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给高中英语错题集“瘦身”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oxq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错题集的使用,受到高中阶段各个学科师生的推崇,成为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英语学科亦然。然而,从学生方面获得来的反馈来看,似乎错题集并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班上有一位同学,英语错题集从高一开始进行操作,到现在已有厚厚两大本,但成绩并未见明显上升。类似情况的人不在少数。究竟错题集在使用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呢?
  为此,我在自己任教的3个班级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90份,收回176份,有效问卷176份,有效率100%。其中,有关“你觉得错题集最大的缺点是什么?”,54%的学生认为是“错题数量太多,记录起来很麻烦”。38%的学生觉得“记得太乱,查阅困难”。另外一题,针对“在使用错题集的过程中,你最希望获得老师哪一方面的帮助?”,63%的同学选择了“对错误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由此看来,错题集“臃肿”、杂乱无章,是制约错题集使用效果的罪魁祸首。给错题集瘦身,帮助学生对错题集进行整理、分析,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二、造成错题集“臃肿”、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及认识
  (一)搜集量过大,学习负担过重
  现在我所任教的年级,英语配备有三套不同的练习,习题数量就单选题而言,每个单元均过百。一个学期下来,接触的题目至少上千。以学优生为例,一个单元下来也会有至少十几道错题。可想而知,对于学困生而言,一年下来,这个数字会有多么庞大。错题搜集量过大,即冲击了正常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信心造成了打击。
  (二)对错题不加筛选,增加记忆负担
  在具体操作错题集的过程中,学生采取对错题照单全收的模式,唯恐有挂漏之处。而实际上,根据我几轮高三的教学积累,在习题中存在着不少利用价值不大的偏题、怪题,乃至超纲题。全盘照收的收录理念,本意无可厚非。只是这样的错题集,看上去很“丰满动人”,用起来却让人倍感“题海无涯”,做的却是无用功。
  (三)整理缺乏编排,查阅费时费力
  在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状况:碰到与之前做过的习题完全一致的考点时,我要求学生查阅错题集进行比照。这个时候,大部分同学都是毫无头绪地到处乱翻,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记录过的错题位置。此外,同样的错题不同学生记录的位置也不同。可见,整理上缺乏一定的编排,错题集凌乱无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使用错题集的意愿,进而影响到使用效果。
  (四) 错误原因不明,查漏补缺成为空谈
  绝大部分同学的错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者少部分人会把知识点、考点记录在侧,而对错误原因不甚明了。对错题的使用停留在表面,对现象掩盖下的错误根源放弃追查,使得错题的利用价值大为降低。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使针对性复习变成“隔靴搔痒”。
  由以上可见,因为在收录、整理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影响了错题集使用效率,使其沦为教学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给错题集“瘦身”,是提高错题集使用效率的首要条件。
  三、给错题集“瘦身”的策略尝试
  (一)剔除“无价值错题”和“暂时性错题”,精简错题数量
  1.“无价值错题”,指因练习编写者的原因而造成学生失误的错题。现在高考试题的命题权已经基本下放到各省教育考试院,各省有独立自主命题的权力。而练习编写者在收编练习时往往求多求全,忽视了各省在学科教学要求上的差异,导致习题中存在着不少毫无利用价值的题目。这样的题一旦进入错题集,势必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影响错题集的使用效果。
  2.“暂时性错题”,指因学习知识有时间上的先后,造成的知识暂时性空缺而导致的错误。英语语法是一个网状结构,这一特点决定了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提前接触到后阶段才会涉及的知识点。而这样的题目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容易出错的。而经过后一阶段对新知识点的集中学习,原先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二)根据高考考点要求对错题分类编排
  据《2011年浙江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英语)》以及之前几年的考试说明,单选题主要由两大块构成:词法和句法。其中词法的主要考点又可细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冠词、连词、代词和数词这9种。其中动词又可细分为时态、语态、主谓一致、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和动词词组等。句法的主要考点有简单句、并列句与复合句。简单句、并列句中可涉及到的考点有交际用语、省略、强调、倒装、反意疑问、虚拟语气等。复合句中考点又可分为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与名词性从句三大类。总结起来,英语单选题涉及到的考点总计有18种。
  据此,我根据个人教学习惯,将所有考点进行字母编号分类:A动词;B名词;C形容词;D副词……P定语从句;Q状语从句;R名词性从句。某些较为大类的考点可再细分编号,如动词又可分A1动词时态;A2动词语态;A3情态动词等。
  根据考点对错题集中的错题建立分类序号,既能够方便录入,又有利于在复习时快速查找。在给错题分类的过程中,也使得学生对于考点分类有更直观的认识,使复习工作更有针对性。
  (三)根据错误原因对错题进行符号标注,以便复习时对症下药。
  英语单选题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考察基础的知识型题目和考察综合运用的能力型题目。结合我在日常教学中的经验,我将错题划分为三种类型:因单词或词组积累不够而导致的错误(记忆类错误);不知道题目所考察的考点,不能使用相应的知识点去解题问题的错误(能力类错误);知识点积累足够,能力也具备,因为粗心而导致的错误(运用类错误)。此三类错误基本涵盖了高中生在做英语题时错误的各个方面。此三类错误所需要采取的解决策略也各不相同。因而,我在教学中依据个人习惯,与学生约定使用三种符号“○”、“☆”、“△”,分别表示此三类错误。让学生在错题集上每道错题的旁边,根据自己错误原因,标注相应的符号,警醒自己。
  通过分析错误的深层次原因,并采用统一的符号标注,使学生准确找到错误原因。从而更好地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使得学生在使用错题集进行复习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提高使用效果。
