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三性五要素”主体性教学模式成功的组织关键。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学习策略,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我市的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中小学外语教学领域的改革。
关键词: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学会合作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或者学生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它强调学生自立、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初中阶段如何进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谈一下我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合理分组,做好指导
针对目前大班额,我认为学习小组的构建必须合理,小组成员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确保小组成员各具特色,取长补短。同时还要考虑到他们之间是否能够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我将学生分成A、B、C三类,保证将来小组合作时,A类的同学愿意帮助C类的同学,C类的同学愿意与组员相处合作,促进自身提高。学习小组一旦建立,一段时间内要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出现不和谐时,可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同类学生之间进行交换。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采用轮班制,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初中阶段是学生分化较严重的时期,学生的叛逆心理逐渐产生,合作有时难于开展,因此选择一个得力的小组长很重要,他必须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同时树立他在小组的威信,并且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竞争的办法开展活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为了小组的荣誉,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资料员负责搜集学习资料,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
1.课前合作预习新课
教师事先把导学提纲发给学生,并布置学生自主让小组同学根据要求查阅生词、预习对话或课文及语法要点,经小组讨论,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做成一份组内笔记。然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评,逐一解决疑点。由于是小组合作,教师有时还可以提出难度稍高的预习要求。例如,在教学8A Unit5这一单元时,我要求学生预习时做到:除了完成导学提纲外,要准备有关鸟类的图片,查阅鸟类的英文名称,并用英语描述其中两种鸟的外形及习性等;预习课文、查阅生词、理解文章意思,并由记录员将疑难点记录下来;讨论 “Do you want to be a birdwatcher? why?几乎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图片,并对观鸟俱乐部很感兴趣,各组都有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课上得轻松,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高,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课堂合作对话
首先是课前五分钟的“free talk”。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每天一个学生轮流做,显得很枯燥。 为了使值日内容丰富多彩,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事先适当地提出“free talk”的主题,可以是天气方面的或学过的句型、日常用语等,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表演等形式进行。由于这一内容通常是复习的内容,相对较简单,因此教师提醒组长要尽量让较差的学生发言锻炼,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能营造人人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其次是对书上每一单元开头的对话进行合作表演。如果单纯地照本宣科,易使人感到乏味。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从读音是否标准、对话是否有感情、表情是否自然、表演是否得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出最佳小组。为了小组的荣誉,每个学生都不甘落后。一般来说,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都乐于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比较各组的表演,表扬表演得好的和语音清晰的;对较为典型的问题做适当评析,并帮助表演有欠缺的小组分析原因,引导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次演得更好。
3.课后合作完成作业
传统的英语作业往往以书面形式由学生个别完成。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改变过去单一的作业形式,力求作业多样化。但由于学生错题类型各不相同,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讲解所有题目,怎么办?可以在小组内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成绩中等的学生相互探讨,共同订正作业上的错误。这样能营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氛围,树立对话式、互动型的教学形式。由于初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可根据其兴趣和爱好的不同,给他们留下一些较难的、较灵活的话题,让他们先在组内讨论,然后在课上汇报结果。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4.合作写作
我们知道,牛津教材每单元教学任务分为九个模块,这九个模块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各有侧重、环环相扣。在教学实践中,以写作训练为核心的Main task模块因其结构单调、内容枯燥,往往不被学生喜欢,也容易受到教师的忽视,成为当前牛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块短板。这是每单元最终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知识、技能和技巧来完成作文。首先,我们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写,然后可以组内互评,将组内的优秀作文由记录员写在小黑板上,小组所有成员监督;接着组间交换小黑板,组间互改,再评出优秀作品。这样,让写作不枯燥,学生在互相批改和竞赛的过程中很容易地掌握了重要语言点,同时写作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也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学会合作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或者学生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它强调学生自立、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初中阶段如何进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谈一下我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合理分组,做好指导
针对目前大班额,我认为学习小组的构建必须合理,小组成员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确保小组成员各具特色,取长补短。同时还要考虑到他们之间是否能够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我将学生分成A、B、C三类,保证将来小组合作时,A类的同学愿意帮助C类的同学,C类的同学愿意与组员相处合作,促进自身提高。学习小组一旦建立,一段时间内要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出现不和谐时,可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同类学生之间进行交换。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采用轮班制,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初中阶段是学生分化较严重的时期,学生的叛逆心理逐渐产生,合作有时难于开展,因此选择一个得力的小组长很重要,他必须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同时树立他在小组的威信,并且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竞争的办法开展活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为了小组的荣誉,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资料员负责搜集学习资料,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
1.课前合作预习新课
教师事先把导学提纲发给学生,并布置学生自主让小组同学根据要求查阅生词、预习对话或课文及语法要点,经小组讨论,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做成一份组内笔记。然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评,逐一解决疑点。由于是小组合作,教师有时还可以提出难度稍高的预习要求。例如,在教学8A Unit5这一单元时,我要求学生预习时做到:除了完成导学提纲外,要准备有关鸟类的图片,查阅鸟类的英文名称,并用英语描述其中两种鸟的外形及习性等;预习课文、查阅生词、理解文章意思,并由记录员将疑难点记录下来;讨论 “Do you want to be a birdwatcher? why?几乎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图片,并对观鸟俱乐部很感兴趣,各组都有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课上得轻松,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高,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课堂合作对话
首先是课前五分钟的“free talk”。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每天一个学生轮流做,显得很枯燥。 为了使值日内容丰富多彩,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事先适当地提出“free talk”的主题,可以是天气方面的或学过的句型、日常用语等,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表演等形式进行。由于这一内容通常是复习的内容,相对较简单,因此教师提醒组长要尽量让较差的学生发言锻炼,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能营造人人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其次是对书上每一单元开头的对话进行合作表演。如果单纯地照本宣科,易使人感到乏味。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从读音是否标准、对话是否有感情、表情是否自然、表演是否得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出最佳小组。为了小组的荣誉,每个学生都不甘落后。一般来说,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都乐于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比较各组的表演,表扬表演得好的和语音清晰的;对较为典型的问题做适当评析,并帮助表演有欠缺的小组分析原因,引导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次演得更好。
3.课后合作完成作业
传统的英语作业往往以书面形式由学生个别完成。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改变过去单一的作业形式,力求作业多样化。但由于学生错题类型各不相同,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讲解所有题目,怎么办?可以在小组内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成绩中等的学生相互探讨,共同订正作业上的错误。这样能营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氛围,树立对话式、互动型的教学形式。由于初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可根据其兴趣和爱好的不同,给他们留下一些较难的、较灵活的话题,让他们先在组内讨论,然后在课上汇报结果。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4.合作写作
我们知道,牛津教材每单元教学任务分为九个模块,这九个模块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各有侧重、环环相扣。在教学实践中,以写作训练为核心的Main task模块因其结构单调、内容枯燥,往往不被学生喜欢,也容易受到教师的忽视,成为当前牛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块短板。这是每单元最终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知识、技能和技巧来完成作文。首先,我们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写,然后可以组内互评,将组内的优秀作文由记录员写在小黑板上,小组所有成员监督;接着组间交换小黑板,组间互改,再评出优秀作品。这样,让写作不枯燥,学生在互相批改和竞赛的过程中很容易地掌握了重要语言点,同时写作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