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地理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eng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教育家说过:“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其实,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地理创新能力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灵魂。近几年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801班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其他文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博览群书。当代青少年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这一切,离不开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如果说课堂教学要是指导“精读”的话,课外阅读则是“博览”。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如何有效地促进让语文教学走上一条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成了我们研究的主题,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做了以
童年浓缩了一段历史,一段满脸泪珠也在歌唱的历史;童年沉淀了一个童话,一个冬天里也有花香的童话。童年的故事像大海的珍珠,每一颗都晶莹剔透,每一颗都熠熠闪光。即使是痛苦的童年生活,咀嚼追思起来,也总能品味出一丝丝痛楚的甜蜜,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他却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的调皮的童心,在那里他留住了天真无邪的童真、纯真自由的人性、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晕唯美之所在。  鲁迅先生
目的:本课题拟从临床观察尺胫针干预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为今后广泛应用该疗法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  方法:本课题采用盲法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在陕西中医学院及陕西
初中物理的新课程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初中物理不是单单为了学知识而学物理。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协助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再利用找到的答案如何来解决相关的物理现象这一过程,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方法与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使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逐步变成学习的主体,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教学模式出发点是很好的,但在实
一、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如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入语,能够在一节课的开始时就抓住学生的“心”提高继续学
一、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作为乡镇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和具体困难,可能在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器材、教具不足之处;有一些比较老旧,有些已发霉生锈,还有些已经无法与教材实验相匹配。做为教师应自己设法解决。如我们在分组实验中缺少电阻线圈,就自已设计制作了电阻,可以分组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完全可以完成分组实验。在具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也应克服,根据不同内容,还自制了平面镜,斜面等一些
摘要: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方方面面都体现着教育的内涵。教师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教师的内在素养是通过外在的容止表现出来的,教师课堂礼仪对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对提高课堂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 礼仪 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这也是我们被称作华夏民族的原因。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
(一)利用新教材的特点  初学英语者对英语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且所学的教材趣味性较强。到了高中之后,教材难度增大了,课文的篇幅增长了,每单元的生词量也增多了。但尽管如此,要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是有可能的,因为高中新教材的课文内容贴近现代的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感,许多话题如名人、音乐、体育、友谊、幽默等都是同学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其趣味性,精心组织安排教学,碰到难题时及时加予引导,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