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学生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BILLGAT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研创新项目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者以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为主;指导老师主要给予的指导是研究方向的引导,但是多数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在具体研究方法方面的指导;参加项目之后,大多数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据此,建议高校应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创新培养;了解学生需求,定期进行专题培训;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 科技创新活动 高校学生 能力 影响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大学生依靠教师的指导,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而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李书华(2013](1])。创新活动为大学生挖掘、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舞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高校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焦健、荣宪伟(2009](2]认为创新活动能够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其中创新能力包括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等;综合素质包括沟通组织能力、集体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能力等。李书华(2013](1]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认为当下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创新氛围不浓、市场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和长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赵铭锡、薛彦华(2003](3]经过实际调查,认为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摇篮的高校在教学评价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校文化氛围和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阻碍。汤建彬(2007](4]认为影响大学生自我科技创新能力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个体特征、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实践的参与程度、大学生接受科技创新教育与训练情况、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学校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等。刘素婷(2010](5]认为虽然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丰富多彩,但仍存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认识不到位、缺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缺乏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等问题。
  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繁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在组织模式、宣传推广模式、过程管理模式、成果展示模式等方面对大学生科研创活动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系列丰硕成果。2015年,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在研项目6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市级项目48项、校级项目9项。参与创新共计参与学生200名、参与指导教师30位。本研究就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能力影响进行调查研究。
  1.调查结果分析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年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7份,占总问卷的93.5%。从总体上来看,该次问卷调查的设计、调研对象以及有效问卷回收的分布与结构基本达到了此次问卷调查的预期目的。
  1.2描述性分析
  本次调研187份有效问卷中涉及113名女生、74名男生;项目负责人49名、项目成员138名。
  1.2.1项目参加者年级情况
  表1 项目参加者年级分布表
  本调研进展之际正处于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参加项目的学生也全部由当初刚刚申请项目的学年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学年,参与者在项目进展中途也略有变更。因此,表1显示的结果应该降低一个年级去看待,即187名参与项目申报者,有35.83%左右是大三学生、57.75%左右是大二学生、4.28%左右是大一学生。
  表2 开展项目主要时间统计表
  单位:人
  注:时间有交叉
  1.2.2开展项目主要时间情况分析
  由表2可知,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课余时间来完成项目,其次是周末时间,然后是寒暑假时间。
  2.2.3项目进展交流方式情况分析
  在该调查中,90.9%(170人)的学生都表示自己会主动找老师汇报项目进展。由表3可以看出,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是学生的首选,其次是邮件和社交软件。
  表3 学生和指导老师项目进展交流方式
  单位:人
  2.2.4项目指导供给与需求情况分析
  由表4可知,在创新项目进展过程中,72.7%(136人)的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在项目过程中给予最多的指导是研究方向的引导,其它依次是具体研究方法的指导、论文撰写指导、论文发表指导。
  表4 项目指导供给与需求对比表
  单位:人
  而根据调查,学生最希望老师给予的指导却是具体研究方法方面的指导,研究方向的引导在学生的指导需求中排第二位,第三、第四位分别为论文发表方面的指导和论文撰写方面的指导。
  2.2.4创新项目对能力的影响情况分析
  表5 参加项目对能力的提升情况表
  单位:人
  由表5可知,在参加项目对个人能力的提升问题中,52名学生把创新能力提升排在第一位,50名学生把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排在第一位,40名学生把沟通能力提升放在第一位,35名学生把合作能力提升排在第一位,10名学生把适应能力提升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居多。
  2.3结论
  (1)从对象来讲,创新项目参加者以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为主;从时间来讲,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项目;从方式上讲,学生和老师以面对面交流为主。   (2)项目进展过程中,指导老师主要给予的指导是研究方向的引导,但是多数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在具体研究方法方面的指导。
  (3)参加项目之后,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3.建议
  (1)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创新培养。在进行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比较依赖和指导老师交流项目进展情况,一个老师的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学校有必要开展教师的创新培养培训。比如,定期购买创新培养类书籍供阅读,不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激发创新灵感;定期邀请创新创业专家进校园为教师尤其是进行创新培养工作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等。
  (2)了解学生需求,定期进行专题培训。在项目开展之前,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比如,项目初期,进行文献综述培训、调查方法培训、问卷设计培训、样本抽样方法培训等;项目中期,进行调研方法培训、数据整理培训、论文撰写培训等;项目终期,进行论文撰写培训、投稿技巧培训等。
  (3)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多增加实践环节,比如分组进行问卷设计竞赛、问卷调查情景模拟等,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在实践中“以大带小”,高年级同学带动低年级同学,一则保证既有优秀创新项目研究的延续性,二则促进学生之间“同辈教育”作用的发挥,保障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书华.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91-96.
