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财务资金的筹集、管理与风险防范,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基于此,本文谨就企业资金筹集与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识别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的经营及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金筹集;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3-0295-02
前 言
企业经营与发展中,资金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需要通过内部筹资及外部筹资的方式保证企业经营资金。同时,企业也需要对这些资金及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减少资金成本支出,并针对财务风险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1 企业资金筹集与管理
1.1 企业资金筹集
1.1.1 企业资金筹集来源
对于企业而言,其资金筹集的方式包括内部筹集及外部筹集两种类型。①内部资金筹集。即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扣除企业运营成本及费用投入所产生的留存收益及未分配利润。内部资金的筹集,是企业自身积累的集中体现,较高的经营利润,可保证企业资金的充足,但如果利润较少,并不足以支撑企业的经营发展。②外部资金筹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a.直接投资。通常在于刚刚成立的企业,直接吸收股东资金,股东投入资金以共同成立该企业,或为已成立的企业注入资金以保证企业存续经营、扩大资本、分摊风险等;b.股票融资,即上市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以此提高企业影响力与知名度。该方式的融资成本较低,但需要进行按期分红并承担较大风险;c.金融贷款。通过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等机构进行贷款,以作为企业的资金来源,短期内即可取得所需资金,并具备较好的保密性,但需要承担相应利息,按期还款;d.债权融资,企业通过所发行的债权进行资金筹集,该方式需要按期返本付息,相较于金融筹资,债权融资的对象更加广泛;e.融资租赁。企业通过向我国几大银行申请融资租赁,可通过设备租赁及售后回租的方式进行融资,从而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并高效筹集资金。除了以上几种方式之外,企业的外部筹资还可通过预付货款融资、买方信贷融资、票据贴现融资及政府补贴等。
1.1.2 筹资方式影响因素
企业资金的筹集,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资金成本,企业资金筹集与管理使用中需要消耗的成本。对企业而言,长期或短期资金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企业可通过合理的筹资方式,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也可采用有效措施控制其个别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及边际资金成本;②企业规模及资金筹集规模,企业会根据自身规模、资金需求及筹资规模,合理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大型企业通常会采用债券筹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但中小型企业大多通过金融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③财务风险,企业资金筹集过程中,由于资金结构发生变化,则企业股东的经济收益也会发生变化,企业的偿债能力出现一定的不确定性,就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可通过风险防范措施加以应对,风险大小与资金情况直接相关[1]。财务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企业一旦出现资金的不当使用,导致企业财务失败,偿债压力提升,造成企业财务失败。或者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资产收益率无法抵消负债成本率,股权资金收益不足,则极有可能造成企业亏损。但同时,企业财务风险也给了企业通过财务杠杆效应提升股权资金收益率的机会,从而增加企业的每股收益,提升企业价值。
1.2 企业资金管理
企业对其所筹集资金进行管理,旨在充分发挥资金的效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资金管理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对生产资金的管理,企业可通过有效措施开展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尤其对于大型企业而言,通常会通过会计委派机制,对企业资金进行统一安排及统一定价,统筹企业资金的收付,以保证财务资金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盘活企业的存量资金。
(2)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许多企业以经营项目为经济增长点,但在项目建设及项目经营时,企业往往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项目资金管理。为保证企业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效能,可采用优化设计以减少资金的投入,优化设备选型以减少资金消耗,并进行招标比价以节约资金等。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资金价值。
2 企业资金财务风险防范
企業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财务风险加以识别,以便于制定有效措施应对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要求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对其财务风险所暴露的特征进行汇总分析,初步判断财务风险大小及以影响,以度量财务风险,并为财务风险的处理及应对提供参考依据,在财务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2.1 企业财务风险类型
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巨大影响,企业可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为此,首先需对财务风险类型加以明确。企业在进行资金及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包括企业筹资、投资、消耗、回收及分配等全部环节,都面临较大风险,并由此产生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两种风险类型。其中筹资风险,在于企业资本筹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作用,可导致实际情况与预期情况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的风险,而导致这种风险的原因包括宏观经济市场变化、供需市场变化等原因;而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存货风险及系统风险,前者通常由于存货的不恰当,对资金周转率造成影响,后者通常由于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资金难以收回造成的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客观性、不确定性、可度量性、收益及损失双重性及全面性等特征,其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且无法彻底消除,只能加以防范、规避并削弱其影响。同时,企业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也存在一定规律,可通过先进的分析方式与预测方式,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另外,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威胁的同时,也给企业以一定的收益[2]。 2.2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通过确定财务风险类型、分析财务风险诱因并运用财务风险识别方法等,按照常规分类方法,可将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式划分为定量识别及定性识别两种类型:①定性识别,可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各项工作进行有效分析,对其中是否存在风险因素进行判断,预测企业财务风险是否产生。该方式具备全面性、可靠性等优势,对人的工作经验及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但需要较大的工作量及成本投入,且容易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常见的定性识别方式包括财务风险结构形式的矩阵识别法、阶段性症状分析法及专家调查法等方式;②定量识别,可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计算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该方式具备客观、精准的优势,可通过对企业相关信息的全面收集,比较标准值以确定财务风险概率,成本投入小。但同时,该方式基于若干变量因素,在这些变量的影响下,所得出的判定结论也有所不同。常见的定量识别方式包含单变量模型分析、多元线性识别及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等。
