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既是新时代的开拓者,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一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仅和个人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还影响着国家的整体素质,以及民族的将来和社会局面,所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所在,然后叙述了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几条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领域浮现了许多全新的问题,对青少年们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的整体素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当前,探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也是教育工作者和众多家长不得不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且培养一批拥有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思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梁任公先生就曾经在散文《少年中国说》一文中说:“少年如朝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因此,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直接影响到了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所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方面,现阶段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情况决定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由于大学生就业困难,读书无用论再一次侵袭未成年人的思想,爱国勤劳、艰苦朴素以及敬老爱幼等思想观念日趋淡化,致使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是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所决定的,我党在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规划了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为了能够尽快实现理想社会的构建,就必须培养一批有道德、有纪律的青少年。倘若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败坏,那么能力再强,对社会的潜在危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2 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存在的问题
2.1 家庭思想道德建设没有把握住准确方向
因为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期待正在逐渐升高,许多家长在学习之余也给孩子带来了过重的学习负担,盼望他们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之中领先于他人。他们的思想观念普遍是重视智力轻视道德,把学习能力看做衡量一切的标准。而且,现阶段许多家长并没有有效发挥榜样的作用,而是用错误的言行给未成年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甚至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打下了不健康的烙印。
除此之外,许多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同样存在缺陷。对孩子过于溺爱,没有提出明确的教育标准,不对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自信以及独立性进行培养,导致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均较为欠缺。或者是对未成年人太过严苛,不考虑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用强迫性教育致使他们消极懦弱。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只顾着自己所谓的事业,导致孩子们性格孤僻,不合群。
2.2 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效性不理想
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以及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理念以及课程的设置方面全是以升学率的提升为出发点的,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上。而且在现阶段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之中,许多目标太过于理想化,严重脱离了未成年人的心理诉求,导致他们无法严格区分道德要求以及理想的道德追求。这些道德标准进而也就成为了难以捉摸的海市蜃楼,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导致未成年人认为教师只是在传授假大空的理论。
除此之外,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式单一,而且严重缺乏实践性。仅仅重视课堂教学,而将社会实践抛之脑后。依旧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条条框框的道德理论知识机械化地传输进学生的脑海之中。由于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所学到的道德理论知识无法和生活实践建立起联系,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也没有提升,进而言行不一。
2.3 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带来了不利影响
首先是外来文化的流行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未成年人尚缺乏成熟的三观,可塑性较强,和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深入影响。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和全球各国的交流日趋密切,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也发生了碰撞,西方有些资产阶段的人生观和享乐主义对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侵害。其次,现阶段的社会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过去的优秀思想道德观念逐渐被人们忽视淡忘,许多社会的丑恶现象层出不穷,许多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开始日渐扭曲,给未成年人也带来了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
3 对未成年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对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父母是未成年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对其性格的形成具有主导性作用。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家庭存在着密切联系。随着年龄的成熟,很多孩子的行為和做事风格会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像老师,由此可见,和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相比,家庭教育是基础所在。
所以,父母应当立足于未成年人的实际,在智育的同时,对德育也给予高度重视。用社会所倡导的思想道德观念来约束子女的行为,对未成年人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让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其能够正确把握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团体之间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拥有崇高品质的人。此外,家长自身也要加强学习儿童教育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不断深入分析并且总结自身实施家庭教育的情况,从而有效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孩子们的榜样。要求未成年人做到的,自己先应当做到,用自身优秀的思想品质以及言行去感染未成年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中,言传身教的效果是最为理想的,良好的言行和融合其他教育的优势,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全力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
在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应当首先让未成年人明白要做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做人。协调好德育、体育、智育以及美育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对小学阶段的学生,重点在于规范言行举止,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教育的重点在于强化爱国教育和爱社会主义教育,引领他们建立正确的信念以及三观,使思想道德建设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另外,校园文化建设及与改善德育氛围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所在。一方面,要充分激发所有教育工作者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拓宽教学的范畴。例如支持教师钻研学术、开设专题讲座等。另一方面,要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健康有趣的课外兴趣活动,拓展学生的见识和知识面,美化学生的心灵,开发其智慧,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的综合素质,进而抵制不良文化的入侵。
3.3 进一步强化社会道德的主要功能
首先应当全力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对政府以及党的“官德”教育给予高度重视,真正落实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未成年人树立榜样。而且因为当前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识淡薄,所以要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强化其法制观念。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要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规范网络上的一些活动,打击并取缔有关的非法活动,对网吧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对有利用价值的网络资源进行大力开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管理队伍,拓展网上德育的新天地。
最后应当加强和谐文化的建设,给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电视台方面要对电视节目采取可分级制度。出版有助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图书,让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
4 结语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会对未成年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在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家庭思想道德建设没有把握住准确方向,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效性差等。所以,必须对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全力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强化社会道德的主要功能。
参考文献
[1] 韩志敏,杨晓蕾,杨琼芳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途径研究——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03).
[2] 倪素香.论优秀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11).
[3] 石繼禹.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应对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6(05).
