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三叹,磨出浓浓的音乐味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磨课,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教师可通过一个课题的三次磨课,研究儿童视野下,可以舍弃什么,无法回避什么,应该凸显什么,从而啄课堂设计自然之美,啄课堂教学细节之美,啄师生活动灵巧之美,不断优化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环节。
  [关键词]磨课 音乐欣赏 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64
  真正的好课的确需要精雕细琢、千锤百炼,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把握会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会更深入,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教学创新能力也会得以提升。
  为了执教好一节教材配套录像课《蓝色多瑙河》,笔者一次又一次地试教与磨课,在矛盾、痛苦、困惑、思索和研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一磨:基于儿童,可以舍弃的是什么
  《蓝色多瑙河》这首乐曲由引子、5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这5个小圆舞曲每首都有其特点,都是用二段体或三段体写成,除了基本主题外,每首还有一个副主题。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欣赏主题众多、篇幅冗长的乐曲,对他们注意力的集中和保持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鉴于以上原因,我初步设立了以下几个目标。
  1.能初步了解并感知圆舞曲的节拍特点。
  2.能感受5个小圆舞曲的不同情绪。
  3.能看着乐谱聆听每个圆舞曲的a部分,在完整聆听乐曲时能在每一圆舞曲的a部分跟着图谱律动。
  4.能演唱第一圆舞曲a段主题旋律,能在第二圆舞曲的强拍处准确加入响板、串铃伴奏,能用在弱拍处加入沙球的方式来感受第三圆舞曲,能用丝带来感受第五圆舞曲,能用律动、加入声势动作等方式来感受第五圆舞曲。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要请同学们走进音乐厅欣赏一段经典优美的音乐,请跟着音乐划拍子。(学生聆听乐曲。)
  师: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片段来自《蓝色多瑙河》,这是一首管弦乐曲,由奥地利的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刚才大家不由自主地划着拍子,这是一首用三拍子写成的圆舞曲,节奏型为Xxx。这首圆舞曲一共有5个小圆舞曲。
  聆听每一个小圆舞曲的a段,配以不同的活动:唱一唱第一圆舞曲a段的主题;用打击乐器串铃和响板来表现第二圆舞曲a段;在第三圆舞曲a段每一个乐句末尾处添加沙球,用纱巾表现第四圆舞曲a段;第五圆舞曲a段中,男女生合作跳一跳。
  一节课下来,我遇到了几大难点:其一,课堂上,无论怎么启发诱导都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表情麻木,没有共鸣,而我也感觉极累;其二,由于每个小圆舞曲只呈现a段,而a段只有几十秒,时间极短,学生还没来得及感受,音乐就停了;其三,五年级的学生已到了不爱动、不爱表现的年龄,而这节课中设计了颇多的律动,学生不好意思动、不想动;其四,设计的活动太丰富,导致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手忙脚乱,如牵线木偶般,没有自己的思考。
  为此,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要求我思考以下四个问题:磨目标——这节课究竟要干什么?磨环节——哪些是课堂必备的环节?磨学生——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磨细节——该提什么问题,如何反馈?
  二磨:为了儿童,无法回避的是什么
  经过反复地研究、推敲,我完成了《蓝色多瑙河》的第二稿。
  化繁为简,确定本节课的最重要的目标:能够跟随整首乐曲踏出三拍子。圆舞曲这个知识点是这节课的一个关键点,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圆舞曲这种体裁的特点。为此,在确立了这个目标之后,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以下调整。
  片段一
  1.复习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2.用手拍出三拍子。
  师: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3.用脚踏出三拍子。
  师:刚才我们是用手拍的,你们能够用脚踏出三拍子吗?我们还可以怎样踏三拍子?