2.3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1)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生产经营,搞好自身建设,保证内部资金充足,以强化自身的资金周转能力,这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路径,对于企业而言,只有向市场提供好的产品及服务,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收益,以获得长远发展。另外,企业应当建立资金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强化资金的有效管理,为资金安全提供保证,避免资金异常周转及异常使用的情况,减少资金损失,保证财务资金管理的集中性与統一性,减少资金的不必要损失。
(2)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资金筹集及管理成本的管控,降低成本支出,提升盈利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当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企业可对自身经营及发展中的成本构成因素进行细致分析,针对成本构成要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与控制措施,优化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服务质量等,并探索成本节约及成本管控的有效措施,减少非生产性成本的支出,对企业运营成本考核机制加以健全及完善。
(3)企业还可以科学构建财务内部控制机制,通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经营系统加以修正及完善,以有效应对及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通过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实现对于企业资金及财务数据信息的搜集、整合与统计分析,为企业经营运行提供数据信息支撑[3]。
3 结 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化,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资金筹集及管理措施,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充足,支撑企业的运营及发展,同时,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在充分明确其风险类型及影响的前提下,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机制,强化风险识别能力,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参考文献
[1]张 丽.企业加强资金筹集与使用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07):99~100.
[2]梁 勇.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中国商贸,2014(31):38~39.
[3]俞晓东.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5(10):35~38.
收稿日期:2018-11-2
作者简介:孙 倩(1986-),女,中级会计师,本科,主要从事会计主管工作。
关键词:资金筹集;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3-0295-02
前 言
企业经营与发展中,资金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需要通过内部筹资及外部筹资的方式保证企业经营资金。同时,企业也需要对这些资金及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减少资金成本支出,并针对财务风险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1 企业资金筹集与管理
1.1 企业资金筹集
1.1.1 企业资金筹集来源
对于企业而言,其资金筹集的方式包括内部筹集及外部筹集两种类型。①内部资金筹集。即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扣除企业运营成本及费用投入所产生的留存收益及未分配利润。内部资金的筹集,是企业自身积累的集中体现,较高的经营利润,可保证企业资金的充足,但如果利润较少,并不足以支撑企业的经营发展。②外部资金筹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a.直接投资。通常在于刚刚成立的企业,直接吸收股东资金,股东投入资金以共同成立该企业,或为已成立的企业注入资金以保证企业存续经营、扩大资本、分摊风险等;b.股票融资,即上市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以此提高企业影响力与知名度。该方式的融资成本较低,但需要进行按期分红并承担较大风险;c.金融贷款。通过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等机构进行贷款,以作为企业的资金来源,短期内即可取得所需资金,并具备较好的保密性,但需要承担相应利息,按期还款;d.债权融资,企业通过所发行的债权进行资金筹集,该方式需要按期返本付息,相较于金融筹资,债权融资的对象更加广泛;e.融资租赁。企业通过向我国几大银行申请融资租赁,可通过设备租赁及售后回租的方式进行融资,从而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并高效筹集资金。除了以上几种方式之外,企业的外部筹资还可通过预付货款融资、买方信贷融资、票据贴现融资及政府补贴等。
1.1.2 筹资方式影响因素
企业资金的筹集,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资金成本,企业资金筹集与管理使用中需要消耗的成本。对企业而言,长期或短期资金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企业可通过合理的筹资方式,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也可采用有效措施控制其个别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及边际资金成本;②企业规模及资金筹集规模,企业会根据自身规模、资金需求及筹资规模,合理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大型企业通常会采用债券筹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但中小型企业大多通过金融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③财务风险,企业资金筹集过程中,由于资金结构发生变化,则企业股东的经济收益也会发生变化,企业的偿债能力出现一定的不确定性,就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可通过风险防范措施加以应对,风险大小与资金情况直接相关[1]。财务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企业一旦出现资金的不当使用,导致企业财务失败,偿债压力提升,造成企业财务失败。或者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资产收益率无法抵消负债成本率,股权资金收益不足,则极有可能造成企业亏损。但同时,企业财务风险也给了企业通过财务杠杆效应提升股权资金收益率的机会,从而增加企业的每股收益,提升企业价值。
1.2 企业资金管理