[4] 杨阳.网络虚拟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新课程·下旬,2015(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昌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作者简介:韩宏旺(1982-),男,江西省上饶市人,硕士,南昌航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徐钟(1982-),女,江西省丰城市人,硕士,江西青年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领域浮现了许多全新的问题,对青少年们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的整体素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当前,探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也是教育工作者和众多家长不得不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且培养一批拥有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思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梁任公先生就曾经在散文《少年中国说》一文中说:“少年如朝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因此,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直接影响到了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所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方面,现阶段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情况决定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由于大学生就业困难,读书无用论再一次侵袭未成年人的思想,爱国勤劳、艰苦朴素以及敬老爱幼等思想观念日趋淡化,致使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是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所决定的,我党在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规划了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为了能够尽快实现理想社会的构建,就必须培养一批有道德、有纪律的青少年。倘若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败坏,那么能力再强,对社会的潜在危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2 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存在的问题
2.1 家庭思想道德建设没有把握住准确方向
因为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期待正在逐渐升高,许多家长在学习之余也给孩子带来了过重的学习负担,盼望他们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之中领先于他人。他们的思想观念普遍是重视智力轻视道德,把学习能力看做衡量一切的标准。而且,现阶段许多家长并没有有效发挥榜样的作用,而是用错误的言行给未成年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甚至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打下了不健康的烙印。
除此之外,许多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同样存在缺陷。对孩子过于溺爱,没有提出明确的教育标准,不对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自信以及独立性进行培养,导致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均较为欠缺。或者是对未成年人太过严苛,不考虑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用强迫性教育致使他们消极懦弱。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只顾着自己所谓的事业,导致孩子们性格孤僻,不合群。
2.2 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效性不理想
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以及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理念以及课程的设置方面全是以升学率的提升为出发点的,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上。而且在现阶段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之中,许多目标太过于理想化,严重脱离了未成年人的心理诉求,导致他们无法严格区分道德要求以及理想的道德追求。这些道德标准进而也就成为了难以捉摸的海市蜃楼,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导致未成年人认为教师只是在传授假大空的理论。
除此之外,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式单一,而且严重缺乏实践性。仅仅重视课堂教学,而将社会实践抛之脑后。依旧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条条框框的道德理论知识机械化地传输进学生的脑海之中。由于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所学到的道德理论知识无法和生活实践建立起联系,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也没有提升,进而言行不一。
2.3 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带来了不利影响
首先是外来文化的流行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未成年人尚缺乏成熟的三观,可塑性较强,和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深入影响。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和全球各国的交流日趋密切,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也发生了碰撞,西方有些资产阶段的人生观和享乐主义对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侵害。其次,现阶段的社会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过去的优秀思想道德观念逐渐被人们忽视淡忘,许多社会的丑恶现象层出不穷,许多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开始日渐扭曲,给未成年人也带来了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
3 对未成年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对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父母是未成年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对其性格的形成具有主导性作用。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家庭存在着密切联系。随着年龄的成熟,很多孩子的行為和做事风格会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像老师,由此可见,和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相比,家庭教育是基础所在。
所以,父母应当立足于未成年人的实际,在智育的同时,对德育也给予高度重视。用社会所倡导的思想道德观念来约束子女的行为,对未成年人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让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其能够正确把握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团体之间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拥有崇高品质的人。此外,家长自身也要加强学习儿童教育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不断深入分析并且总结自身实施家庭教育的情况,从而有效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孩子们的榜样。要求未成年人做到的,自己先应当做到,用自身优秀的思想品质以及言行去感染未成年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中,言传身教的效果是最为理想的,良好的言行和融合其他教育的优势,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全力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
在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应当首先让未成年人明白要做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做人。协调好德育、体育、智育以及美育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对小学阶段的学生,重点在于规范言行举止,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教育的重点在于强化爱国教育和爱社会主义教育,引领他们建立正确的信念以及三观,使思想道德建设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另外,校园文化建设及与改善德育氛围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所在。一方面,要充分激发所有教育工作者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拓宽教学的范畴。例如支持教师钻研学术、开设专题讲座等。另一方面,要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健康有趣的课外兴趣活动,拓展学生的见识和知识面,美化学生的心灵,开发其智慧,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的综合素质,进而抵制不良文化的入侵。
3.3 进一步强化社会道德的主要功能
首先应当全力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对政府以及党的“官德”教育给予高度重视,真正落实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未成年人树立榜样。而且因为当前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识淡薄,所以要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强化其法制观念。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要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规范网络上的一些活动,打击并取缔有关的非法活动,对网吧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对有利用价值的网络资源进行大力开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管理队伍,拓展网上德育的新天地。
最后应当加强和谐文化的建设,给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电视台方面要对电视节目采取可分级制度。出版有助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图书,让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
4 结语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会对未成年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在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家庭思想道德建设没有把握住准确方向,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效性差等。所以,必须对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全力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强化社会道德的主要功能。
参考文献
[1] 韩志敏,杨晓蕾,杨琼芳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途径研究——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03).
[2] 倪素香.论优秀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11).
[3] 石繼禹.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应对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6(05).
[4] 杨阳.网络虚拟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新课程·下旬,2015(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昌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作者简介:韩宏旺(1982-),男,江西省上饶市人,硕士,南昌航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徐钟(1982-),女,江西省丰城市人,硕士,江西青年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