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hu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的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美育不仅仅是欣赏和享受,更是开拓了一代人的视野,充实了一代人的心灵,提高了一代人的觉悟,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形象。音乐以它独特的魅力,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致力以美试教,以美育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现代音乐教育的重点,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才会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产生创造美的欲望。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呢?我认为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一、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童年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学生美育的启蒙期,孩子们喜欢在活动中模仿成人行为并真实的表现喜、怒、哀、乐。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
  如我在教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一课时,单纯地教唱歌曲,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不理解“奔腾万里”“源远流长”的含义,更不用说记住歌词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用幻灯片播放出长江、黄河的壮丽美景,配上气势滂沱的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长江黄河的宏伟气势,不但理解了歌词内容,更激发了学生对歌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了祖国的壮丽和伟大,不由自主地产生爱国的激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让学生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二、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美,孕育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用音响的魅力给人们以各种感受。音乐的旋律在起伏变换、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快慢组合中,展示了它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要让音乐作品洋溢出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感情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被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在课堂教育中,运用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特点,在教《保护小羊》一课时,我让同学们自制了一些小动物的头饰,上课时,大家都戴上各自的头饰来演唱,“一群小羊上山岗呀”大家都悠闲地唱着、走着,“突然来了三只狼”大家都恐惧的瞪大眼睛,担心小羊的处境,然后急切地求救“朋友们那,快快来呀,快来保护小绵羊”。一经艺术形象的诱发,学生就将爱与恨充分表现出来,流露出善与美的真情,美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勤思考、勤总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导师,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在活动中体验美,享受音乐带来的审美乐趣。
  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学生就会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为了巩固学过的歌曲,我设计了“开火车”这一游戏。由我做火车司机,唱歌曲中的任意一句,由学生接唱,只有唱正确的才能坐上我的小火车,孩子们个个热情高涨,积极踊跃,不亦乐乎。“开火车”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乐于开口,大胆演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敢于表现的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音乐课堂借助游戏,使得教师乐于教,教得新,学生乐于学,学得活。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表现自己的审美能力。
  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开放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在学唱《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一课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表现歌曲,有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的、有表演舞蹈的、有改编歌词的,同学们准备的不亦悦乎,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同学们完全沉浸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在创作中把自己的审美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我们教师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如今正大力提倡振兴京剧,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我国的国剧,对于提高他们的民族素质和音乐修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唱脸谱》这首歌曲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对于学生来说不难掌握,为加深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我在网上搜集了许多关于脸谱的知识,并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看、想、唱的基础上去画、去演,去直接感受京剧,加深对京剧的喜爱之情,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
  总之,审美情趣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我们一起用美妙的音乐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动听的歌声和孩子们一起放飞梦想、放飞希望,在教育改革的春风里,倾情奏响音乐教育以美育人的新乐章!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惟其如此,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生课题教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
期刊
教学过程是一个多质性的系统作业过程,在现代教学理念的视野里,启发认知、活动化、主体性教学、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互动性、开放性、有效信息输裁、预设与生成等不同质性的思维理念,都统一在教学过程这一系统里。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学科,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就在于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  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多、快、深;二是间接促进
期刊
初入学的儿童,刚从轻松自由的幼儿班到比较正规有一定约束力的班集体,环境有所改变,知识要求有所增加,他们扮演的角色也改变了,由随心所欲的幼儿转变为真正的小学生,是他们成长中的第一次转变,但他们的心理、生理并不能随着角色的改变而立即转变。那么,怎样使这些刚入学的儿童较顺利的学习数学呢?下面就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中创设“情境”进行快乐教学,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一、童话故事开头,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聋校教学中注意从聋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依靠聋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努力把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引导聋生运用生活0经验学好数学——感受生活化数学;同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化生活。这样,既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让聋生切实体验
目的:牙周钢丝结扎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采用组织学、计量组织学观察及酶联免疫和硝酸还原酶检测法,探讨大黄素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用纯种5月龄雌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具有潜在致死危险的复杂疾病。患者以睡眠期间上气道反复阻塞为特征。近年来的研究认
【摘要】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然而现在很多课堂还脱离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主张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应还学生以“自由”,让他们在音乐课上享有真正的权利。  【关键词】音乐课学生享有真正权利  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然而现在很多课堂还脱离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上面弹唱,学生下面跟唱,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做,这样的教学总让人感到乏味,在校园内几
目的:将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 IGF-1)以明胶微球(Gelatinmicrosphere, GMs)为载体缓释剂,形成IGF-1明胶微球复合物,局部应用于兔下颌骨骨缺损处,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