共价键。”此时,教师再通过视频强化认识和理解,并利用电子白板的注解模式进行标注(如图)。学生结合学案讨论总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本质、定义及化学键的本质和定义,最后师生一起总结,重难点问题由此顺利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一种积极的、轻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提升了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电子白板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师生之间教学互动的“弱化”现象,增强了教学互动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了电子白板的支持,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方式变得可行,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三、电子白板与再生教学资源的创建和有效利用
电子白板以固有资源为基础,支持资源的生成性、动态性和建设性,体现了新资源观下资源的多种特性。它提高了资源的通用性、流通性和可用性。电子白板的资源回收功能对于开展基于资源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使教学得以进一步延伸。这不仅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资源管理方式,也是一种资源应用的新思路。
在实验教学占很大比重的化学课堂上,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操作性和重复性不能有效体现。在电子白板支持下,教师在课堂中要抓住典型行为,形成新的再生资源,同时还要充分灵活地运用电子白板的录播功能和照相机功能等,把课堂上来自网页、课件、学生的内容截取下来,保存到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完成再生资源的回收。以化学实验药品仪器摆放顺序为例,错误的顺序代表着学生某个知识点理解上的欠缺,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记录功能,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在以后的课堂中回放。这不仅可以强化重点,查漏补缺,加深学生印象,还可以进行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支架。
尽管电子白板支持构建一个课堂教与学的协作环境,具有技术集成高、资源整合强、交互功能好等优势,以及亲近师生、易于实现传统与创新的结合、适应多种教学结构与模式、满足各类学科课程的日常教学等特征,但基于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取决于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协作。因此,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加强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学及学科教学法素养以及信息技术素养的能力培养和专业发展。
本研究由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DCA080138)资助完成
(作者单位:北京中加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