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是世界科技进步、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必备工具。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要学会交流,因而英语教学就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过程。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相互之间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程度,而他们之间团结、合作、支持的程度又时时刻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可见,英语情感教学能否操作到位,对英语教学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教师必须意识到情感教学的重要性,以情施教。那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学呢?总结日常教学成败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情感教育。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不良的心理情绪反应,会让学生滋生拒绝接受教育的倾向性,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把目标与认知教学目标的统一,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把学生当朋友和自己的子女一样来对待,要把自己全部的真诚情感——爱心、诚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渗透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教学活动的细微之处,渗透于学生的心田。对于班上的“差生”和“调皮生”,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多加鼓励,要充分地相信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厚爱与殷切期望。只有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可近、可信赖,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避免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另外,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讲究方法,因材施教,既要弘扬个性,发展个性,又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为他们创设愉快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民主、和谐、自由、轻松的教学心理环境。如:对于害羞、胆怯、内向的学生,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方式,以增加他们课堂上英语的练习机会,以及与其他同学或老师之间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完成一些简单或较容易的学习任务,以降低他们在学习中的焦虑感,同时,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产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学习成功的愉快感、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重新获得自尊和自信,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教师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品质。
研究表明,在学生对教师的认同中,教师的威信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性的作用。有威信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学生才会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具备渊博的英语专业知识吸引学生,以良好的英语专业品质取信于学生,取得学生的认同,从而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为英语教学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认真钻研教材,深刻体验教材中的情感。
我国特级教师斯霞说过,“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自己受教育、受作品感染的过程。……如果教师自己对教材理解得越透彻,感受越深,那么,给学生讲解也就越透彻,对学生的感染也越深”。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预测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而且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并在课堂上将它们生动地展示出来,从内心深处打动和感染学生。如果课文讲的是名人轶事,教师便可以着重烘托名人身上高尚的个人品质,让学生深切感受名人的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在上“Abraham Lincoln”这一课时,我在课前设置了“Who was Abraham Lincoln?”“Where was he born?”“What was he famous for?”“How do you like Abraham Lincoln?”等问题,让学生了解林肯、崇拜林肯,从而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顺利进行情感教学。如果是科普文章,则可以从环保意识、卫生习惯、饮食健康等不同角度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如果是文学作品,则可以从人性的真、善、美等角度进行情感方面的处理。
四、课堂上充分运用言语表达和表情传递来表现教材内容的情感。
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不是教学机器,而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人,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和影响学生。首先,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条理性好,以便准确、明晰地传授知识,还要做到生动、形象、有感染力,以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情感。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来表达感情,如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致的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还能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听课的疲劳。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情朗读将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内心情感世界表现得栩栩如生,同时又能将学生带入这些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体味他们人生的酸、甜、苦、辣,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
五、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烘托教学情感气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投影仪、多媒体等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英语课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有目的地创设积极的情绪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如用实物或图像演示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通过角色扮演体会情境,通过视、听、说多感官的刺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教学所需要的情感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获得知情并茂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六、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在快乐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情结。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如组织学生做英语广播,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文化、体育新闻等;以墙报形式开辟英语学习园地,简单介绍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名人轶事、故事笑话等。举办英语角、每周一歌、相互写贺卡、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导向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导致学生的情感教育、个性和品德的发展,以及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做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并重,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认知风格,使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要发展和形成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从而培养“完整”的人,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不良的心理情绪反应,会让学生滋生拒绝接受教育的倾向性,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把目标与认知教学目标的统一,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把学生当朋友和自己的子女一样来对待,要把自己全部的真诚情感——爱心、诚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渗透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教学活动的细微之处,渗透于学生的心田。对于班上的“差生”和“调皮生”,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多加鼓励,要充分地相信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厚爱与殷切期望。只有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可近、可信赖,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避免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另外,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讲究方法,因材施教,既要弘扬个性,发展个性,又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为他们创设愉快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民主、和谐、自由、轻松的教学心理环境。如:对于害羞、胆怯、内向的学生,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方式,以增加他们课堂上英语的练习机会,以及与其他同学或老师之间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完成一些简单或较容易的学习任务,以降低他们在学习中的焦虑感,同时,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产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学习成功的愉快感、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重新获得自尊和自信,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教师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品质。
研究表明,在学生对教师的认同中,教师的威信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性的作用。有威信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学生才会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具备渊博的英语专业知识吸引学生,以良好的英语专业品质取信于学生,取得学生的认同,从而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为英语教学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认真钻研教材,深刻体验教材中的情感。
我国特级教师斯霞说过,“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自己受教育、受作品感染的过程。……如果教师自己对教材理解得越透彻,感受越深,那么,给学生讲解也就越透彻,对学生的感染也越深”。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预测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而且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并在课堂上将它们生动地展示出来,从内心深处打动和感染学生。如果课文讲的是名人轶事,教师便可以着重烘托名人身上高尚的个人品质,让学生深切感受名人的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在上“Abraham Lincoln”这一课时,我在课前设置了“Who was Abraham Lincoln?”“Where was he born?”“What was he famous for?”“How do you like Abraham Lincoln?”等问题,让学生了解林肯、崇拜林肯,从而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顺利进行情感教学。如果是科普文章,则可以从环保意识、卫生习惯、饮食健康等不同角度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如果是文学作品,则可以从人性的真、善、美等角度进行情感方面的处理。
四、课堂上充分运用言语表达和表情传递来表现教材内容的情感。
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不是教学机器,而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人,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和影响学生。首先,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条理性好,以便准确、明晰地传授知识,还要做到生动、形象、有感染力,以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情感。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来表达感情,如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致的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还能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听课的疲劳。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情朗读将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内心情感世界表现得栩栩如生,同时又能将学生带入这些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体味他们人生的酸、甜、苦、辣,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
五、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烘托教学情感气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投影仪、多媒体等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英语课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有目的地创设积极的情绪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如用实物或图像演示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通过角色扮演体会情境,通过视、听、说多感官的刺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教学所需要的情感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获得知情并茂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六、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在快乐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情结。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如组织学生做英语广播,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文化、体育新闻等;以墙报形式开辟英语学习园地,简单介绍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名人轶事、故事笑话等。举办英语角、每周一歌、相互写贺卡、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导向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导致学生的情感教育、个性和品德的发展,以及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做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并重,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认知风格,使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要发展和形成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从而培养“完整”的人,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