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声绘色 灵动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绘本是一种优秀的课外学习资源,可通过融合视觉和语言两种媒介呈现故事,表达情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绘本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想象力,调动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學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9007601
  绘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标准的提出,“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课堂之中。如果教师将绘本阅读与这些教学方法进行融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英语课堂教与学之间的有效互动。

一、课前——绘本自学,提升趣味


  现如今课堂不再是单项的灌输式教学,而是一个教与学的交汇过程。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英语绘本展开自学,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索和发现英语绘本奥妙的情境,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及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绘本材料进行探索,挖掘绘本中所蕴含的故事内容和基本的情感诉求,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Dr.Seuss’s A B C》这个绘本故事中,主要以英文字母作为学习的主题。如在介绍字母A时,教师说:“What begins with A,可以通过Aunt Annie’s alligator来导出。”学生说:“安妮姨妈的鳄鱼!安妮姨妈安详地骑在鳄鱼的背上!”……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丰富了学生对字母识记的技巧。这对于三年级起步学习英语的学生而言,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强化对字母的识记,增强他们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绘本阅读融入牛津英语三年级上册的英文字母学习中,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字母学习,渗透到富有趣味的绘本阅读中,通过听录音、看视频等多种方式,尝试学习绘本中的相关知识,增强课前学习的趣味性,为更好地进行教材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堂——绘本互动,强化理解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英语学科教育的开端,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绘本呈现出的图片理解绘本中的大概故事内容,但是如果绘本中涉及英语对话或是陈述语句,就会让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的形式来进行合作学习,以加强自身对绘本的理解,强化对英语知识的构建过程。此外,绘本基本上都是通过故事的形式进行呈现的,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些角色扮演,如果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合作,小组成员共同对绘本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对绘本故事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nit 5《Helping our parents》时,这个单元的内容描述的是学生周末在家的时候,帮助父母干家务活的情景,凸显了家庭氛围的温暖。这时,教师可以在此教学中穿插名为《逃家小兔》的绘本故事,延伸“家庭”这个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语言之间的互动。在学习这个绘本故事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绘本中图画的力量,深入理解绘本中的温情小故事,并且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来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加强对绘本故事的理解。

三、课后——绘本展示,加强实践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绘本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教师只是片面地追求对英文绘本的解读,忽视其所囊括内容的审美价值,仅仅将绘本当成说教的教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新课程标准下的绘本教学理念,倡导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互动来理解绘本素材,形成自己的阅读笔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对绘本进行改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The tree Billy goats gruff》时,由于绘本中的故事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有着较为鲜明和立体的情境,很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所以在教完牛津英语四年级Unit 1《I like dogs》这单元的拓展训练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将这个绘本故事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并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有效合作,解决教师在黑板上提出的几个问题。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绘本故事进行一定的改变,最后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呈现。教师运用绘本教学的实践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总而言之,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教学补充材料,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学习能力的一份较好的素材。绘本阅读教学并不是故事本身所呈现的情节,而是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或情感价值观。所以,教师要能够在课前、课堂、课后组织学生进行绘本阅读,使学生体验到绘本阅读的快乐,从而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责编 容 耘)
其他文献
[摘要]  农村贫困地区的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是我国实现全民教育目标所面临的最大难点。本研究选取我国中部某国家级贫困县N镇作为个案,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列出的21项“幼儿保育和教育”指标为基本框架,采取个人访谈、文献收集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对农村贫困地区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开展现状展开全面调查。结果显示,N镇的幼儿保育现状和幼儿教育现状都十分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留守幼儿保育状况令人担忧;祖
[摘 要]针对故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语言实践体验等问题,教师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在故事教学中如何应用体验式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图片、预测人物对话、扮演故事角色、想象故事发展情节,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读故事,完成知识建构,发展其英语思维。  [关键词]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故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3-0
[摘 要] 成人长期以来都面临着难以理解儿童的现实困境,这导致他们经常忽视或误解儿童。从现象学的视角来看,儿童的生活体验承载着丰盈的生命意义。研究儿童的生活体验,可以帮助成人走近儿童的意义世界。教师和家长作为与儿童密切相处的人,是最适合从事儿童生活体验研究的主体,应学会遵从现象学的理念和原则,以儿童体验为素材,写作现象学文本,在具体情境中挖掘和把握儿童生活体验的意义。  [关键词] 理解儿童;生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生本课堂”“学的课堂”等教学理念相继诞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悄然发生转变。学生被推上课堂的中心位置,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促进者,从而促进学生真学,成就精彩课堂。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堂调控;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2-0051-02  新课程背景下
[摘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的总和。表演游戏中的角色、语言、情节和规则都含有较多的同伴交往成分,是幼儿喜爱的游戏类型。本研究运用自行设计的表演游戏在实验班进行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表演游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表演游戏;同伴交往    一、问题提出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学习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不断推广。各国教育界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这一改革浪潮中,信息技术也悄悄进入了英语课堂,给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課堂;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学技能创新的路子,以教师的创新教学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让语文课堂充满创新活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要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加强创新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教师应系统
[摘要]李普曼和马修斯皆是儿童哲学的主要开创者及先锋人物,他们二人对儿童哲学的基本认识总体上是一致的,虽然各有侧重,但其区别并不能上升至取向或流派的程度。儿童哲学可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未来中国学者需加强对中义和广义之儿童哲学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开辟出新的路径。  [关键词]儿童哲学;李普曼;马修斯;儿童研究    在国人心目中,儿童哲学的代表人物当属李普曼(Matthew Lipman)与马修斯
[摘要]农村学前教育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的重点与难点,山东省通过强化政府主导责任与创新体制机制在大力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具体举措包括召开高层级专门会议,制定政策规划,构建“三级两线”管理网络,提高政府主导强度;通过设专项、纳预算,创新政府与社会合作机制,扩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渠道和规模;以公办乡镇中心园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以公办为主”的办园体制改革,注重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摘 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对增进师生情感、丰富校园文化、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结合地区特色,武鸣城区教育局开展了壮族地区中小学校“昂逢逢”大课间活动实践,通过营造积极的运动氛围,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师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体育教学;“昂逢逢”大课间活动;活动目标;组织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