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老爷”是汉字王国中的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子孙特别多,比如“关心”“关怀”“关切”“关照”……真是人丁兴旺啊!可是,人多了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惹得“关老爷”很不开心……
(小博士)
近来,“关老爷”心里有点儿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老听人说他有几个孩子最近只顾玩耍,而把本职工作都给忘记了。究竟是谁这么大胆呢?“关老爷”决定来一次微服私访。
这不,“关老爷”刚一出门,就遇到了问题——
老山羊平时()集体,动物小伙伴们都喜欢他。一天,老山羊病了,森林之王狮子也来()地询问老山羊的病情。
领导()我们的成长。
“关老爷”一看上面的情况,气得不行,本来应该是“关心”“关切”“关怀”三兄弟值班,他们居然擅离职守!“关老爷”立即打电话通知管家去找“关心”“关怀”“关切”三兄弟。一接到管家的电话,三兄弟就知道大事不妙,火速赶往“关老爷”的书房。这不,三兄弟刚进大门,就看到“关老爷”气呼呼地站在书房门前。“关老爷”生气地问:“你们兄弟三人怎么能把本职工作丢在一边不管呢?还知道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吗?”
“关心”赶紧承认自己的过错:“对不起,老爷,我下次不敢了。我表示(对人或事物)爱惜、重视,经常挂在心上,不论上级、下级,不论长辈、晚辈都可以用。”
“关怀”也连忙承认:“早晨起来,我见他们出去玩儿,自己也稀里糊涂地跟着去了。我表示关心、爱护,多用于上对下。”
“关切”见兄弟俩都已认错,也态度诚恳地说:“都是我的错,没给他们做个好榜样,我保证再也不犯同样的错误了。我表示十分关心,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者同级、同辈之间。”
“关老爷”见他们态度诚恳,都认识到了各自所犯的错误,便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去了。
“打破沙锅”为何要“问到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语出宋代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其原意本来是“打破沙锅璺到底”,“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璺”因为和“问”同声,所以就改用“问”字了,“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纹(璺)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比喻对于问题追根究底。
帽子颜色问题
“有3顶黑帽子,2顶白帽子。让三个人从前到后站成一排,给他们每个人头上戴一顶帽子。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却只能看见站在前面那些人的帽子颜色。所以最后一个人可以看见前面两个人头上帽子的颜色,中间那个人看得见前面那个人的帽子颜色但看不见在他后面那个人的帽子颜色,而最前面那个人谁的帽子都看不见。现在从最后那个人开始,问他是不是知道自己戴的帽子颜色,如果他回答说不知道,就继续问他前面那个人。事实上他们三个戴的都是黑帽子,那么最前面那个人一定会知道自己戴的是黑帽子。为什么?”
答案是,最前面的那个人听见后面两个人都说了“不知道”,他假设自己戴的是白帽子,于是中间那个人就看见他戴的白帽子。那么中间那个人会作如下推理:“假设我戴了白帽子,那么最后那个人就会看见前面两顶白帽子,但总共只有两顶白帽子,他就应该明白他自己戴的是黑帽子,现在他说不知道,就说明我戴了白帽子这个假定是错的,所以我戴了黑帽子。”问题是中间那人也说不知道,所以最前面那个人知道自己戴白帽子的假定是错的,所以他推断出自己戴了黑帽子。
“造酒忘米”不可取 张前
从前,有一个人向一位酿酒师傅请教酿酒的方法。师傅对他说:“一斗米、一两酿酒专用的发酵剂、二斗水,三样东西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发酵剂,相互掺和,七天后尝一尝,还是与水差不多。于是这个人愤愤不平地去找酿酒师傅理论,认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
到了酿酒师傅那里,这个人说明来意后,酿酒师傅沉思片刻,说:“我这人待人一向真诚,我怎么会欺骗你呢?你一定是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啊!”
这个人说:“怎么会呢?我严格按照你说的方法去做,用了二斗水,一两发酵剂相互搀和,并酿造了七天。”
听到这里,酿酒师傅笑着问他:“你放米了没有?”
这个人低头想了想,红着脸说:“这样看来,是我错怪你了,因为,我确实忘记了放米!”
