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快乐塑造人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cw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不但能积累知识,增长自己的学问、见识和智慧;还能修养自己的身心、树立正气,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基础阶段,关系到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让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的阅读创造阅读的环境,提供阅读的机会,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快乐,逐步塑造自己的人格。
  一、创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使学生很好的进行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学生阅读的愉悦,是学生坚持阅读,长效阅读的有郊途径。
  1、在班级中创建图书角,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
  在班级中创建图书角,有利于方便学生阅读,能有效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图书角的创建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精心设计。图书角里的图书,可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中的图书,或组织学生将自己家中读物带来进行交换阅读,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使学生在这小天地里成为小主人,阅读的兴趣就会发展起来。
  2、选择合适的阅读作品,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能否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长期有效地持续下去,并形成一定的习惯,与学生阅读时所选择的作品有关。作品的深浅不同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作品过深,学生读不懂,没兴趣,过浅,学生也会觉得没兴趣。因此,学生阅读的作品,教师要加强指导。作品的选择要适合不同阶段学生年龄的特征。一般来说,图文并茂的图册、小故事、儿歌、较短篇幅的故事、注音文本等作品,适合于低年级学生阅读,中高年级学生适合读篇幅较长、故事、童话等具有一定哲理性的作品。因为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有利于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交流读书感受。
  定期开展读书活动,交流读书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促成常态化,逐步形成一种习惯。读书活动的开展可是多样化的。例如:开展班级读书公告,学生可以把自己读书的内容及感受在公告中展示,交流读书收获;开展讲故事、诗歌朗诵、精彩片断摘抄等比赛活动,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多读书,读书好书,从而在学生中掀起读书热潮;也可定期利用一定的时间轮流讲讲自己读到的一个故事或表演自己读到的内容,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多种能力。总之,教师要认真思考,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努力使学生的读书热情得到高长。
  二、加强学生阅读的指导,努力塑造学生人格
  学生有深厚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找到了阅读的快乐,当然这是一件好事,但我们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仅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快乐,而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塑造自己的人格,达到修身、养性,树立高尚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和情操。为此,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加强学生阅读的指导,逐步塑造学生的人格。
  1、让学生在优秀的作品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步塑造自己的人格。对于学生的阅读内容,教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选择优秀的、健康的、具有激励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让他们从小在心灵上得到净化,在作品的感染和熏陶下,逐步塑造自己的人格。例如,让学生读《王二小》故事,学生就会被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所感染,从而樹立起勇敢机智,沉着应对,不怕牺牲的优良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十分强,往往会对一些不利自己发展的东西感兴,要让学生尽力避之。在选择阅读内容中,应去其不健康的、腐朽的、坠落的内容。
  2、在阅读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学生对文本的思考、理解,是学生自己的体验,不是教师代替的阅读,以不是他人的代替阅读。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首先,我们应努力改进阅读教学的模式,倡导学生的自主阅读。以学生自主阅读体验、感受、理解与教师、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来实施阅读教学,让学生得到自身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实现阅读的快乐,人生品格的形成。
  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特别是学会精读方法,不但能让学生学会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更能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情感熏陶,学会明辨是非,树立健全的人格。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落花生》一文中,可引导学生品读父亲说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爱: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从中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实诚、不虚华、不自炫、从而树立良好的做人品质。在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一文中,可引导学生细细的品读作者描写自己失去母亲后心情的片断;作者初到哥廷根的日记片断,学生就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从而树立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怀。
  总之,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阅读,努力在工作中创造宽松的、广阔的阅读环境,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努力改进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就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快乐和塑造自己的人格,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终身读书的好习惯。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设计的需求越来越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优胜者,必须要通过设计创意来提高吸引力,而设计创意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的表达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各种现代化通讯工具涌入办公。尤其是电脑的普及,多媒体的运用,给教育更添一双有力的翅膀,也使家园交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交流时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之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主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美术教学能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操作能力和审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環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调控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色彩鲜艳、易于理解的优点广泛的运用到幼儿园的教学中,它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针对幼儿园幼儿特点,我以快乐为主线,以教育为侧重点,优化日常生活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进行系列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在快乐中点击生命、点击生活、感知学习,从而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快乐画面点一点,行为习惯多一点  小班的幼儿他们刚刚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的集体,在幼儿园里表现出任性、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