企业对其所筹集资金进行管理,旨在充分发挥资金的效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资金管理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对生产资金的管理,企业可通过有效措施开展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尤其对于大型企业而言,通常会通过会计委派机制,对企业资金进行统一安排及统一定价,统筹企业资金的收付,以保证财务资金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盘活企业的存量资金。
(2)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许多企业以经营项目为经济增长点,但在项目建设及项目经营时,企业往往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项目资金管理。为保证企业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效能,可采用优化设计以减少资金的投入,优化设备选型以减少资金消耗,并进行招标比价以节约资金等。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资金价值。
2 企业资金财务风险防范
企業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财务风险加以识别,以便于制定有效措施应对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要求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对其财务风险所暴露的特征进行汇总分析,初步判断财务风险大小及以影响,以度量财务风险,并为财务风险的处理及应对提供参考依据,在财务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2.1 企业财务风险类型
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巨大影响,企业可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为此,首先需对财务风险类型加以明确。企业在进行资金及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包括企业筹资、投资、消耗、回收及分配等全部环节,都面临较大风险,并由此产生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两种风险类型。其中筹资风险,在于企业资本筹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作用,可导致实际情况与预期情况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的风险,而导致这种风险的原因包括宏观经济市场变化、供需市场变化等原因;而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存货风险及系统风险,前者通常由于存货的不恰当,对资金周转率造成影响,后者通常由于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资金难以收回造成的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客观性、不确定性、可度量性、收益及损失双重性及全面性等特征,其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且无法彻底消除,只能加以防范、规避并削弱其影响。同时,企业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也存在一定规律,可通过先进的分析方式与预测方式,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另外,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威胁的同时,也给企业以一定的收益[2]。 2.2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通过确定财务风险类型、分析财务风险诱因并运用财务风险识别方法等,按照常规分类方法,可将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式划分为定量识别及定性识别两种类型:①定性识别,可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各项工作进行有效分析,对其中是否存在风险因素进行判断,预测企业财务风险是否产生。该方式具备全面性、可靠性等优势,对人的工作经验及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但需要较大的工作量及成本投入,且容易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常见的定性识别方式包括财务风险结构形式的矩阵识别法、阶段性症状分析法及专家调查法等方式;②定量识别,可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计算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该方式具备客观、精准的优势,可通过对企业相关信息的全面收集,比较标准值以确定财务风险概率,成本投入小。但同时,该方式基于若干变量因素,在这些变量的影响下,所得出的判定结论也有所不同。常见的定量识别方式包含单变量模型分析、多元线性识别及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等。
2.3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1)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生产经营,搞好自身建设,保证内部资金充足,以强化自身的资金周转能力,这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路径,对于企业而言,只有向市场提供好的产品及服务,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收益,以获得长远发展。另外,企业应当建立资金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强化资金的有效管理,为资金安全提供保证,避免资金异常周转及异常使用的情况,减少资金损失,保证财务资金管理的集中性与統一性,减少资金的不必要损失。
(2)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资金筹集及管理成本的管控,降低成本支出,提升盈利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当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企业可对自身经营及发展中的成本构成因素进行细致分析,针对成本构成要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与控制措施,优化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服务质量等,并探索成本节约及成本管控的有效措施,减少非生产性成本的支出,对企业运营成本考核机制加以健全及完善。
(3)企业还可以科学构建财务内部控制机制,通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经营系统加以修正及完善,以有效应对及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通过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实现对于企业资金及财务数据信息的搜集、整合与统计分析,为企业经营运行提供数据信息支撑[3]。
3 结 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化,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资金筹集及管理措施,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充足,支撑企业的运营及发展,同时,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在充分明确其风险类型及影响的前提下,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机制,强化风险识别能力,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参考文献
[1]张 丽.企业加强资金筹集与使用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07):99~100.
[2]梁 勇.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中国商贸,2014(31):38~39.
[3]俞晓东.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5(10):35~38.
收稿日期:2018-11-2
作者简介:孙 倩(1986-),女,中级会计师,本科,主要从事会计主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