  [2]焦健,荣宪伟.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影响[J].高教论坛,2009(5):8-9.
  [3]赵铭锡,薛彦华.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因素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4):63-67.
  [4]汤建彬.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客观因素分析[J].2007:212-213.
  [5]刘素婷.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4):15-17.
  2013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编号:B1-5409-13-0020)的资助
其他文献
摘要:中篇小说《木木》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现实主义力作,它真实地叙述了农奴格拉西姆在老地主迫害下的悲惨遭遇,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作品中主人公格拉西姆的“聋哑”既是这一人物形象的外在生理特征,也隐喻了他的内在精神特征,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  关键词:木木 格拉西姆 聋哑 生理特征 悲剧意义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人物常常被赋予某种特殊性来承载一定的叙述意图或艺术表现功能,如《尘埃落定》中的二少爷
摘 要: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林业院校开设了食品专业。根据高等林业教育树立的“科教兴林、教育为本”战略思想,本文介绍了绿色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如何发挥行业优势、保持办学特色,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制定课标、编写教材、课程改革来实践课程体系。  关键词: 林业院校 课程体系 探索 实a践  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公众关注的今天,要想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
摘 要: 郭初阳是一位新生代教师,他上的《项链》课获得了全国大赛一等奖。这堂课折射出郭老师独有的教学艺术。但是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项链》中教师在资料选择、问题设计和预设方面也有不足,值得抛弃。  关键词: 郭初阳 《项链》 语文教学 互文性阅读  中学语文这个学科本可以海阔天空的,可事实却是教师教学千篇一律,偶尔有少数探索型教师发出异样、另类的声音,郭初阳老师便是其中之一。自然一石激起
摘 要: 2013年1月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由吴善中教授等人编著的《太平天国史学述论》,在参考丰富翔实的资料基础上,按史学史的基本理路阐明了太平天国史学发展的历程,分别对太平天国印书文书的搜集与整理、专题史、纲领、人物、史家、典章制度进行了论述,对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巨大成绩与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该书结构严谨,资料翔实,分析透彻,评价客观允当,是一部太平天国史学研究方面的总结性、向导性力作,具有很
摘 要: 作为首位出现于大众视线中的“80后”作家,韩寒的小说深受关注。一方面他的作品风格突出,语言犀利幽默,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讽刺,极具辨识度。另一方面作品依旧与经典文学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主要围绕韩寒小说的创作风格分析与历史局限批判展开论述。  关键词: 韩式风格 犀利讽刺 创作局限  一、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  韩寒在创作第一部小说《三重门》时,年仅18岁,不同于其他青少年文学的天真幼稚或是伤春
摘 要: 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进入网络时代,大学生作为网民中最大的构成群体,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已然成为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网络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但网络对其培养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只有探索符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符合网络环境发展特点的培养路径,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真正见成效。  关键词: 网络 价值观 幼高专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
摘 要: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建立民族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学生功利化的学习倾向使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影响。分析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接受现状和原因,探索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实施路径,完善和拓宽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职教育 实施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它深刻地影响着生
摘 要: 文章针对目前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初步构建出了与行业标准衔接的开放式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层次课程体系;探索了气象服务行业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核心环节,为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的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
摘 要: 民办高校迅速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针对现有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发现存在的问题,深层次了解发展中的局限性,了解师生的反馈和需求并提出对策。旨在探求更加适合民办高校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新机制,为兄弟院校的相关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学生事务管理 存在的问题 对
摘 要: 服务型党支部在高校党建工作中主要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四个方面为指导思想,这部分工作在结合易班网络互动平台后,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探究、新思考。本文以“党建E家人”易班支部平台为例,阐述服务型党支部在基层党组织中的创新型应用和实践。  关键词: 服务型 高校网络党建 易班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确保中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