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任班主任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教育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班主任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的特点、体育精神的本质、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及体育和德育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说明了小学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积极影响。
  【关键词】体育教师 班主任 体育 德育
  一、背景知识介绍
  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义务教育的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
  笔者作为所在学校唯一的一位体育教师班主任,结合自己任教以来的感受与体会,全面分析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徳育的影响和作用。不管家长和学生对体育教师任班主任持何种态度,学校若任某位教师担任班主任,那么对其个人的能力与素质首先应该是肯定的。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其担任班主任对学生德育教育优势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更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为德育教育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教育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了贫困地区以外的小学生营养补给普遍充足且有过剩的趋势,而环境的日益恶化又时刻威胁着孩子的健康。因此,让学生加强锻炼身体,既避免了因营养过剩而导致的肥胖症问题,又增强了学生抵御病毒的抵抗力。而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能更直接地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教师的责任感会加强,能更自觉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寓思想教育于体育活动中。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一般只注重体育教学,只要学生学会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可,对于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则不够重视。而作为班主任对教师自身和对学生的要求都会提高,不仅要改进课堂教学内容,还要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和细致。相比其他任课教师,班主任会更加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特点,更有机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体育项目众多,不同的项目有着不同的规则和要求,可以培养学生形成不同的品质,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1.球类项目。球类项目通常具有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通过此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遵守规则、努力拼搏和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加强学生的纪律性。2.耐力跑项目。耐力跑项目很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基本上没吃过什么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耐力教学教育学生要不怕吃苦,在无法坚持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成功往往就是因为你比别人多坚持了一会儿。3.短跑项目。通过以秒计算的短跑项目教学教育学生要惜时守时,时间是很宝贵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浪费别人的生命。相较于刻板的说教教育,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生动活泼,也更易于被小学生所接受。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可以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三)体育教师是体育精神的传达者。
  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代表。奥运会包含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精神内涵,是体育精神的代名词。以追求和平与友谊为特征的精神,为我们所向往;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锻炼体能、展示健与美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体育教师作为班主任,能在平时日常工作学习中更多地向学生传达体育精神,拓展学生的眼界,开阔学生的胸怀,灌输奥林匹克精神,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12年,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即将举行,届时通过观看奥运会比赛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能更形象生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传达公平的体育竞技精神。
  (四)体育教师更能以身作则,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形成阳光开朗的性格。
  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对孩子的期盼也越来越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仍是家长们乐此不疲的兴趣。虽然是小学生,却常常被父母要求参加各种兴趣班的学习,长期以往的压力如果不及时得到排解可能会使孩子性格压抑,甚至患上抑郁症。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位班主任的职责,而体育班主任则在这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人们的印象中体育老师通常是阳光和健康的代表,其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教态,有助于学生缓解压力舒畅心情,也容易使少年儿童产生崇拜并模仿的兴趣。而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后,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学生的心理教育,及时发现了解学生的问题,并更多地向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
  (五)体育教师更注重均衡发展,担任班主任能更好地起到纽带作用。
  班主任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相对于其他担任主科教学的班主任来讲,体育教师不会像其他主科教师那样无形之中更注重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而是更注重学生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因此,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能在各学科老师之间起到更好的纽带作用,能够全面了解班级的各种不足并加以调整优化,从而做到整体提高班级学生的各方面成绩。
  当然,体育教师作为班主任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一)自身知识体系的局限性。体育教师更多的是注重体育方面的教学,其他学科知识相对来讲不够全面深入,在教育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二)体育课不是主课,节数较少,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时间也较少,不容易深入及全面了解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为此,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后应更加勤奋努力,加强自身学习,做到知识体系与时俱进,并增加课余时间与学生的沟通,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教育。
  三、小结
  学校教育的目地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其中,德育和体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德育是诸育之首,是体育教育的目标,对体育教育起着指导的作用,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手段,对德育有促进作用。
  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实际上,不管是语文教师还是数学教师,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当中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班主任既需要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地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更需要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师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教书育人。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既可以通过个人品格的展现影响学生学会做人,又可以通过组织教学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既要发挥优势,用体育精神鼓舞学生,也要注重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教学水平,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身心健康的成长,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季乐乐.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胜任度的调查与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
  [2]朱建民,等.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学知报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每一位老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随着新时期发展,为了不断提高建筑电气施工管理技术水平,要重视结合施工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技术能力,以不断提高建筑电气工程建
【摘 要】在学校活动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共存或共生的,如何由两者的共存关系通过良性的互动,实现两者良性共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实现良性的互动,应从互动的多样性、动态性、平等性和有效性着手。  【关键词】思想教育 良性互动 良性共生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并且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多种形式,共存或共生这种形式是普遍存在的。共存或共生的各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
【摘 要】伴随着人民大众对教育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教师,而高中政治教师更是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培育着祖国的下一代和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水平,培养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政治教师肩背巨任。  【关键词】高中 政治教师 合格  一教师要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要爱生如子。教师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使命感、责任感,
【摘要】讨论与交流是课堂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法,能够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缺陷,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看法和动力,这也是目前中学课堂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讨论与交流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如何有效开展思想品德课堂的讨论与交流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讨论与教学 初中德育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引言  讨论与交流是近几年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带出一个优秀的班级,培养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是每位为人师表者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教师优良的品质,健康的人格特征和严谨的教学风范是其教育学生之灵魂,对学生的性格和人生意识的形成,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所无法替代的。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既是良师,更是益友。教师的人格、道德、风范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一是靠教
【摘 要】中国梦是当前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必须把“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深入宣传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二是要科学解读现阶段“中国梦”实现的具体路径;三要深入宣传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成才之间的关系。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使大学生生充分认识自己担负的责任,自觉将“中国梦”与“我的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