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柔道运动的恢复训练方法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963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柔道是一项强度大,耗能多,神经负担重的运动项目,因此必须特别注意训练后的恢复,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效果。疲劳是由于训练过程中机体发生生理、心理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体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只需经过适当的调整和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以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的运动水平。
  关键词 柔道训练 运动量 恢复
  柔道运动是一种两人徒手对抗的项目,对抗激烈易受伤、运动负荷大、易疲劳,因此,柔道训练中要安排恢复训练。恢复训练是指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及方法加快队员体力和精神疲劳的消除,修复运动创伤、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活力,为柔道技能的提高打下基础。
  一、恢复训练的意义
  以往柔道训练重视技战术的训练研究,而对柔道训练中的恢复训练认识不足。训练结束后的恢复基本是顺其自然,自行恢复,消极对待,造成负荷过大,长期积压,疲劳、伤痛不能解除,技能无法提高,身体反被练坏,因此,柔道训练中科学安排负荷与恢复的关系意义很大。
  柔道训练是身体通过紧张、激烈的攻防对抗实现的。体内能量物质必然消耗减少,产生疲劳,机体水平下降,根据运动训练学讲的恢复和超量恢复原理。训练结束后,身体必须得到恢复和超量恢复,使机体水平得到巩固提高,为下次运动训练创造物质基础。柔道训练不只是会产生疲劳,由于它是打、摔等技法进行对抗的训练,还会产生运动损伤,如果不注意恢复训练,仍长时间连续大负荷训练,疲劳积累,受伤的肌肉、关节等得不到恢复、治疗,继续进行训练,就会使疾病加重,长期下去会造成大病。许多柔道运动员往往是带病参加比赛,赛后伤情加重,造成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下降。如果在训练时采用一些恢复手段,如按摩、电疗等方法,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加速排除代谢产物,消除局部的伤痛,运动寿命就会延长,技能就会提高。所以,要科学地掌握好训练和恢复的关系,使运动员技术水平能稳步上升。
  二、恢复训练的方法
  (一)技能训练中的恢复训练
  柔道训练的恢复练习不只在训练结束后进行,实际在训练过程中就已开始,按照每次训练的目的,根据运动负荷的强度以及运动员自身恢复能力来安排休息时间的长短和放松的方式。
  专项素质训练的恢复。例如,专项力量训练,每组10次到20次,每组休息10秒到30秒,恢复训练方法可采用原地放松跳、徒手操、慢跑。这样训练每组尽快恢复,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如果训练数加一倍,每组训练后恢复休息加长至1分钟。
  适应比赛激烈程度的恢复训练。为了适应激烈的比赛,避免在比赛中恢复调整体力的时间长,被对方的连续攻击打败。训练时采用大密度、高强度的训练,组间恢复休息时间很短,运动员脉搏还未调整好马上投入第二组训练,连续4—8组,然后再做较长时间的调整恢复,这种训练长期下去能使运动员在激烈的打击中快速调整体力,按照比赛,在高强度、大密度的训练之后,必须积极采用慢速跑,做徒手操等恢复手段,以促进血乳酸的排除。
  在训练中做一些轻松、愉快、富有节奏感的韵律操或听一些音乐对减轻和消除运动员精神疲劳是有益的,训练结束,放松练习后还可以跳一刻钟左右的迪斯科舞或者配合音乐做一些散打动作,这样会使运动员精神愉快地随着音乐消除精神和身体的疲劳。
  (二)技能训练后的恢复训练
  在恢复训练手段及方法中,除积极主动的放松练习外,合理的、充足的睡眠也是重要的,人在运动时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通过休息,使兴奋与抑制趋向平衡,通过睡眠使大脑皮层绝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指挥全身的“信号”减弱或中断,从而使机体进入休息状态。睡眠的作用还在于摆脱运动员精神上的不良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睡眠是“精神源泉”,是恢复训练的重要手段。
  运动员体力的恢复和提高与合理的饮食搭配也有重要联系,有利于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又有利于运动员技能的提高。运动员运动强度大、代谢快,营养要跟上,次数要增加,每次进食要等到剧烈运动恢复后,不能立刻进食,比赛前,要控制体重,合理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保持旺盛的竞技状态。
  (三)医学治疗对运动员创伤的恢复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常用的方法
  1.按摩:通过按摩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肌肉中乳酸等物质的消除,使机体代谢加快,特别是氧代过程更加积极,按摩还可以减轻肌肉负荷后的紧张度,消除肌肉硬化现象,从而消除疲劳,加速恢复。
  2.烤电:对消除肌肉疲劳起积极作用,尤其是对扭挫伤、关节炎、肌肉组织浮肿有很好疗效,能较快解除病情,恢复机体功能。
  3.温水浴:它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肉紧张得到缓解,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温水浴对心脏和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恢复训练随着柔道运动的普及和比赛举办的增多,它起的作用显而易见,受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为了提高运动水平,促进运动员身心健康发展和技能提高,逐渐改进和完善恢复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量及运动后恢复的方法,使训练更加科学,更有实效,使其更加科学地为柔道运动服务。
  参考文献:
  [1] 林岭,吴智辛.血乳酸在柔道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1).
  [2] 刘伟.恢复训练与负荷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2).
  [3] 韩华.乒乓球训练中的恢复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9(1).
其他文献
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其耕地投入行为与耕地数量的保障和耕地质量的提高有着直接的联系,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农户这一微观角度,研究农户耕地投入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通过调查,高校公体课中尚未设置软式排球教学的内容。为了满足女大学生强身健体的需要,在普通高校进行了对比性试验。结果显示,软式排球运动项目具有性能柔软、技术难度低、发球效果好、无负面影响等优点,且能够有效提高发球技术,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在普通高校开设软式排球课是可行的。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体育锻炼的看法发生了明显地转变。羽毛球作为一种时髦的运动,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参加羽毛球业余训练的多名青少年的学生,其羽毛球业余训练的情况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主体的羽毛球业余训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训练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83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首先分析了前腿支撑的概念,然后又进一步分析了前腿支撑在投掷实心球中的作用:正确的前腿支撑对获得合理的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速度的影响、前脚快速支撑对获得理想的超越器械姿势的影响以及有力的前腿制动支撑能够将身体重心位移速度转化为投掷速度三点。  关键词 前腿支撑 实心球 投掷  一、前腿支撑的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柔韧性和力量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基础能力,柔韧性和力量训练中采用适当拉伸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拉伸的时间和时机十分重要,在柔韧性练习前要先进行准备活动,使肌肉温度升高,再做拉伸才有效,才能防止肌肉拉伤。力量训练时要在练习的间歇进行拉伸,这样能使肌肉恢复原来的弹性。  关键词 柔韧性 力量 静
2013年7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审议通过,同年8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批复建设。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竞技体育是人与人之间天然本能的竞争过程,它以人类的天然本能为内容,以竞争为形式,实现传承文明之目的。在强竞技比赛中,运动员情绪失控后的攻击行为其严重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所重视。  关键词 强竞技运动 比赛情绪 攻击行为  现代竞技体育是人类文明的传承手段,它展现出人类自强不息、超越自我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篮球的投篮技术动作显然是属于投掷类的一种,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与田径运动中的标枪、铅球、铁饼等这些以远度为目的的力量速度型投掷类项目相比,投篮这项投掷类动作它是属于以准确性为目的的纯精确性的一项运动。虽然都是投掷类运动,但二者的动作结构形式却完全相反。  关键词 投篮技术 动作结构 特异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