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探究当前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及布置问题,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当前中小学体育学科当前作业设计及布置的现状,根据"课外作业"布置的原则、分析中小学体育作业设计及布置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布置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几点措施及建议,希望能为当前初中体育学科作业的设计及布置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体育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8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关注到通过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及布置,来提升当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对于应该设计怎样的体育课外作业?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该如何进行有效评价等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因此,本人希望能通过结合当前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及设计的原则,探索出有利于优化当前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及布置的几点措施和建议,能为提升当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体育"课外作业"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
本人认为,可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条件,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学校场地器材设备较好,可进行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的锻炼,在家里则可根据现有条件进行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跳绳、俯卧撑、哑铃、引体向上(利用门框)、双臂屈伸(利用两个固定支撑物)等锻炼。
(二)因时制宜
除每天早上5-10分钟的慢跑(约500-1500米)为必练项目外,其余练习可利用课间休息,中午、放学后及家里文化作业的间隙时间里完成,这样既不占用大量时间,又使身体各系统的兴奋、抑制得到合理的交替。
(三)因人而异
根据各人的身体素质来确定合理的强度、密度和运动量。在体育课和活动课上,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可根据男女生体质的不同,进行健康分组,但同组学生之间体质仍有较大差异,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恰到好处的强度、密度和运动量。
(四)突破弱点
在学生中,或力量张,速度差、或耐力好,弹跳差,或速度好,协调性差等等,课外作业应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而发展,又能缩小每个项目的差距,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促进了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全面身体素质都较好的学生则可让他们多进行些球类活动,并经常组织他们开展些小型竞赛,提高他们的锻炼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二、优化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及布置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
本人认为,首先学校应该予以重视,让每个学生都要重视体育课外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各班要在课外活动当中落实好,班主任要引导好,体育委员要组织并带领好。督促好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自觉完成,这样将会给体育老师带来极大的帮助。
(二)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重要保证
本人在一次走访中发现,有个学校体育教研组的教师经常向班主任及其它教师宣传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教育学生不能用体育课外作业来冲击其它各科作业,并督促学生完成好其他各科作业,从而取得了各科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不少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组织本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的还带头参加锻炼,如八年(1)班班主任,经常亲自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她还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经常督促并指导他们针对自己的弱点加强锻炼,通过她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目前该班体锻达标率已达85%以上,名列全校之首。
(三)督促检查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有效方法
虽然大部份学生能比较自觉地完成体育课外作业,但仍有一小部份学生视它为"软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本人认为,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来讲,一方面应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要求学生每天把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情况用日记的形式如实地记下来,还可以要求每隔一段时间(2-3周)小结一次,让中学生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并且,教师在检查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和具体的指导,并对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给予鼓励。
(四)家长的配合和支特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必要条件
有些体育课外作业是在家里做的,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家庭锻炼成为主要形式。但有些学生不够重视,有些学生还不能自己合理地安排假期作息时间(特别是体育锻炼时间)。我们经常向社会和家长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督促学生自觉地完成体育课外作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子女完成体育课外作业创造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少家长积极配合,指导子女制定合理的课外体育锻炼作息时间表,并经常督促和检查落实情况。实践表明,凡这样做的家长,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就完成得好,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所增强。
六、结论
总之,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既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又培养他们自觉锻炼身体、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良好思想品德,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使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又利用文化课作业休息时间,完成体育作业,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同时布置课外体育作业不但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反而有助于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但要注意适量、难度适中、有娱乐性,真正让学生自觉乐意地完成他们的体育课外体育作业。
参考文献
[1]赵昕霞,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2]魏清松,要关注学生体育训练中的实践、应用、创新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02
[3]陈伟、李丹,"简易体育与健康家庭作业"融入日常体育课程之效果初探--体育与健康知识认知角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1
[4]马晓鸿,浅谈如何布置和检查高中生的寒假体育作业[J].科技资讯,2010/03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体育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8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关注到通过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及布置,来提升当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对于应该设计怎样的体育课外作业?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该如何进行有效评价等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因此,本人希望能通过结合当前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及设计的原则,探索出有利于优化当前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及布置的几点措施和建议,能为提升当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体育"课外作业"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
本人认为,可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条件,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学校场地器材设备较好,可进行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的锻炼,在家里则可根据现有条件进行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跳绳、俯卧撑、哑铃、引体向上(利用门框)、双臂屈伸(利用两个固定支撑物)等锻炼。
(二)因时制宜
除每天早上5-10分钟的慢跑(约500-1500米)为必练项目外,其余练习可利用课间休息,中午、放学后及家里文化作业的间隙时间里完成,这样既不占用大量时间,又使身体各系统的兴奋、抑制得到合理的交替。
(三)因人而异
根据各人的身体素质来确定合理的强度、密度和运动量。在体育课和活动课上,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可根据男女生体质的不同,进行健康分组,但同组学生之间体质仍有较大差异,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恰到好处的强度、密度和运动量。
(四)突破弱点
在学生中,或力量张,速度差、或耐力好,弹跳差,或速度好,协调性差等等,课外作业应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而发展,又能缩小每个项目的差距,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促进了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全面身体素质都较好的学生则可让他们多进行些球类活动,并经常组织他们开展些小型竞赛,提高他们的锻炼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二、优化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及布置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
本人认为,首先学校应该予以重视,让每个学生都要重视体育课外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各班要在课外活动当中落实好,班主任要引导好,体育委员要组织并带领好。督促好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自觉完成,这样将会给体育老师带来极大的帮助。
(二)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重要保证
本人在一次走访中发现,有个学校体育教研组的教师经常向班主任及其它教师宣传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教育学生不能用体育课外作业来冲击其它各科作业,并督促学生完成好其他各科作业,从而取得了各科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不少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组织本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的还带头参加锻炼,如八年(1)班班主任,经常亲自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她还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经常督促并指导他们针对自己的弱点加强锻炼,通过她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目前该班体锻达标率已达85%以上,名列全校之首。
(三)督促检查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有效方法
虽然大部份学生能比较自觉地完成体育课外作业,但仍有一小部份学生视它为"软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本人认为,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来讲,一方面应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要求学生每天把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情况用日记的形式如实地记下来,还可以要求每隔一段时间(2-3周)小结一次,让中学生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并且,教师在检查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和具体的指导,并对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给予鼓励。
(四)家长的配合和支特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必要条件
有些体育课外作业是在家里做的,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家庭锻炼成为主要形式。但有些学生不够重视,有些学生还不能自己合理地安排假期作息时间(特别是体育锻炼时间)。我们经常向社会和家长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督促学生自觉地完成体育课外作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子女完成体育课外作业创造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少家长积极配合,指导子女制定合理的课外体育锻炼作息时间表,并经常督促和检查落实情况。实践表明,凡这样做的家长,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就完成得好,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所增强。
六、结论
总之,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既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又培养他们自觉锻炼身体、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良好思想品德,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使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又利用文化课作业休息时间,完成体育作业,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同时布置课外体育作业不但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反而有助于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但要注意适量、难度适中、有娱乐性,真正让学生自觉乐意地完成他们的体育课外体育作业。
参考文献
[1]赵昕霞,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2]魏清松,要关注学生体育训练中的实践、应用、创新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02
[3]陈伟、李丹,"简易体育与健康家庭作业"融入日常体育课程之效果初探--体育与健康知识认知角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1
[4]马晓鸿,浅谈如何布置和检查高中生的寒假体育作业[J].科技资讯,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