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盲教复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适合我们盲教复式班教学模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自主学习”是复式教学模式的需要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与点拨下,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主动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学习”。
  我们学校发展到目前,盲生开办的年级多,盲教教师少,不得不把高低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安置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称之为“复式班”。复式班教学时,教师在给一个班进行直接教学时,另外两个班的学生必须学会“自己学习”。
  二、盲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努力唤醒盲生沉睡的记忆,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发展。在此,本人以数学复式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复习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与正常儿童相比,盲童对记忆材料的保持较差,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表象会很快发生显著变化。而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盲生经常复习、反复练习。
  在盲校数学教材中,很多章节前面都有“复习”内容。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我要求盲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要全面、扎实,有时我自行设计与新知联系紧密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复习,以便盲生对新知的学习和探究。
  (二)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自主预习
  各个国家课程目标改革中都特别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使人人能够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有时间能够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有一点看法。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他自己悟到的见解。可见阅读对于学习是多么重要!
  有些教师认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事,但我根据盲生喜欢阅读的特点,要求学生多读。还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我总是循着知识的脉络提问——“你发现…和…之间有什么联系?”“…和…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想一想”……提示盲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参与思考。
  (三)主动探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探究是盲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和归纳总结,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达到成功的彼岸。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我利用分步显示出65×5、6.5× 5、6.5×0.5、0.65×0.5的计算步骤,要求同学们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学们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有的同学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一样”,也有的同学说“积的小数位数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和相同。”最后在我的提示下,同学们成功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重视自主实践,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例如,教学米和千米的换算,一般是在教室里上课。教师通过让盲生触摸米尺,告诉学生这是1米,有1000个1米就是1千米,这样的教学太抽象,盲生没有具体的感受,印象不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常会出现1米=1000千米的错误。为此,我利用学校即将开运动会的契机,上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上,让学生走了一段,然后告诉学生这是100米,学生了解到这样长的一段路仅100米,对100米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印象,接着,我又让学生到操场上比赛,看谁走得快。让他们沿着操场走1圈,告诉学生这是200米。又问学生:“1000米(1千米)应该走几圈?”在这一活动中,通过亲身感受和实地行走,学生对1000米(1千米)的认识是极其具体和深刻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发挥复式班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我还组织同学开展“结队帮助”活动,让每位高年级同学帮助一位低年级同学,负责低年级同学背诵乘法口诀、计算法则和空余时间的计算速度训练。活动中,不仅低年级同学知识掌握了,高年级同学的学习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自主学习”活动中复式教学教师的素养
  让复式教学中的盲生“自主学习”,不是教师减轻自己教学负担的一个借口,而是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和熟悉教材的前提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成功管理课堂,启迪盲生思维的最高境界。作为复式教学的教师,必须做到提前制订复式教学教案,妥善安排直接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为盲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精确分配教学时间,适时对“自主学习”的学生进行巡回指导;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为盲生设计并组织“自主学习”的最佳方案,让盲生体验成功,快乐学习。
  盲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我坚信盲生有极大的潜力,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互助精神不容低估。盲教复式班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按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学,扬长避短,组织得法,安排得当,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道德高尚,会独立学习、适应社会需要的盲生。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中国语言的魅力。在课堂上如果让祖国的语言美起来,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目的。语文教学课堂的语言美,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语言要美,二是学生的语言要美。那么到底如何做到让语文教学课堂的语言美起来,我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上要对学生
【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已不能适应今天的课堂。本文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措施,旨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感知 兴趣 意识感 理解    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是学生的认知探索行为,是学生带着对文章的初步观察、感受和思考以及对世界的粗浅认识去欣赏文字、品读文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文的一个过程,它是学生培养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
物理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包含着无数代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共同努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所以,为了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教师在物理入门教学时应充分挖掘教材、实验、生活、情感等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刚接触物理,学生通常处在直接兴趣阶
“语文难教”是不少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不少学生共有的感觉。究其原因,其实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点做起: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组织活动。 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作文大赛等。教《皇帝的新装》时,可结合课文特点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教《春》
【摘要】为实现幼儿园现代化,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来,金荷花幼儿园和闵桥中心园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本文就本学期两园组织的一次特别的教研活动展开讨论。  【关键词】金荷花幼儿园 闵桥中心园 教研活动    背景:金荷花幼儿园是金湖县的省级示范性实验幼儿园,闵桥中心园是该县乡镇幼儿园,现为实现幼儿园现代化,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来,两园开展了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闵桥园的全体教师来到
【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和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就初中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就中学数学创新教育方法作一次有效探索。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一、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从创新的本质出发,要创新就相当于是对传统的挑战、突破与超越,创新教育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