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新探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采用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手法,强调以创新教学理论为指导,将科研教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强调应注重理论学习,把作文的课题研究,融入到平时的课堂作文教学中去,坚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从理论上进行反思训练。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反思
  
  传统的教学忽视了人,压抑了人,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等。这种教学重书本,重学习的知识,但从来不考虑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发展。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百依百顺的奴才,而不是生气活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作文教学也应该充分彰显学习的个性,在作文中,实现自我,达到丰满人性的形成,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倡导创造性作文。
  一、训练学生捕捉写作素材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使学生不仅勤于思考,而且要善于观察,从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见解。例如:我在我的作文课教学中曾进行了一次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大胆实验,上课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请一位必须经过讲台、打扮有些特点的学生出去,说有人找,等学生出教室后马上跟出来叫他(她)在外面,然后就叫全班就刚才出去了的同学进行肖像描写(互相不得交流),当大家写完并由一些同学念出后才把外面的同学请进去,这时同学写出来的肖像是各不相同,大家都为自己观察的不仔细哑口无言,于是我乘机对学生进行观察重要性的教育,以引起大家的观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二、采用新颖的表达方式
  要让学生的语言更加生动,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打破一些传统的词语运用模式,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效果。如一位初中生的《给蚊子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还记得那个晴朗的让人难以忘怀的夏夜吗?月光如水,星光灿烂,我本来睡得好好的,可你却跑来捣蛋,令我不得安寝。你带领着你的姐妹、七大姑八大姨组成的‘机群’对我狂轰乱炸。我奋起抵抗,左扑右打,收效甚微,身上早已数处‘中弹’。寡不敌众,我不得不狼狈撤退,转进攻为防御,将全身裹得如粽子。可怜我又热又闷,你小子却又半夜突袭,趁火打劫,竟然跑到我脸上作客。我朦胧中一巴掌拍去,啊,我一下子醒了,你却拍拍屁股溜之大吉。剩下我一人,吹胡子瞪眼睛,拿你没有办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创造性的运用“捣蛋”、“机群”、“中弹”、“趁火打劫”等极富生活化的,新奇而动感的语言,将一只可恶的蚊子在夏夜趁人熟睡之时,骚扰人们的情形刻画的惟妙惟肖,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三、创设情境进行写作训练
  作文训练可从内容入手,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其中,感受惊奇、享受乐趣。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有话可说,有文可作。如能冲破各种条条框框,出奇制胜,就能唤醒学生思考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课堂”的作文,普通平常的课太多,学生似乎难以挖掘出课堂的可说可写之处,于是,可以先设计好导入——一次读绕口令的比赛。板出一两首绕口令,让学生读,读的时候要求语音准确、口齿伶俐、速度加快。先让学生自由练读,再指名个别读,最后再一个个紧跟着读。因为既要考虑语音,又要顾及速度,所以学生们都很紧张,越紧张读的时候就越出错,教室里笑声不断,此时瞅准时机,请学生们谈自己对这堂课的感受,有的说这堂课很有趣,有的说这堂课很生动,有的说这堂课很轻松愉快,有的说这堂课很难忘,这时便可板书作文要求。如此铺垫.,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四、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现在的学生普遍讨厌作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无话可写,而这又是因为题目或材料所给的范围,是学生不喜欢的、不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写出佳作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材料、无话题,是不行的。因此,应立足于真实的生活,使学生言之有物。《观书有感》中写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灵感的源泉,就是他们的生活。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来写,更易产生写作的灵感。“从生活中选取原汁原味的写作素材,才能再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表现生动活泼的内容,才能吸引人,感动人、说服人。”这样才能使写作更有趣。让学生从平常的生活事件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来。就拿周记来说,我就要求学生写这一周最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喜欢的就可以入文。“凡是撩起你驻足欣赏的一道风景,给你丝丝感动的一个镜头,荡漾你心头涟漪的一件小事……你都可以将此铺叙成文,千万不要舍近求远,舍弃那些曾令我们感动的、震撼的小事、琐事,而煞费苦心地编织许多诸如双亲去世,自己如何身残志不残之类的‘崇高’故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能把自己身边的趣事写进去。像班歌比赛、跳绳大赛、一堂有趣的课、一本喜欢的书,这些虽然不起眼,却是将来作文的好素材。这样没有约束他们的写作范围,也没限制他们的创作空间,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结语
  作文就应该体现时代特色,我们的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但目前初中生的作文却存在着“雷同”与“相似”,让教师大为头痛,这也与时代的要求脱节。总之,本文力图使创新、个性深入到现代作文教学中去,进一步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更有力的推动现代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阅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汲取知识、提高技能的主渠道。谈到阅读,人们往往联想到语文的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比如有的人看不懂家用电器的参数,有的看不懂股市的走势图,有的看不透商场折扣的本来面目等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阅读能
前几天听同事上公开课《绿色蝈蝈》,她的课堂导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上课她先请同学们猜了两个谜语:“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不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谜语一出,学生们争先恐后抢答:“蜘蛛,大象。”教师又接着发问:“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猜出来的?”生答:根据谜语中讲的事物特点及平时的观察。教师顺势引入新课,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
蒙古族是我们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她在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蒙古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竖写的文字,是蒙古族人的第一语言。做为基础教育学科的蒙古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任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小学蒙古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以丰富的多媒体形式—
摘要:《中学德育大纲》(1995)规定中学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体育教学德育    一、心理素质教育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发展上处于较低水平。据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在中小学生有15.8%
时光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已经是中老年教师的年岁了。我们所任的初中语文教材已经记不清换了几茬,诸多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层出不穷,万千教法在我们教师中诞生并加以运用,在教育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只针对现行初中教材的内容《乡愁》谈笔者是如何施教的,以飨食同行志士,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一、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2.过程和方法:沉潜涵泳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社会多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和谐教育是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为教育的前提条件的。一所学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全人格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科教学无疑是承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中阶段,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过分依赖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