  四、在给错题集“瘦身”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几点
  (一)在错题集的建立和管理过程中严密监督。询问为什么有些人对错题集弃而不用,学生们最多的回答是“这是软任务,反正老师又不检查的,记不记无所谓”。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强调过建立错题集的重要性,但真正做到对错题集查阅的老师却少之又少。这是导致部分自主学习意识偏差、缺乏自律的学生对错题集态度敷衍的根本原因。相对较自觉的学生,虽大多建立了错题集,因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督,慢慢地兴趣淡化,也逐渐将其束之高阁。
  (二)在错题集的分类整理和分析过程中悉心指导。对错题的分类整理和分析,需要很强的能力。尚处于知识积累阶段的学生,还欠缺对错题整理归类的能力,只能依靠来自老师的帮助。
  (三)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与能力,教学相长。“要想学生少做题,老师就得多做题”。这要求老师既熟悉考试大纲,对教学要求及所有的考点做到心中有数,又要对知识点有良好的层次感和关联能力。
  五、结束语
  错题集因其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利用价值大,而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作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利用错题集。结合我上面对目前错题集在教学使用中效率偏低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多方面、多角度原因,我尝试着在教学中对错题集制定“瘦身计划”。希望通过严格控制错题的搜集录入,规范错题的整理与分类,把好使用错题集的第一关,进而藉此找到提高英语错题集使用效率的最佳方案,帮助学生切实地提高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1-5,英语选修6-8,[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3]《2011年浙江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英语)》,2011年
  [4] 《高中英语错题集的整理策略》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www.e-l-e.net.cn/ 原文链接:http://www.e-l-e.net.cn/jiaoyan/kbjdu/jcjiaofa/201106/53361.htm
其他文献
钢琴1709年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1655—1731)根据古钢琴改制而成,意为强弱可以自由选择的拨弦古钢琴,称为piano。经不断改进,进入19世纪后成为乐器之王。因为它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而且可以自由调节音的强弱、长短,适合演奏各种乐曲,受到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爱好者的推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朗朗、李云迪新一代的年轻钢琴家在各种钢琴大赛中获奖,更多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女人心》(两幕喜歌剧)是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W.A.Mozart 1756-1791)的经典之作。这部歌剧虽然在题材及思想内容上不如《费加罗的婚礼》以及《唐璜》,但音乐的戏剧性结构技巧很高。另外在心理刻画的细腻以及二重唱的写作技巧上,有了更新的发展,其音响效果也极为巧妙。因此,这部歌剧有“莫扎特的《仲夏夜之梦》”的美称。[1]  “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Una donna a qui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那么,怎样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呢?我想从以下几点谈一谈个人的体会。  一、宽松氛围的积极营造,唤起自信心  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以及过度强调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要么不敢想、不敢说,要么就说假话、套话、空话,这种现象显然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时下,我们有不少学生自己不会阅读,写不了作文,甚至怕作文,作文无从下手、无话可写,只写几句或一段话,大白话、方言满篇,前言不达后语。究竟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走出当前困境呢?  这些年,笔者经常在电脑上忙一些大大小小的材料,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突发奇感 觉得阅读与写作就好比打材料,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妄谈输出。因此,我个人认为:只有广博地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可能打开写作思路。  
广大中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历史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目标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  教育部2000 年8 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真实是学生作文的生命。只有真实的生活,才有真实的感受,也才能写出好作文。新作文是伴随新一轮课改而诞生的一个新理念。新理念像一缕清新的春风,给新时期的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理念,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引领学生写好作文呢?在作文教学
所谓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预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处在这一关键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首先,教师在思想上应该知道预习的重要作用。预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预习,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而对自己不大懂的内容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就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