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初中物理学科有效教学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它起源于数学,但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门颇具创造性的学科;同时,它更是初中生“谈虎色变”的一门学科。想要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除了要重视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所在;更不能忽视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要及时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教师的知识储备。
  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方法;兴趣培养;实验教学;主导作用
  众所周知,物理学起源于数学,但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物理学自诞生伊始,就是一门颇具创造性的学科。初中生往往感觉物理学科难学,尤其是随着年级的提高,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也越来越大,部分原因就是基于此。但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物理学科的固有性质外,作为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引导者,我们还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开创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科的严谨性伴随而生的就是学科的枯燥乏味,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第一步。结合我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重视革新教育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国有句古语:“爱屋及乌。”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课堂教学。学生对于某门学科的好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于该学科任课教师的认可与否。因此,老师的个人魅力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
  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普及,课堂教学早已摆脱了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初中生正处于勇于探索的阶段,他们好奇心强,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这方面的优势,不仅会让学生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师生互动,更会让教师思路清晰,以更饱满的教学态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学习,从而使得整个物理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态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教学手势,恰到好处的比喻和灵活多变的授课模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扣学生的心扉,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因此,物理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才会促使学生积极参加物理教学活动,为学好物理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重视实验教学引入,构建“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物理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只有重视实验教学,物理教学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一般而言,物理实验具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实验,即全班学生都可以亲自参与的,运用专业实验测量仪器展开的实验;另一种是演示实验,以教师操作演示为主,学生代表尝试为辅,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感受和形象感觉为目的的实验模式。
  实验操作本身不同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目的是让参与者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将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解析、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实际生活现象,从而使学生能够品尝到知识带来的快感。因此,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要注意实验教学的引入,既可以利用新奇有趣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调动其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弯曲”的筷子、“小孔成像”、会“浮”的铁球等,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消除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距离感。又可以利用学生实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化身“物理学家”,亲身体验物理知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各种神奇的体验。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牢记——好的实验教学,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所谓好的实验教学,指的是既要有教师合理恰当的讲解,又要有学生积极充分的实际操作。只有两者相结合,实验教学的目的才能最终实现。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使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是每一位物理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在新型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大组成部分。前半部分我们已经简要介绍了如何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教师如何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要想做好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做好课堂教学的“引路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备教材:教材是一切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把握,要合理处理好教材,吃透教材,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难点突出讲,主要问题要开门见山,防止拖泥带水、偏题跑题现象的出现。
  第二,备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接收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要求教师能够清楚地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明确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主要障碍所在。对症下药,在问题设计和课堂讲解环节上实事求是、符合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理解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讲解、实验和提问,因人而异,灵活多变。
  第三,备教法: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明朗,循序渐进,过程流畅,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同时,要注意更新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思维带动整个课堂的走向,以严谨的教学结构规范学生的思维导向。环环相扣,自然发展,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收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
  总之,物理学科因其本身所存在的创新因素,決定了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秉承创新理念。不只囿于教师自身创新,还要给予学生多方面的帮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物理学习的花园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灿烂,才能让物理教育走向更为璀璨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朱长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
  [2] 丁春海.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作者简介:郑德发,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朝阳中学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  通过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定量分析犬造模前及造模后肾实质区血流灌注参数的改变,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价犬急性肾功能衰竭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实验的改进和创新,运用形式多样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轻松、愉快和协作的探究氛围中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提高化学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改进;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的特色和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掌握实验技能和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作用。
摘要: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里,化学用语部分要求达到会学、会读、会用,了解其化学意义。因而化学用语部分的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化学用语也渗透到初中化学学科知识的各个知识点,掌握好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核心,从學生的需求出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本文中,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教学对初中化
摘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按解题顺序,阐述了有效解答物理习题的五大注意事项,并举例加以应用说明。教师从高一开始训练学生的解题习惯,便可达到训练学生有效解题的效果。  关键词:准备工具;品味题干;选择方法;规范书写;观察答案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物理难学”的现象和心态,觉得这门学科太抽象,面对物理习题更是常常茫然一片,难以下手。学生总认为物理太活,模型太多。上课时,学生对知识点仿佛都能听懂,
摘要:高中化学是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抽象性以及实践性。化学平衡原理是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觉得内容难以理解。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进行探究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的突破。本文通过对化学平衡原理的学科理解,对导致化学平衡学习困难的因素进行分析,对相应的教
摘要:在学校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实验教学将突显关键作用。伴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大幅调整,各课程学时、学分普遍压缩减少,引发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把握农科基础化学实验各环节,在“重基础、强实践”的原则下,激发传统课程焕发新活力。  关键词:农科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基础化学实验是我校农学、植保、园艺、动科、食品等十多个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必修实验课,是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开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化学”成为未来一切化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向。在当前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开展中,有些教师会忽视实验操作步骤讲解,导致实验错误百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污染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验本身就具有污染性,这就需要教师从“源头”入手来减少化学污染。绿色化学的理念不是要从终端治理实验污染,而是从起始阶段入手,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减轻污染。由此,这一理念需要落实在高中化學实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