  4.学生随着教师钢琴弹奏的速度练习三拍子。
  总结:慢速可以踏出每个拍点;速度太快时只需要踏出强拍,身体重心随着强拍的转移,做前后或左右摇晃就行了。
  5.加入旋律练习三拍子,截取部分圆舞曲的音调,变换成规整的旋律。
  片段二
  1.运用踏步经验——完整聆听音乐踏出三拍子(完整版)。
  教师在慢速时,按节拍作一拍一步走动作;在快速时,做原地踏强拍,身体随强拍晃动。
  2.建立肢体表现音乐的经验——纱巾表现各段音乐的不同特点。
  师:除了用脚踏出三拍子的变化,你们还能从音乐中听到些什么?看看大家的耳朵够不够灵敏。
  3.完整聆听《蓝色多瑙河》,踏着拍子,用纱巾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
  为了辅助学生更好地将乐曲用图形表现出高低起伏的旋律,更加熟悉音乐的主题,帮助学生记忆音乐、理解作品、提高欣赏能力,可以将歌曲的旋律用线条画出来。鼓励学生把语言和绘画有机结合起来,是帮助学生运用联想欣赏音乐的较好形式与方法。这种听、说、画结合,多种感官参与的音乐欣赏形式,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听音乐时思想更加集中。
  第一圆舞曲a乐段:
  第二圆舞曲a乐段:
  第三圆舞曲a乐段:
  第四圆舞曲a乐段:
  第五圆舞曲a乐段:
  三磨:尊重儿童,应该凸显的是什么
  第二次试教结束后,大家对我的课堂给予了肯定: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但是整节课的活动特别多,学生不能静下心来聆听音乐,更多的时候依然是跟着老师在动。于是,第三次试教的时候,我再次进行了修改。
  1.初听引子和第一圆舞曲a,感受乐器音色和三拍子节奏。
  师:接下来让我们安静地聆听一首三拍子的音乐,请同学们用耳朵寻找音乐中明显的圆舞曲的节奏,用动作表现出来。
  2.“聆听第二小圆舞曲a部分。
  师:美妙绵长的旋律如渐渐复苏的大自然,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接下来的音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尝试着用面部表情和身体的晃动来表现。
  师:请同学们起立,取出会奏乐的纱巾,边踩三拍子的舞步边舞动。
  师:我为大家准备了两件不同的乐器,请大家左手表示响板,右手表示串铃,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思考这两件乐器适合在什么地方演奏。
  3.对比聆听第三、第四个小圆舞曲。
  师:灵动、轻快的圆舞曲还回荡在耳边,新的圆舞曲又飘到我们的身边,接下来,结合乐谱和图谱安静聆听第三、第四这两个不同的圆舞曲,根据你听到的音乐选择合适的图谱。
  4.聆听第五个小圆舞曲。
  师:富有活力的圆舞曲正如奔流不息、多姿多彩的多瑙河,召唤着我们融入他们。请大家用圆舞曲舞步来跳一跳。
  师:你们的舞步特别整齐。其实圆舞曲就是用来跳华尔兹这种舞蹈的,华尔兹以旋转为主,所以我们不仅可以用手表现旋律的高低起伏,也可以在音乐中加入旋转动作。
  音乐只有通过听才能感知其美的内涵,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产生联想。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不能抑制学生的思维,不要把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僵化的训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创造性地学习和演绎音乐。在欣赏同一首乐曲时,不同听众也会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渗透到音乐之中。欣赏音乐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具有主体性的创造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内在的审美情感体验不断变化。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堂中,充分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活力,而且对开阔师生的视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特别是对学困生顺利掌握知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 辅助 学困生 利器 学习兴趣 倾听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7-023  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使数学课
[摘 要]中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素材,从句子到段落的写作有了一定的训练,但缺乏写作方法的积累,使学生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人物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又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善于修改,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中年级;人物作文;典型事例;修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
[摘 要]创客教育是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作为一项人人可以参与、鼓励将创意变成行动的创新活动,创客教育恰好弥补了传统教育忽略兴趣和动手能力的缺陷。农村小学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和教师能力,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开展创客拓展课程教学。  [关键词]创客教育;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科学记录单是学生在进行科学活动中,记录发现、整理信息、建构概念的重要依据。低年级儿童在阅读记录单等文本时具有多图少文字的心理需求。教师在使用记录单时需要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优化改进,降低难度,既增添童趣又彰显科学性,使学生喜欢科学记录,善于科学记录。  [关键词]低年级;记录单;童趣;科学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
在许多口语交际课上,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学生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悄悄地与前后左右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学生不多。缺少了“倾听”的口语交际教学,笔者认为是个很大的遗憾。  “倾听”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效且充满童真童趣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快乐地进入数学的世界,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发展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2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
[摘 要]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英语会话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引进了输入假说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改善输入环境,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保证输入数量;开展开放性教学,提高输入质量。  [关键词]输入假说理论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54  
[摘 要]传统的数学课堂多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已成为教学的桎梏,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抑制学生作为“人”的特性的成长。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参与式教学应运而生,成为素质教育最主要的一种教学形式,体现了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数学教学 主体地位 教学效率 自由发展 空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特殊的课型。根据复习课的特殊性,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应将数学复习课聚焦在“趣”“活”“引”“接”四个着力点上,并顺应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转变复习教学的方式,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强化思维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数学;复习教学;关键;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要]随着课改深入推进,选课走班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积极探索的项目。为了了解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对区域内9所学校自主选课的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从校本课程的类型,课程与教师比,开发教师的专业和年龄分布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利用问卷、访谈、教师观察等方法对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抽样调查。发现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自主选课;校本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