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在的美国克利夫兰医院,每年接待四五千名从国外来就醫的病人,他们到这里来主要是寻求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最近几年,从中国来的病人在增多。
人们之所以不惜代价,费尽周折选择到克利夫兰医院来就医,是因为这里心脏手术的风险要低很多———可以低90%以上。此外,有一些特殊的手术,其他地方的外科医生一辈子只能做四五次,而这里的大夫可能一年就做一两百次。因为世界各地的病人都到这里来,医生诊治疑难病的经验就丰富。
中美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主要在哪里?以我熟悉的心脏外科为例:同样是心脏搭桥手术,为什么在克利夫兰医院做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很多?原因不仅仅在于手术本身这个环节,更在于术前、术中的支持和术后恢复的整个过程。
在这里,所有的术前检查都在门诊做。除非有特殊原因,病人都是在手术当天住院,没有人在术前住到医院里。这样的话,病人住院天数短,也节省了费用。术前准备由一套规范的术前教育来解决,病人通过看视频或者听护士讲解,自己按照程序来参与术前准备。例如,医生会告诉病人在术前第几天要停什么药,手术前一个晚上需要用抗菌杀菌的特殊肥皂洗两次澡,要用什么漱口等。
病人入院后直接进手术室,做完手术送到重症监护病房(ICU),当天晚上脱离呼吸机,第二天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到普通病房以后,一般还有几天的恢复过程,医院有专门的术后恢复规范。这个规范是干预性非常强同时又很适用的,术后的每一天该做什么都有规定。比如,病人在手术后起床走动,一开始病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这时理疗师就会专门帮助病人来做这个锻炼,而且都有详细的记录。
此时,还会有一个病案管理员对病人出院后的生活情况进行摸底。比如,病人出院后直接回家的话,家里的住房要上几级台阶,所住的房间离厕所多远,这些情况都要问清楚。因为理疗师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确定这个病人的术后恢复锻炼计划。如果病人回家后需要上下楼梯,在其出院之前就有人帮助他做练习,医院不可能在病人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让他出院。如果经过评估,病人真的无法上下楼梯,医院就不会让他回家,而是将他转到一个康复中心,待其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让他出院。
从我在美国顶级医院长期工作的经历来看,中美两国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不在于单个医生的技能,也不在于设备是否先进。比如,在做手术时,外科医生切得怎么样、缝得怎么样,这方面当然很重要,但如果只看这方面就太局限了。
外科技能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临床诊治的过程需要依靠一个系统对每一个参与者进行严格的训练。作为一名医生,他知道自己的角色,他在整个庞大的“机器”里面,要尽力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怎么运转到最好;同时,也要知道其他“零件”都在干什么。而所有这些“零件”的运转,都是为了病人,为了一个中心目的,那就是病人能够得到最好的结果。
所以,美国医疗水平的“高”,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团队合作非常好。每一个过程都非常细节化,非常个体化,这方面中国目前确实还做不到。
人们之所以不惜代价,费尽周折选择到克利夫兰医院来就医,是因为这里心脏手术的风险要低很多———可以低90%以上。此外,有一些特殊的手术,其他地方的外科医生一辈子只能做四五次,而这里的大夫可能一年就做一两百次。因为世界各地的病人都到这里来,医生诊治疑难病的经验就丰富。
中美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主要在哪里?以我熟悉的心脏外科为例:同样是心脏搭桥手术,为什么在克利夫兰医院做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很多?原因不仅仅在于手术本身这个环节,更在于术前、术中的支持和术后恢复的整个过程。
在这里,所有的术前检查都在门诊做。除非有特殊原因,病人都是在手术当天住院,没有人在术前住到医院里。这样的话,病人住院天数短,也节省了费用。术前准备由一套规范的术前教育来解决,病人通过看视频或者听护士讲解,自己按照程序来参与术前准备。例如,医生会告诉病人在术前第几天要停什么药,手术前一个晚上需要用抗菌杀菌的特殊肥皂洗两次澡,要用什么漱口等。
病人入院后直接进手术室,做完手术送到重症监护病房(ICU),当天晚上脱离呼吸机,第二天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到普通病房以后,一般还有几天的恢复过程,医院有专门的术后恢复规范。这个规范是干预性非常强同时又很适用的,术后的每一天该做什么都有规定。比如,病人在手术后起床走动,一开始病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这时理疗师就会专门帮助病人来做这个锻炼,而且都有详细的记录。
此时,还会有一个病案管理员对病人出院后的生活情况进行摸底。比如,病人出院后直接回家的话,家里的住房要上几级台阶,所住的房间离厕所多远,这些情况都要问清楚。因为理疗师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确定这个病人的术后恢复锻炼计划。如果病人回家后需要上下楼梯,在其出院之前就有人帮助他做练习,医院不可能在病人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让他出院。如果经过评估,病人真的无法上下楼梯,医院就不会让他回家,而是将他转到一个康复中心,待其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让他出院。
从我在美国顶级医院长期工作的经历来看,中美两国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不在于单个医生的技能,也不在于设备是否先进。比如,在做手术时,外科医生切得怎么样、缝得怎么样,这方面当然很重要,但如果只看这方面就太局限了。
外科技能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临床诊治的过程需要依靠一个系统对每一个参与者进行严格的训练。作为一名医生,他知道自己的角色,他在整个庞大的“机器”里面,要尽力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怎么运转到最好;同时,也要知道其他“零件”都在干什么。而所有这些“零件”的运转,都是为了病人,为了一个中心目的,那就是病人能够得到最好的结果。
所以,美国医疗水平的“高”,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团队合作非常好。每一个过程都非常细节化,非常个体化,这方面中国目前确实还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