数学儿歌
数的整除的意义
数的整除要记住,
除式各项都要是整数。
但是除数不等于0,
商是整数无余。
a÷b时可以说,
数b能够整除a,
数a能被b整除。
a是数b的倍数,
b是数a的约数。
如果要是求约数就去除以自然数,如果要是求倍数就去乘自然数。
能被2、5、3整除的数
个位是0和5,
一定能被5整除。
个位是2、4、6、8、0,
一定能被2整除。
各个数位数字和,
如果要是3的倍数,
一定能被3整除。
(小博士)
近来,“关老爷”心里有点儿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老听人说他有几个孩子最近只顾玩耍,而把本职工作都给忘记了。究竟是谁这么大胆呢?“关老爷”决定来一次微服私访。
这不,“关老爷”刚一出门,就遇到了问题——
老山羊平时()集体,动物小伙伴们都喜欢他。一天,老山羊病了,森林之王狮子也来()地询问老山羊的病情。
领导()我们的成长。
“关老爷”一看上面的情况,气得不行,本来应该是“关心”“关切”“关怀”三兄弟值班,他们居然擅离职守!“关老爷”立即打电话通知管家去找“关心”“关怀”“关切”三兄弟。一接到管家的电话,三兄弟就知道大事不妙,火速赶往“关老爷”的书房。这不,三兄弟刚进大门,就看到“关老爷”气呼呼地站在书房门前。“关老爷”生气地问:“你们兄弟三人怎么能把本职工作丢在一边不管呢?还知道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吗?”
“关心”赶紧承认自己的过错:“对不起,老爷,我下次不敢了。我表示(对人或事物)爱惜、重视,经常挂在心上,不论上级、下级,不论长辈、晚辈都可以用。”
“关怀”也连忙承认:“早晨起来,我见他们出去玩儿,自己也稀里糊涂地跟着去了。我表示关心、爱护,多用于上对下。”
“关切”见兄弟俩都已认错,也态度诚恳地说:“都是我的错,没给他们做个好榜样,我保证再也不犯同样的错误了。我表示十分关心,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者同级、同辈之间。”
“关老爷”见他们态度诚恳,都认识到了各自所犯的错误,便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去了。
“打破沙锅”为何要“问到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语出宋代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其原意本来是“打破沙锅璺到底”,“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璺”因为和“问”同声,所以就改用“问”字了,“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纹(璺)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比喻对于问题追根究底。
帽子颜色问题
“有3顶黑帽子,2顶白帽子。让三个人从前到后站成一排,给他们每个人头上戴一顶帽子。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却只能看见站在前面那些人的帽子颜色。所以最后一个人可以看见前面两个人头上帽子的颜色,中间那个人看得见前面那个人的帽子颜色但看不见在他后面那个人的帽子颜色,而最前面那个人谁的帽子都看不见。现在从最后那个人开始,问他是不是知道自己戴的帽子颜色,如果他回答说不知道,就继续问他前面那个人。事实上他们三个戴的都是黑帽子,那么最前面那个人一定会知道自己戴的是黑帽子。为什么?”
答案是,最前面的那个人听见后面两个人都说了“不知道”,他假设自己戴的是白帽子,于是中间那个人就看见他戴的白帽子。那么中间那个人会作如下推理:“假设我戴了白帽子,那么最后那个人就会看见前面两顶白帽子,但总共只有两顶白帽子,他就应该明白他自己戴的是黑帽子,现在他说不知道,就说明我戴了白帽子这个假定是错的,所以我戴了黑帽子。”问题是中间那人也说不知道,所以最前面那个人知道自己戴白帽子的假定是错的,所以他推断出自己戴了黑帽子。
“造酒忘米”不可取 张前
从前,有一个人向一位酿酒师傅请教酿酒的方法。师傅对他说:“一斗米、一两酿酒专用的发酵剂、二斗水,三样东西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发酵剂,相互掺和,七天后尝一尝,还是与水差不多。于是这个人愤愤不平地去找酿酒师傅理论,认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
到了酿酒师傅那里,这个人说明来意后,酿酒师傅沉思片刻,说:“我这人待人一向真诚,我怎么会欺骗你呢?你一定是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啊!”
这个人说:“怎么会呢?我严格按照你说的方法去做,用了二斗水,一两发酵剂相互搀和,并酿造了七天。”
听到这里,酿酒师傅笑着问他:“你放米了没有?”
这个人低头想了想,红着脸说:“这样看来,是我错怪你了,因为,我确实忘记了放米!”
数学儿歌
数的整除的意义
数的整除要记住,
除式各项都要是整数。
但是除数不等于0,
商是整数无余。
a÷b时可以说,
数b能够整除a,
数a能被b整除。
a是数b的倍数,
b是数a的约数。
如果要是求约数就去除以自然数,如果要是求倍数就去乘自然数。
能被2、5、3整除的数
个位是0和5,
一定能被5整除。
个位是2、4、6、8、0,
一定能被2整除。
各个数位数字和,
如果要是3的倍数,
一定能被3整除。